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融合的开放合作、交流,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和生命线。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多元化合作,对构建完善产学研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高质量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2022英特尔中国学术峰会在福州举行,以“聚智同行,共创未来”为主题,学界教授、产业资深专家等分享了产业洞察,展示了最新成果和先进技术方案,共同探讨了学术界、产业界融合创新的模式。
数字化时代创新与合作的迫切性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以她30余年的半导体从业经历分享道“很多年以前,当我自己还是一个博士生的时候,我就已经深知,选择一个和产业界有深入合作的、对于行业发展有真知灼见的导师,对年轻人的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我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沟通交流、携手创新,对推动科技向前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锐表示,数字世界对“算力”提出了无尽的需求,预计到2030年,平均每个人将拥有1 petaflop的算力。而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正是驱动摩尔定律不断演进的动力。她补充,如果说算力是数字世界的生产力,半导体则是数字化的支撑性技术。英特尔通过IDM 2.0战略,覆盖了制程、封装、代工、架构、IP、硬件及软件产品,再到各种行业解决方案,竭尽全力夯实数字世界的基础。
对于数字化时代创新与合作的迫切性,王锐表示,要产生真正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必须携手创新。英特尔的理念是“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既是生态哲学,也是扎根中国数十年进行深度和广度合作的基石。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坚持创新、开放合作是不变的主调,致力于深化产业界和学术界融合也是英特尔秉持的追求。
英特尔为什么“求变”?
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博士表示,未来,数据的变化将体现在“量”和“质”两方面:“量”的方面,数据量未来会发展到Quecca的级别,达到10的30次方的级别,这是目前的信息技术无法支撑的;另一方面是“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新的数据格式出现,它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同时这些数据都来自于真实世界的场景,因此不可能依靠预先编好的程序,必须要有新的算法,这些算法又带来了对更强计算能力的要求。
再从我国正在构建“东数西算”的算力网络来看,一方面需要越来越大的算力作为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又不能增加太多能耗。对此,宋继强表示,要把计算提供的地方和数据产生与消耗的地方分开,从而充分利用算力。而这对网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第一,需要不同的计算架构来提供最高能效比的算力;第二,需要更好的网络、基础设施等,让算力实时、高效地提供。
如何实现这一愿景?英特尔认为XPU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异构集成。据宋继强介绍,英特尔和全球四五十家科研机构和公司合作推出了开放的异构计算软件栈oneAPI,就是为了让异构计算情况下的编程,不需要因为异构硬件基础发生变化而重写代码,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计算架构堆栈。
而实现异构计算的关键技术则是异构集成。在先进封装领域,英特尔当前主要在推进2.5D的EMIB技术和3D Foveros技术,通过高密度微缩技术,推进摩尔定律的演进。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效,英特尔方面对于神经拟态计算、集成光电技术等前沿领域,都在进行持续地开发和创新。
校企联合20余载,成果丰硕
在产学合作方面,宋继强介绍,英特尔进入中国已经三十多年,和大学开展相关合作也有二十多年。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在推进:
第一,英特尔支持了许多重要的竞赛挑战,助力培养未来人才。“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已经有20年了,在全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项大赛;“英特尔杯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PAC)”也已经10年了;还有一些新的竞赛,比如“英特尔杯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还有“Innovate FPGA全球创新设计大赛”等,致力于助力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
第二,平台课程。针对开放、开源的平台,比如P4、oneAPI和OpenVINO等,英特尔和国内大学合作推出了相关课程。
第三,英特尔积极参与和教育部的联合人才培养计划等,致力于长期推动与学术界的合作。
在校企联合育人方面,英特尔目前已取得较多成果:在课程和教材编制上,与全国多所高校共同完成很多精品课;在全球赛事、中国赛事方面始终保持很高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在教育部和英特尔的实习实训基地提供了非常多的项目机会;英特尔企业导师志愿者每年投入的时间达到7000多个小时……
宋继强表示,英特尔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团队,当前一些合作成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例如中科大安虹老师指导的团队,“癌症放疗AI辅助系统Radioseg”项目在2019年获得了PAC大奖,并获得了18岁以上组全球最高奖项。类似这样的合作成果,加强了双方继续合作的信心。
oneAPI平台方面,过去三年多,英特尔已经在和全球不同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和推广。例如和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合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oneAPI卓越中心,在应对未来异构计算堆栈的同时,将中国本土国产硬件纳入到了oneAPI支持的体系中。
