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们跨界造芯要跨过的两座大山,说服自己、说服别人。
互联网公司自研芯片的成功,除了要满足人人都能指点几句的“技术先进、产品好用”外,还有两座大山要跨过:说服自己、说服别人。
说服自己,芯片让公司的业务部门大规模使用;说服别人,能让客户放心把半条命交给你。
于BAT而言,自研芯片要跨过的第一大关,就是搞定自己人。
道理与这十多年来的BAT上云无异。
“业务部门把云用好了,功劳是云部门的。用不好系统崩了,锅是自己的。”这便是当年BAT核心业务上云遇到的现实矛盾。
“跨部门协作,尤其像IT基础设施的替换,若不是建立在对等互利的基础上,愿意孔融让梨的圣母型领导少之又少。”
纵使大家在同一只船上,只要每部门的KPI不同、高管的任务不一,牺牲小我、利好他人、成就大我之事的推进,举步维艰。
正如淘宝和京东商城的上云,过程绝不仅是在技术层面把系统搬到云上那么简单,更要让电商部门与云部门之间放下戒备、充分信任、利益捆绑,也需要企业最高领导人绝对支持、敢于兜底的决心。
否则无论是云,亦或是芯片,自研产品只能在集团内的创新业务或无关痛痒的场景中,小试牛刀,自娱自乐。
故事对外讲的震天响,产品对内躺在仓库无人问津。
与之相扣的是,任何销售行为,只有在能够说服自己的时候,才有机会说服别人。
因此,芯片的自用和外销,历来都是绑定在一起的。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互联网厂商造芯谁更胜一筹时,不妨先看看谁的核心业务有大规模使用自研芯片。
否则一切谈论,只停留在纸面。
回归正题,其实全球互联网巨头们,早已经在自研芯片领域卷起来了。
已经拥有第四代张量处理器TPU的谷歌,在2021年将自研芯片的触角延伸到了手机SoC领域。亚马逊更是在去年底交出了8年推出3大系列9款自研芯片的成绩单,并在其AWS云服务中用上了大量自研芯片。
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2021年在自研芯片领域也动作频频,先是3月份字节跳动正在组建芯片团队的消息爆出。6月份百度宣布将其芯片业务独立,成立昆仑芯科技。10月份的阿里云栖大会,全球首款5nm服务器CPU问世。相隔不到一个月,腾讯也首次公布了其三款自研芯片的进展。
互联网巨头们跨界自研芯片的出发点,业界的共识是对差异化的需求以及成本考量,也有资深人士认为提升技术形象也是重要原因。
虽然有着相似的出发点,但互联网巨头们自研芯片的路径各不相同。百度选择了拆分芯片业务,阿里云端高性能芯片自用,RISC-V芯片开源开放,腾讯想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撬动自研芯片。
目前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遇到的问题比较类似:一是如上述所谈到的,还处于“说服自己”的阶段,核心业务部门并不完全买账,产品更多在话语权相对弱势的业务部门小范围使用。
其次,互联网公司天然不具备半导体团队的流程管理和考核经验。尤其当团队中既有大量互联网原生员工,也有不少传统芯片背景人员时,面对不同技术背景、做事风格迥然不同的两大类员工,互联网做派的管理方式、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会产生较大的冲突。
与此同时,由于个别公司的芯片团队,其人员和资源投入力度有限,通常由两个一级事业群组建的临时联合项目组来推进。这种跨事业群的协作,在芯片这类研发周期较长的产品上,往往是最无奈也是非常糟糕的模式。
当这些问题确确实实映射在BAT身上时,中国互联网三巨头自研芯片,能否殊途同归?
