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讯介绍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还原最真实的国产EDA现状

原创
2020/10/15
657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有人说 EDA 软件是个易守难攻的好生意,于是全球呈现出绝对的垄断市场,Synopsys、Cadence、Mentor 三足鼎立,市占率高达 95%。

如今全球半导体价值链迎来变迁,根据 SIA 数据显示,美国 2019 年在半导体行业的市占率为 47%。BCG 预测,在“维持现状”的假设下,未来 2-3 年内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从 2018 年的 48%下滑至 40%,中国企业的份额将上升 4ppts 到 7%。

毋庸置疑,美国在设备、EDA、高端 CPU、GPU 方面是目前绝对的领导者,因此其试图通过扩张服务规模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以支撑高昂的研发投入。而彼时的中国半导体业正加大投入,初具规模,美国势必会增加忧虑,加大打击力度,尤其是对高精尖的部分。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国人对半导体行业的关注度空前,其中有盲目爱国的吹嘘者,也不乏对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有着深刻认识的行内人。有心之人甚至整理出了“卡脖子”清单,而作为协助完成集成电路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等流程的软件工具集群——EDA 软件“赫赫”在列。

我们开始担心国内 EDA 行业的生存问题,焦虑一方面来源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来源于自身对本土 EDA 行业的挖掘不足。于是我们开始增加与 EDA 从业者的交流,来获取更多的行业洞悉和把控力度。今天,与芯和半导体创始人代文亮博士的交流,就是一个例子,只有我们走进“他们”,才能更了解 EDA 产业。

代文亮博士告诉笔者,本土 EDA 行业起步其实不晚,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高校是有 EDA 专业的,基本与国际步伐一致,但由于“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等贸工技路线的战略错误,后来这个专业就消失了。这些 EDA 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大都转向做 EDA 软件培训,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了国际大厂,成为了真正的 EDA 开发者。因此,到 2010 年左右,大批本土 EDA 厂商涌现之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招不到对口的开发人员。而 EDA 跟普通软件开发还不太一样,不只是会用 C++写代码就 ok 了,它还涉及到工艺、材料、设计、电路、网格剖分、优化技术、人工智能等等,是一个典型性的综合型产业。此时,国内仅有的那些 EDA 开发人才,大多就职于 EDA 四大家等外企,福利待遇拼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难度大,也要硬着头皮着眼于自身培养。根据代博士的回忆描述,当时招人时的唯一条件便是看应聘者在某个领域的潜质如何,招进来后,初创团队负责培养人才,人才则反哺企业,形成正向循环。

如今,本土 EDA 产业渐入佳境,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本土 EDA 市占比约为 10%,并在以每年 20%的上升速度增长。以芯和为例,2019 年 EDA 营收相比 2018 年翻了一倍还多,办公场所也已从苏州吴江的始发地搬迁到上海大平台上。代博士表示,此次搬迁主要是应客户的邀请,一方面离服务对象更近,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输入;另一方面在吸引人才角度也能得到更多红利。

但每个阶段都会面临符合它生命周期运转的难题,如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靶点大多在华为中兴通讯中芯国际等设计、制造类企业。于 EDA 产业,受影响更深的是生态的变化,因为 EDA 工具的发展需要伴随最先进工艺和设计的迭代而成长。国内真正有购买力的厂商基本就是中兴、华为、展讯、海思、中芯国际等比较大的客户,打个比方,如果海思受限,那么服务它的 EDA 企业本身肯定也会受到波及。

代文亮博士告诉笔者,面对目前的境况,追赶不可取,一方面是从 5GAI 的角度另辟蹊径,另一方面是维持与国内外 EDA 同业者的良性竞合关系,保持耐心,毕竟 EDA 四大家也不是一上来就是巨无霸的,都是经过了三、四十年的技术累积与企业兼并,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因此,制造 EDA 泡沫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当务之急是我们的政府和产业协会应充当好牵头作用,搭建起 EDA 生态圈互动合作的平台,真正下沉到技术,了解 EDA 相关的设计、制造、工艺等概念,有的放矢地到晶圆制造厂、封测厂、系统公司去调研,拿到最真实的一手诉求,有机整合资源,这可不仅仅是投钱就能解决的事情。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