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600亿到账,“新紫光”的“新希望”

2022/04/19
2602
阅读需 1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2022年1月17日,北京一中院向紫光集团送达《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并终止紫光集团重整程序,意味着紫光集团重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方案的重要组成,战投方与债权人达成协议,600亿元人民币投资款在2022年3月31日到位。这项并购案引起业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这笔资金是否能最终到位。不过在2022年4月1日,这笔600亿投资款已经宣布如期到位,也让业界对于投资方智路建广联合体实力的怀疑戛然而止。

 600亿资金到位,“新紫光”重整进入下一阶段

随着这笔投资款的到位,相关的商誉风险已基本解除,标志着“新紫光”的重整顺利进入了实质交割期,交割包括经营集中度审查在内多个审批程序,智路建广联合体将更深地参与到紫光集团和下属企业的管理中。

2021年,上游元器件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对于紫光股份来说有利有弊。一方面紫光旗下的半导体业务收入其实是增加的,另一方面紫光旗下的云计算服务器业务也将面临供应链价格上涨的困境。

从2021年清华紫光的年报可以看出,紫光股份2021年的现金流净额已经是负数,为-21.8亿元。受到重组的影响,紫光的银行授信也遭遇了困难,部分分销业务只能使用先进来支付供应商货款。对于“新紫光”来说,600亿投资款的到位大大缓解了集团的资金压力。据了解,有不少紫光的部门都是等着这笔钱来发年终奖和后续的奖金。

600亿现金到账不代表清华紫光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接下来“新紫光”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我们将一个个来进行分析:

 长江存储仍在烧钱阶段,已打入苹果供应链

首先是长江存储的问题。作为重资产投入的长江存储,目前已经前前后后投资了数百亿美元。虽然从国家战略上来说,长江存储是绝对的核心战略性企业。但是目前一直处于烧钱阶段,产品量产还在早期,如果想要跟国际巨头竞争,如三星、铠侠、海力士、美光等,长江存储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同时巨额的资金投入。由于一直是国家巨额资金投入,长江存储其实一直不算是市场化运营,也没有与紫光旗下的其它业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其扩产计划因紫光集团的债务问题而被迫推迟。后续还将面临美国实体清单的封杀和限制。由于长江存储有超过80%的设备来自美国和日本,不少设备目前还难以替换。

当然也不全是坏消息,据了解,长江存储已经正式打入苹果的Flash供应链。资料显示,长江存储是大陆首家实现64层3DNAND量产的IDM企业。其全资子公司武汉新芯聚焦Norflash,与长江存储NAND补齐Flash版图。据民生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长江存储取得全球接近1%的市场份额,成为六大国际原厂以外市场份额最大的玩家。如果根据长江存储的产能规划测算,预计2025年长江存储的全球市占率将达到约6%。

 “核心人员流失”困扰紫光展锐未来发展

其次是紫光展锐。作为目前硕果仅存的几家公开市场的手机芯片商之一,紫光展锐在合并展讯和锐迪科过程中造成锐迪科团队大量流失(后来发展成翱捷、恒玄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展锐与英特尔合作开发手机芯片失败(英特尔不仅未能打入手机市场,连手机基带业务也在2019年卖给了苹果公司),展锐后来引入大基金准备上市,但由于紫光集团重组控股权存在变动无法启动上市、同时由于之前动荡的历史给展锐团队对重组后的公司经营和团队自身前途带来隐忧、业务进一步发展受阻。

2022年2月28日,一张疑似楚庆的留言截图显示,楚庆表示,已收到展锐董事会决议,解除其CEO和董事职责,同时强调“展锐三年脱困,已经步入强烈上扬发展轨道。紫光展锐最新公告表示,为加强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经紫光展锐公司董事会一致同意,委派任奇伟代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楚庆不再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客观来说,楚庆主政紫光展锐几年,展锐的营业额一直是在稳步增长的。近期展锐首次主动披露了2021年营收破百亿大关,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78%。

但是,楚庆主政期间,紫光展锐一直面临核心人员流失的困扰,同时也存在所谓“华为系”和“本土系”之争。自从展讯和RDA锐迪科合并以后,紫光展锐前前后后经历了李力游、曾学忠、楚庆在内的三位CEO,频繁换帅的背后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两家公司的整合并不算顺利。期间RDA有不少高管离职创业,甚至成为了紫光展锐的直接竞争对手。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就包括前RDA创始人戴保家创立的翱捷科技ASR、前锐迪科高级副总裁张亮创立的恒玄科技、前锐迪科总裁赵立东创立的燧原科技、前锐迪科高级总监焦建堂创立的开元通信、前锐迪科战略技术顾问林水洋创立的宁波隔空智能科技......此外,楚庆在2020年还曾以非常严厉而激烈的方式,对公司内部违纪高管进行处理,并在公告中以“军阀式的人物...山头林立、公器私用...行为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等言辞进行企业整风。有不少前展锐员工曾表示,这种激烈的处理方式与过去展锐比较温和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试想一下,如果这批RDA的高管不离职创业,紫光展锐本来能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

目前来看,紫光展锐目前确实存在员工流失、技术进步变慢、产品研发进度延误等现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开渠道的5G基带玩家仅剩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三家,而高通、联发科正在发力中高端市场,紫光展锐已发展成为全球少数全面具备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射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尚未IPO的紫光展锐属于目前难得的优质稀缺标的。除了手机市场之外,未来物联网、汽车都将是紫光展锐发展的重点。