1、内外因素交织,卷入自研芯片的BAT
相比谷歌和亚马逊两大巨头,国内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的整体进度稍慢。因此,不少芯片业内人士都认为,国内互联网巨头们自研芯片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被国外互联网巨头卷入芯片领域,另一方面还有自主可控的需求。
当然,通过自研芯片提升技术形象,进而带来毛利率的提升,促进股价上涨也是不可忽略的目的。
2005年摩尔定律放缓之后,在自动驾驶、高性能计算、AI等日益庞大且多种多样的应用需求下,促使擅长软件和算法的科技巨头们,开始涉足不太擅长的芯片领域。
“当互联网巨头有了各自的专长,且都想越做越好。通用芯片只能满足八九成的需求,不能满足互联网巨头们差异化需求和发挥各自的专长,自然就开始自研芯片。”芯片行业资深人士J叔说。
接近昆仑芯科技的小川认为,百度自研芯片的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业务的需求,其次是因为百度从2011年开始就用FPGA做AI加速,有了多年的积累在2018年转向AI芯片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当然,自研芯片还包含了互联网巨头们对于成本的考量。
出发点相似,但互联网巨头们开始自研芯片的时间和决心为何有明显差别?
云岫资本合伙人赵占祥认为,“国外的巨头自研芯片更多是出于差异化和提升竞争力的需求。国内的巨头自研芯片还有供应链安全的考虑。”
这能够解释多家国内互联网巨头在2018年中美局势紧张前后开始布局芯片。
从业务层面看,有20年多芯片行业从业经历的张丁认为,“云计算业务是自研芯片的关键。云计算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而自研芯片又和基础设施紧密相关,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外的AWS还是国内的阿里云,自研芯片的动力都很大。腾讯是以应用和运营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云计算业务在整个公司中的占比还相对较小,自研芯片的动力就很弱。”
超级电商与超级搜索,在海外市场上印证了是最容易带动云计算和芯片发展的互联网商业形态,诸如以超级电商为代表的亚马逊,以超级搜索为代表的Google和微软(Bing)。相反,Facebook这类社交基因的企业,其云与芯片的自研动力相对没那么强。
最有动力自研芯片的阿里,也被更多人看好。
2、不服就干的平头哥,看好者和看空者皆有
看好阿里自研芯片的业界人士们认为,阿里云是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有更大的动力自研芯片,并且现在看来投入最多,也更有决心,再加上有前海思人才的加入,增加了阿里自研芯片成功的概率。
看空阿里自研芯片的一个理由则是公司内部目标诉求的不同。
阿里自研芯片的决心从其团队的命名——平头哥就可见一斑,平头哥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其性情可以概括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平头哥在2018年亮相,由其收购的中天微系统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整合而成,成立之初的目标就是推进云端一体化芯片布局,并在1年后相继发布云端和边缘芯片。
2019年7月,平头哥推出了当时业界最强性能RISC-V处理器玄铁710。两个月后,含光800 发布,号称全球最强云端AI推理芯片。
不过,即便官方表示含光800已经通过阿里云提供服务,在一些AI场景中对比GPU有 4-11倍的性能优势,但综合最终落地的情况,以及团队人员的调整等来看,不少业界人士都认为含光800并不算很成功。
EDA和IP行业的专家晔华认为,“系统厂商内部的支持和一定的采购量,已经足以支撑芯片团队继续做新的项目。很多芯片设计公司四五颗芯片也只有一两颗赚钱,同样的道理,互联网公司一个项目的成败,并不意味着公司大战略的成败,即便最初的项目不算成功,未来总会有很成功的项目,关键在于能够满足深度差异化的需求,以及服务于公司整体生态。”
雷峰网了解到,平头哥面向AI应用的自研芯片的技术路线会有所调整,新的芯片预计会在今年云栖大会发布。
阿里平头哥在边缘端芯片选择了RISC-V的技术路线,目前主要是提供RISC-V IP。对此,张丁表示,平头哥在边缘端布局RISC-V IP,可能比国外的互联网巨头在边缘端有更大的布局。J叔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提供IP是最单纯的工作,因为提供IP不用做最终的商业化。
