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芯片世界地图》中,我们看到了深圳这个科技企业大本营的阵痛,也看到房产热很可能会冷却科技热潮的潜在危机。当企业撤离深圳,他们会选择去哪里?也许首选就是毗邻深圳的东莞。
2012 年华为启动东莞基地,并且把近年业务表现靓丽的终端业务放在东莞。2016 年 10 月 15 日,被称为“华为心脏”的华为企业数据中心从深圳迁至东莞。
东莞是全国最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地之一,华为、OPPO、vivo 等产业巨头云集于此。2016 年东莞 IC 应用市场的规模达 1000 亿元以上。
世界工厂的转型路
多年来,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但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上涨,成本不再是莞企比较优势。于是“机器换人”是东莞谋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 月底,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 2698 个,总投资约 386 亿元,这也带了“三提升”:
一是拉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2016 年全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 332.99 亿元,同比增长 44%;
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项目完成后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 2.1 倍;
三是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平均从 87.4%提升到 92.2%。
当然,这座城市“机器换人”也有深层的含义,换的不只是人,还有产业。
为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发展,实现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转变,5 月 17 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多个重大事项,提出:
- 力争到 2020 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6%左右;培育 30 家产值超 100 亿元的龙头企业;
- 着力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增材制造;
- 构建“两带多节点”发展格局,即以松山湖(生态园)为龙头的主体产业带和以东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主体产业带,以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虎门港开发区、中心城区、长安滨海新区、横沥科技园、广东银瓶合作创新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功能区为节点。
松山湖成为华丽名片,“1+6”模式、“4+1”产业集群
松山湖这几年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东莞的一张闪亮名片。先来看一下松山湖的地理优势,松山湖的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东莞市的几何中心,去各个镇区都十分便捷。10 分钟就可以达到东莞的主城区,半小时可以到达深圳的核心片区。
以松山湖为中心,充分发挥松山湖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带动下辖的 6 个镇区(大岭山镇、大朗镇、寮步镇、茶山镇、石龙镇、石排镇)协调发展,打造“1+6”模式;松山湖园区计划重点打造“4+1”产业集群,“4”是指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1”是指现代服务业,包括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方面。
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是园区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移动通信、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领域,现已成功引进华为终端、生益科技、宇龙通信、华贝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驱动、控制、通讯,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等领域,现有 100 多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企业,广东智能机器人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 2 个研究院所;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整车电控与集成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项目,已引进易事特、中大、迈科等主要企业。
东莞 IC 实力
东莞 IC 企业主要分布在松山湖、清溪、石排、长安、黄江、厚街、虎门等区域,其中松山湖已形成小规模的产业集聚,几乎集聚全部的 IC 设计企业,2012~2016 年 49 家无晶圆厂 IC 厂入驻松山湖,包括合泰半导体、晶宏半导体、合微、赛微、盈动高科等优质企业。
东莞 80%以上的 IC 企业产品涉及消费电子芯片,40%以上的企业产品涉及功率芯片,将尽 30%的企业产品涉及计算机芯片、多媒体芯片、模拟芯片、智能卡芯片等,这恰恰与东莞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行业、LED 照明产业发达相契合。
当然,东莞 IC 产业也存在诸多短板,产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尤为突出等。同样,中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是东莞的一大“芯”病,大部分 IC 设计企业在 50 人以下,很多甚至不足 20 人,超百人企业寥寥无几。
面对着一系列问题, 在 2016 DITis 东莞市 IT 产业峰会暨集成电路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东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白皮书》 ,设立东莞 IC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基金,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对处于 IC 产业初创期和早中期的中小企业、深圳转移的封装测试企业进行投资,同时通过科技、金融、创投联动,加快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与非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本系列的文章,欢迎点击《芯片世界地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