查看: 1855|回复: 0

基于MAX10-DECA的Nios ii简单开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7-30 15:17
  • 签到天数: 5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0-25 09: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Nios ii 软核给FPGA的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开发应用,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减其中的各个模块,这里给一出个基于MAX10-DECA开发板的Nios ii控制LED的介绍。
          首先在quartus ii中建立一个MAX10的工程

          建立好后选择Tool->Qsys进入Qsys界面,这里只是简单的使用了clk、Nios II (Classic) Processor 、onchip_memory、pio、jtag_uart以及sysid_qsys几个简单的模块。基本采用默认就可以了,Clk直接使用的是50MHZ。连接相关clk等的连线。
          注意的点一是:Nios II (Classic) Processor这里选择


          二是:pio选择为output且下图位置需要双击选中,否则不会出现led_pio的接线的

          配置好后执行System下的如下三个步骤,


          配置好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然后保存,起个你意中的名字,最好不要随意更换保存的位置,默认在上面建立的工程里面。最后在Generate下选择Gentate HDL即可生成相关的文件。可以在HDL Example中复制例化代码方便编写引脚。


          回到最初建立的工程里,新建一个Verilog HDL文件添加如下代码,当然根据个人喜好自己添加就好。并保存。


          右击工程,选择settings…进入设置界面。在Files中添加刚刚建立的Nios生成的.qip文件,再进入Device…中的Device and Pin Options…中,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下图中的Configuration mode需要选如下配置(否则编译会出现不是 ERAM的错误)。


          进入引脚设置里面,这里的clk使用的是MAX10_CLK1_50,rst使用的是key0。LED引脚可以参考历程或者直接修改下导入即可,最后编译一下,如果没有错误,则会显示0 errors


          编译好后,用USB连接MAX10到电脑,并点击programmer,选择Arrow MAX 10 DECA以及JTAG方式下载Verilog HDL生成的.sof文件。


    下载完成后,选择tools-> Nios II software….进入eclipse,并新建一个Nios II Application and BSP from Template工程:并载入之前生成的.sopcinfo文件,起个名字,选择Hello World Small并编译 。打开hello_world_small.c添加如下代码,并编译。

          选择,Run->Run Configurations ,在Nios II Hardware下添加一个new ***并自己起个名字,在Project的name下选择eclipse的工程名,同时会出现相关.elf文件的位置,再选择Target Connection,正常这里已经连接上了


          如果这里没有出现.elf的文件位置,那么建议你重新编译一下Verilog HDL并下载,再进入eclipse编译后查看。
    配置好了之后,选择Run,此时eclipse会打印出经典的Nios信息,且8个LED循环点亮。按一下key0,程序复位,并重新打印一个Hello from…


    其中的一个状态图。


    至此,一个基础的Nios II建立好了,之后的相关Nios开发,即可在此基础上添加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2-19 08:19 , Processed in 0.122472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