对于软件定义网络这样一套新的编程语言,英特尔从2019年就开始推出针对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培训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13期,覆盖超过60所科研院校。
多年来,英特尔注重在新兴领域组建合作研究中心,比如和清华大学的“先进移动计算技术研究中心”,就是当时针对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型研究;在移动通信网络方面,包括4G、5G、边缘计算等方面都已经持续了大约5年的联合科研;2018年,自动驾驶开始兴起,英特尔联合科研院所,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进行了很多合作,并且基于英特尔技术在中国的成功落地,联合提出了智能驾驶安全方面的标准。宋继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证明了英特尔在和中国本地的特色研究方向进行结合,并且将一些领先案例推向全球的能力。”
在前沿的神经拟态计算方面,宋继强表示,中国的神经拟态计算领域其实非常活跃,英特尔目前在中国正在打造相关的朋友圈,建立了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中国特别兴趣组。目前,联想研究院已经加入,学术界的代表和研究方向包括:和北大在Vidar视网膜脉冲视觉传输技术方面的合作;和鹏城实验室在神经拟态计算算法架构方面的合作;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在创新型的视触融合传感器方面的合作;和复旦大学在大规模仿真算法方面的合作。他补充,希望能将英特尔的硬件平台、软件库提供给这些领先的合作对象,助力他们更为高效地开展科研工作。
诠释“一站式”和“桥梁”的价值
在今年的峰会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董事长王锐,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徐向民等产学研界嘉宾出席了本届峰会主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也通过实时连线的方式发表了主题演讲。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魏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通过视频送上了寄语。
从现场的交流氛围来看,与其说这是产学界的一次盛会,不如说这是一次互信的、轻松交流的聚会。再从现场讨论的话题来看,不论是底层技术还是应用方案的探讨,视野和议题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丰富度。宋继强表示,英特尔中国学术峰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能够让英特尔中国区的很多部门和中国领先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深入交流、实现彼此之间的分享和沟通。
那么,在创新不断加剧的今天,英特尔从底层推动产学融合创新上,会注重加强哪些维度?
宋继强表示:首先,英特尔希望在计算架构和软件框架层面,和学术界的领先团队建立比较好的融合创新,或互通有无的分享渠道。
第二,很多高校教授自身就是新政策制定的智囊团成员,他们对于未来的领域和方向有着前瞻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以自动驾驶为例,中国走“车路协同、网联车优先”的路径,而在全球则未必,因为全球的5G网络、智能道路的基础设施,未必能像中国的大型城市一样可以提前部署好。所以,英特尔在中国通过和学术界的意见领袖进行融合创新,能够在定义产品或规划系统路径时,有更准确的、方向性的指导。他补充,这种沟通是双向的,英特尔也会和大学教授分享英特尔对全球技术趋势的洞察,以及在领先的半导体技术、计算架构、先进封装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启发。
“英特尔中国学术峰会是一站式的场合,英特尔可以把最新的一些东西分享给学界,学界也可以把相应的洞察告诉英特尔。通过碰撞就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点,这就是一个轻松互信的环境带给我们的好处”,宋继强强调。
英特尔中国学术峰会可以追溯到2003年,多年来,英特尔积极参与教育部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并配合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出了全球数字化能力培养计划,覆盖了公众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
从这些实践成果中,英特尔的人才观和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可见一斑。当我们高速驶向一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时,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维的,既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寻求突破创新,也需要在产业界、工业界加强对新型技术人员的培养。
宋继强表示,“我们会坚持这种广泛的融合创新,因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有非常多的机遇是来自于新的应用、新的数据、新的处理需求。这些需求对英特尔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英特尔的技术研发提供导向。对于和产业界、学术界的融合创新,我们始终保持重视并且是开放的,我们和大学融合创新的同时也会关注产业伙伴的需求,我们会成为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界如何适配应用之间的桥梁。”
王锐表示,大学乃至整个学术界一直都是英特尔非常重要的生态伙伴,希望通过“英特尔中国学术峰会”以及其他更多的平台,共同推动产学研的高效互动,更深入、更紧密的一起面向未来,实现更大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希望共同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释放他们的创造性才华。只有让创新的方向更全面、让创新的步伐更快、让创新的应用更普及,才能更好地去应对这些挑战,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