 营收占比七成,新华三成紫光“核心引擎”

目前来看,新华三可以说是紫光股份旗下的公司中,最核心的业务线和现金牛。新华三聚焦国内企业业务、国内运营商业务、国际业务三大市场,2021年,新华三实现营业收入443.51亿元,同比增长20.52%;净利润34.34亿元,同比增长22.24%。新华三的整体营收占据紫光股份65.56%,近七成的营收占比充分表明,新华三继续夯实紫光股份业绩增长中的“核心引擎”地位。IDC数据显示,新华三的中国企业级WLAN、中国刀片服务器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市场第一;在中国的以太网交换机、中国企业网路由器、中国X86服务器、中国存储市场份额均有提高,市场份额保持前二;在中国Non-X86服务器市场份额由上年的第四跃升至第一;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跃升第一。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新华三还是“东数西算”工程的参与方。东数西算战略将带来IDC、交换机、服务器数量的大规模增长,为云服务器厂商带来巨大和持续的增量需求,包括浪潮信息、紫光股份(子公司新华三)、中兴通讯有望受益。

其它几家公司业务。比如紫光同创FPGA技术产品均有突破、有相对于英特尔和赛灵思(Xilinx)的国产替代潜在机会,但也面临着展锐同样的问题,同长江存储一样还有后续发展资金的问题。在特种芯片业务领域,紫光国芯预计去年盈利同比增长1.36至1.6倍,有望实现19亿元–21亿元。紫光集团2018年以22.66亿欧元(约合174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法国芯片连接器厂商立联信(Linxens),立联信资产状况平平,2019年收入为33.15亿元,净利润为4.98亿元,两项指标均已陷入瓶颈。立联信的芯片微连接器,功能类似胶带,能将芯片与其他模块粘连在—起,虽然垄断了全球市场,且是紫光国微的上游厂商,但技术含量不高。此外还有新疆燃气集团,诚泰财险和幸福人寿、云南曲靖曲银行股权、以及做“一对一“教育辅导的学大教育等与半导体产业不相关并且后续也无法协同业务的处理。

 从“买买买”到精耕细作,智路建广能否实现上下游全产业协同?

应该说,此前紫光集团经历了“买买买”的资本极速扩张,但是在这些业务收购后并没有完成整合与协同,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没有发挥,导致每块业务都存在不少问题。紫光集团的几大核心业务涉及半导体从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不仅需要重组方有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经营能力,还需要针对产业链的具体换进进行细致的投入,不仅要能干得了高端技术,还要能够干得了脏活和累活儿。这对于以往擅长于房地产行业快速拿地扩张的赵伟国来说,显然专业不对口。

在国内的半导体投资领域,智路建广联合体的投资模式就是控股型投资和战略型产业运营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控股并深度参与公司运营管理,其控股企业在其管理下已经形成了隐形的产业集团。相比于单纯投资机构只能追求财务回报,智路建广联合体无论对于科技产业的理解、行业积累和投后管理赋能都要深入的多,有能力长期扎根,选择好的管理团队,深度参与企业发展和战略制定,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长期收益和竞争力。

而相比单个实体企业只在某个细分领域积累很多而在其他环节涉足不深而言,智路建广联合体通过控股型战略投资,涵盖了产业链上下游如研发、设计、制造、封测、软件、材料、设备、模组等多个方面,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覆盖广度上都要比单个企业主体更快速、更全面,人才和经验上也会更加多元化、市场化,这样就为每个企业的健康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协同和保障。

最后,从近期紫光集团发布的年报来看,总体来说,清华紫光旗下各相关业务的营收仍然在稳步增长中。。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676.38亿元,同比增长12.57%,实现归母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18.51%。2021年,紫光股份的整体毛利率为19.5%。从具体业务来看,2017-2021年,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毛利率从44.04%下降至25.67%;IT分销业务毛利率一直较低,从5.35%小幅提升到了7.90%;海外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18年的20.83%增长到2021年的34.95%。

应该说紫光集团的整体业务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在智路建广600亿投资到位,解决了最重要的资金紧张问题之后。接下来摆在智路建广管理团队面前的问题,将是如何留住人才,以及进行激励。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是基础科研和核心技术,而这些都离不开高端人才。不只是从激励机制上,对于未来的成长空间和企业文化也是高科技人才看中的方面。在企业人才培养和激励方面,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直以来,智路建广对于并购的企业都是深度参与到运营和管理中心,通常情况会保留原有核心团队,但是首先会以极其有雄心的股权激励计划对管理团队进行再激励,将投资人与管理团队的利益深度绑定,鼓励高管团队二次创业,同时组织国际半导体顶尖优秀人才补充到团队中。这一次新任的紫光展锐CEO和董事长都是“紫光系”出身,这都表明智路建广希望保持紫光团队保持长期稳定。

笔者认为,“新紫光”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间点。否极泰来,接下来“新紫光”以及智路建广的挑战将是全方位的,如何能够将“新紫光”融入智路建广的产业生态体系,与半导体、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形成全产业链互补生态,将决定“新紫光”能否重回巅峰,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当之无愧的航母巨舰。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