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电子工程师,你会常常见到来自贸泽(Mouser)、E络盟(Element14)、欧时(RS Component)等小批量器件分销商的广告。凭借动辄百万级的超全品种备货、反应敏捷的物流速度、灵活便捷的在线支付手段,他们能够将你我微不足道的小批量,变成他们的大批量,从而在供应商那里得到优惠的价格,最后从每一笔小订单中得到更高的利润率。显然,要达到如此聚沙成塔的规模,必须让他们的用户数量尽可能有如“恒河沙数”。
怎么做?以往,他们靠到处发放的厚厚的黄页目录;而现在,借助轻盈却无所不在的互联网,通过网络广告、社区赞助、用户调查……他们出现在所有你我的目光有可能停留的地方。当99%的电子工程师首选互联网进行器件调研时,小批量分销商之间的竞争主战场,自然从黄页转到了互联网上:你是否知道潜在用户喜欢去哪些网站讨论问题?工程师们的网上浏览行为有何特征?他们在购买了A之后,最可能捎带着购买B还是C?怎样的查询路径最让用户感觉到方便省心?从点开广告到最终下单,他们最常在哪一个步骤流失? 当用户在谷歌、百度上搜索器件时,怎样让自己家的产品更多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上?……如今,每一个分销商都在内部成立了互联网营销的专业团队。在3月份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Mouser的市场团队管理层告诉与非网,他们一共有6位专业人士从事在线电子商务的各种研究,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搜索引擎优化和用户的网站行为分析。
在这场竞争中,起步发家最早、品牌知名度最高的Digikey依然雄踞行业销售额榜首,但Mouser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副总裁Hayne Shumate认为,Mouser并非没有超越这一巨无霸的可能。“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搜索引擎优化上。如果你去查找的德州仪器的产品,Mouser的出现频率已经是Digikey的两倍有余。”除此之外,Digikey迟迟未能开展人民币在线支付业务,同样被率先实现这一功能的Mouser提及。“这是显示我们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的一种承诺。服务开通以来,我们观测到来自中国的网站流量明显增加,这一趋势和中国客户数的成倍增长、中国市场销售额40%的成长相互印证。”
这种互联网上的客户挖掘,不仅仅体现在IT技术因素的强力渗透,以及出手大方的网站广告预算上。谈话中,与非网和Mouser还触及了客户争夺战的另外几种策略。
第一,用社区凝聚客户。典型如E络盟精心布局的用户社区。该社区的意图是建立个人用户和分销商之间的沟通桥梁,便于分销商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行业风向;同时,社区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技术答疑和经验分享,缓解分销商的客户支持压力。不可否认,这种借助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的思路十分契合时下的营销潮流,但是建立一个互动性高的用户社区,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熟谙社会化媒体运营的专业人员,同时,当疑难问题出现时,分销商还需要能够调动相关器件供应商的工程师火速前来答疑——这一富有开拓意义的大胆尝试,在为E络盟赢得业内关注的同时,也让E络盟必须面对艰难的挑战。我们今天看到,该社区的活跃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用工具捆绑客户。无论是E络盟的Eagle软件,还是欧时公司正在大力推广的在线设计工具DesignSpark,这种利用免费工具吸引用户、自动实现器件Design-In的策略,也是业界较多采用的营销手段。此前,该策略多为一些大器件供应商采用(比如国家半导体、现在为德州仪器的WEBench),如今,分销商希望利用自己更为广泛、更多选择的中性身份,吸引更大规模的工程师用户。Kevin Hess,Mouser公司的技术营销副总在谈到此话题时,其表达方式相当有趣。他没有明确表示Mouser也将采取这方面的动作,然而他同样没有明确否认有这种可能。“我只能说,如果Mouser也要走这条路,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调研竞争对手相关工具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突破点。这意味着巨额的投入,因此必须非常谨慎——如果我们决定做了,一定是明显差异化的,因为这个战场上,跟随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用内容吸引客户。当所有人都在谈论内容为王的时候,分销商也开始试图走观点输出的道路了——这在Mouser的网站上得到了体现。他们让自有工程技术人员、聘请外部的专栏作家,针对当前的行业热点,比如可穿戴设备、开源硬件革命、物联网应用等等,撰写独家的分析文章,希望工程师在网上寻找相关热门话题时,能“自投罗网”——“我们希望工程师在Mouser网站上有更多的收获,我们希望他们感觉到Mouser是真正关注最新研发动向的分销商,这是我们一贯以来希望树立的品牌形象。”不过,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很多仍然只在英文网站上看得到,而且与非网注意到大部分文章的阅读率、评论数都不如预期的那样高。显然,Mouser还需针对“内容营销”的目标,做更深入的读者调研、找到更富创意的推广方式。
老生常谈的是变化永恒。Mouser之后,与非网将继续和分销商们保持对话,积极关注行业领域的每一次变局。
与非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慕尼黑电子展参展厂商深度解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