不过平头哥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公司芯片团队来说,有着更强的组织保障。通俗讲,就是高层领导给予的资源支持,高出其他企业一个量级。
资源的支持,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最常见的给人、给钱。另一种是赋予它更高的组织地位,让其他部门配合其发展。
消息人士称,首先阿里在平头哥上投入的财力和人力放在整个互联网圈都屈指可数,阿里云总裁张建锋更是在这两年赋予了平头哥非常高的组织地位,诸如天猫精灵等产品收归阿里云后,原本寄希望于用天猫精灵这一硬件产品,来带动IoT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销售,而在现阶段,一部分战略重心,已转变成为打磨压测、量产平头哥的终端芯片而生。
有着类似战略意义的产品和场景,均在不断提升着与平头哥的配合度,个别甚至是生而为平头哥服务。
如此力度的扶持,在其他公司身上罕见。
张丁就表示,“从自研芯片的动力、投入、人才以及布局来看,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我最看好阿里。阿里去年发布的Arm架构高性能CPU是以前海思的人设计,他们有经验。”
J叔不看好阿里平头哥自研芯片的原因是,“芯片是一个软硬协同的系统工程,需要许多协作,但阿里集团的战略、内部团队和个人目标诉求不同,可能会成为阿里自研芯片成功的阻碍。中短期而言,我更看好百度自研芯片。”
3、分拆的昆仑芯,面对商业市场竞争
2021年6月25日,百度芯片业务独立成为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芯片首席架构师欧阳剑担任昆仑芯科技CEO。
“昆仑芯独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发展壮大,本质是个定位问题。”小川说,“昆仑芯AI芯片是面向AI市场的通用芯片,在没有独立之前,团队其实也在做对外的商业化,只是规模比较小。独立之后,昆仑芯科技有更灵活的机制支持业务发展,能够更好的发展。”
其实百度近些年来一直有分拆硬科技类公司的习惯,如百图生科、小度科技等。当然这背后与百度集团的PS值(市销率:市值除以营收额)有一定关联,百度最近一年的PS值大概在3倍左右(腾讯约为7倍),而AI芯片公司寒武纪目前大概维持在20倍左右。因此昆仑若从一个三倍计价体系中分拆,进入到一个两位数的计价赛道中,无疑对昆仑身价的提升效果显著,而且芯片在早期往往作为成本中心而非营收中心,分拆更能让母集团的财报更漂亮。
独立之后的昆仑芯的变化显而易见。J叔说,“百度将芯片业务分拆之后,做好芯片至少符业务的利益。我从不同渠道了解到,欧阳剑确实投入了很多精力,经常和客户开会,和客户的工程师深入沟通,像他这样级别的人很少这么做。”
张丁也说,“昆仑芯科技独立之后能看到他们在找不同的商业客户推广自己的方案。”
小川透露,昆仑芯独立后业务进展比较快,如今手上二代产品的的订单总金额已经过亿元。
昆仑芯接下来的发展要面对许多外界的不了解,比如昆仑芯AI芯片是否只支持百度飞桨?和百度有竞争关系的公司的数据和业务安全性如何保证?昆仑芯的性价比能否和市场上其它产品竞争?
"如果昆仑芯的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可以获得一些与百度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互联网类公司的订单。"张丁认为。
J叔指出,“昆仑芯主要是用于AI推理,这并不涉及客户的具体算法和技术细节。如果昆仑芯科技愿意把心态放到赚辛苦钱,我认为昆仑芯还是能发展起来。”
“昆仑AI芯片是面向公开市场的芯片,自然会支持国内外的主流框架,如百度飞桨、PyTorch及TensorFlow。小川透露,“昆仑芯科技目前的业务主要还是互联网、泛政府以及行业类客户,实际落地以AI推理应用为主,也兼顾了AI训练和部分高性能计算,近期已中标科研院所千万级别的AI训练订单。”
昆仑芯接下来的发展,更应该被看作一个独立的芯片初创公司。
据了解,昆仑芯科技目前还没有遇到单纯因为其百度背景而决定选择或者不选择合作的客户。
4、进展缓慢的腾讯自研芯片
腾讯自研芯片与其说是缓慢,不如说是本身投入力度有限。
与阿里和百度在自研芯片方面已经探索出一些成果不同,腾讯自研芯片动力不足以及其投入的不足,让业界人士也还没办法看清楚其自研芯片的现在和未来。
