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1.压电效应定义
    • 2.压电效应原理
    • 3.压电效应的分类
    • 4.压电效应的发现过程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压电效应

2023/06/09
5235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指的是某些晶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产生电荷,或者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该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压电传感器、振动器、声学换能器等领域。

1.压电效应定义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如石英、钾钇钽矿等)受到外力时产生电荷,或者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其中,施加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的晶体被称为正压电晶体,而施加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的晶体则被称为剪切压电晶体。压电效应可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并在压电传感器、振动器、声学换能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压电效应原理

压电效应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晶体的非对称性和极化。在晶体中存在着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对称性,当受到外力时,这种不对称性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电荷的移动。另外,当施加电场时,晶体中的正负离子会向相反方向迁移,从而使其极化发生改变。这种极化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的物理形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的电场来实现。

3.压电效应的分类

压电效应可分为直接压电效应和反比例压电效应两种类型。直接压电效应指的是在晶体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现象;而反比例压电效应则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晶体发生形变的现象。

压电效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水下压电效应:利用压电效应测量水下声音信号;
  • 空气超声波压电效应:利用超声波对空气产生压力差来产生电荷;
  • 温度压电效应:与温度相关的压电效应,通常用于传感器和控制器中。

4.压电效应的发现过程

压电效应最早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夏朗德·皮埃尔·居里及其妻子玛丽·居里于1880年发现的。他们发现,某些晶体(如石英)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此后,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逐渐深入了解了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并将其应用于传感器、振动器、声学换能器等领域。

综上所述,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受到外力或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或电荷的现象。该效应可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并在压电传感器、振动器、声学换能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DS1210U 1 Texas Instruments 24-bit, 15.6-kSPS, 1-ch delta-sigma ADC with VREF and PGA 18-SOP -40 to 8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5.92 查看
A3P250-FGG256T 1 Microsemi FPGA & SoC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6144 CLBs, 250000 Gates, 350MHz, 6144-Cell, CMOS, PBGA256, 1 MM PITCH, GREEN, FBGA-256
暂无数据 查看
CR16203JM 1 TAD Components Inc Fixed Resistor, Metal Glaze/thick Film, 20000ohm, 5% +/-Tol, 0603,
暂无数据 查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