2021年11月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只是简单介绍了其三款自研芯片,紫霄、沧海、玄灵的简要特性,分别面向AI计算、视频转码、高性能网络(DPU芯片),除了紫霄已经流片并成功点亮之外,另外两款芯片的具体进展未知。
“腾讯不止自研芯片进展慢,他们在阿里自研服务器好几年之后才开始自研服务器。”张丁说:“从互联网和IT发展历史来看,超级电商和超级搜索,对高性能的基础设施依赖极大,随时面临不确定性,以电商为例,既要保障用户体验,又要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而腾讯目前的核心业务如社交和游戏等,运行相对比较稳定,故障后果在可承受范围内,对倒逼基础设施迭代的推动力相对没那么强。对于很多业务,不要说推AI处理器,就算是把CPU换成GPU都很难,更换处理器带来的成本节省并不是他们团队最在意的,对用户有吸引力的新功能对于他们的团队更重要。”
腾讯自研芯片的进度不仅慢,自研的成分也相对偏低。雷峰网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其自研的AI芯片和DPU芯片都是腾讯投资的公司帮其做芯片设计,腾讯内部的团队主要负责软件以及工具链层面的工作。
腾讯想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借助外力,来撬动需要高额投入的芯片研发,这也符合腾讯的行事方式。
“从公有云业务营收占比的角度,腾讯很难像谷歌亚马逊那样思考考虑自研芯片,其投入相对少的资源自研芯片也可以理解。”J叔说,“与外部的团队合作是腾讯自研芯片的一个好选择,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失败的成本,都可以降低。从腾讯的业务需求来看,DPU与云计算架构强相关,能够实现差异化。但我认为其自研CPU和GPU的价值更高,CPU是因为需求很大,GPU则和腾讯的游戏业务相关。”
张丁也表示,AWS的Arm架构CPU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阿里的倚天710也是Arm架构。
腾讯自研芯片还有一个不确定性,是其目前自研芯片项目由CSIG和TEG两个事业群的联合项目组负责。
联合项目组的方式,其好处是可以借两个事业群之所长,劣势是由于两个组织之间目标不一、考核不一,缺乏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协作成本相对较高。
不过有两位资深人士都表示,在云计算市场,传统服务器芯片公司的地位依旧比较强势,无论是腾讯还是其他大厂,自研芯片会或多或少传达出一种“想部分取代原有芯片供应商”的信号,既会直接影响其与传统芯片公司的合作关系,也会间接引发公司内自研芯片部门和芯片采购部门之间的矛盾。
前面提到,腾讯在自研服务器以及自研芯片的进展相对较慢,这也意味着腾讯更依赖传统芯片巨头。作为英特尔的全球七大客户之一,腾讯长期享受着英特尔的特权服务,比如专属的销售服务团队,高级别技术专家的服务,差异化产品需求的满足,以及高额度的采购折扣。
因此平衡内外部矛盾,是企业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尤其像腾讯这种用了十多年时间树立起的来“只为伙伴提供平台,不抢对方饭碗”的合作人设,在此问题面前,如何平衡好“自己做”和“帮助别人做 / 别人帮我做”之间的矛盾,变得异常的困难。
因此现阶段的腾讯把主导权交给外部芯片合作伙伴,既保护了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合作立场,同时也有利于供养出自己的半导体生态,诸如互联网圈的京东、滴滴、美团、拼多多、虾皮。
有意思的是是,腾讯宣布自研芯片的当天,其股价小幅拉升。
长远看,自研芯片确实是互联网公司提升技术形象很好的加分项。
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决定自研芯片本身就要考虑诸多内外交织的因素。更考验他们的是,一款芯片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以年来计算,这与互联网公司们快速迭代产品的习惯有显著差异,耐心、决心、尊重芯片产业的规律都决定着互联网巨头们自研芯片的成败。
当然,互联网巨头们自研芯片的成功与否,也将影响着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这或许是芯片行业合久必分的一个开始。
跨界“造芯热潮”系列的下一篇文章将探讨手机大厂争相自研芯片的真相,欢迎添加策划人微信BENSONEIT(注明来意),爆料更多你知道的跨界造芯故事。
作者 | 包永刚
编辑 |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