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集成电路产能未必是“有效产能”

2022/04/04
393
阅读需 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者:冯锦锋博士

一、走调的“国际主流意见”

国际上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半导体产能已经超越了美国,并且接近日本,很快赶超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笔者认为,这里谬误之处颇多,平白引起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不必要的顾虑和紧张,还会给决策层带来不必要的误导。

图:全球半导体产能分布示意

数据来源:布鲁金斯学会(2021文章)、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上图中,笔者用加了虚线做了中国“有效产能”标识,剔除了海力士无锡和三星西安纯来料加工产能。

为什么要剔除呢,西安和无锡制造的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存储芯片!对我们来说,“有效产能”的真正价值,就是是否与我国的上下游直接关联,能满足我国相关产业链的需求。从笔者的角度,同样是境外在华,三星西安工厂和海力士无锡工厂很难算作中国大陆的有效产能,因为这两座庞大的工厂全部芯片产品仅为了满足韩国总部需要,是简单明了的来料加工模式;而台积电松江工厂和台积电南京工厂一定程度上可视作中国大陆的有效产能,因为这两座工厂是代工业务,能有效满足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设计企业制造需要。

中国大陆本土自主产能数量约4%左右,距离主要半导体国家和地区差距极大。引起国际上不必要误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担心国内决策层也被这种“国际主流意见”所误导,减缓甚至停滞我国半导体产能满足自身需求的步伐,那样境外始作俑者除了达到了引起世界半导体大国对中国大陆抵触提防之外,却又多了一个意外收获。

二、“有效产能”走调影响深远

日本半导体史上,曾出现过把无效产能当作有效产能的乌龙,并可能由此成为压倒日本曾经傲居全球的DRAM存储芯片工业这一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9年12月,在日本经济产业省主导下,日立和NEC合资成立了合资企业尔必达。日本媒体其时非常看好尔必达的诞生,誉之为“强大新技术研发能力的日立与强大生产技术能力的NEC的合体”,并满怀信心地期待尔必达成为全球最强大的DRAM制造商。

两者合并前,两家企业占全球17%;合并两年后,占4%!

尔必达旗下拥有三座工厂,包括NEC广岛8英寸工厂,日立新加坡8英寸工厂以及新建成的全球最先进的广岛12英寸工厂。尔必达成立后,新产品统一在NEC相模原研发中心进行,但由于NEC与日立两家企业执行的是完全迥异的工艺路线,NEC相模原研发中心虽然研发出了当时最先进的256MB DRAM产品,但竟然只有NEC广岛英寸工厂能够制造它,另一座8英寸工厂和12英寸工厂,则完全没有办法制造该产品;当然,如果对这两座工厂60%的工序进行大幅调整,特别是其中30%涉及清洗的程序进行修改,还是能够制造该产品的,但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非一两年所能完成。

那个时代,日本东芝、富士通等曾经的DRAM巨头均已不得不退出了舞台,尔必达公司代表了日本在DRAM产业的唯一希望。然而,“全村唯一的希望”只是架子吓人,有效产能只有面上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2004年,三菱电机的DRAM业务部门也被并入,自此,曾在1993年位居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排名第二、第五和第八的三家日本半导体厂商DRAM业务汇集在了一起。

尔必达公司其后虽有回升,但未逃脱被出售的命运。2012年2月,尔必达申请破产保护;7月,被美国美光科技收购。2013年6月,正式成为美光科技子公司,标志着日本在DRAM的竞争中彻底被淘汰。

尔必达公司在1999年到2001年的那三年,有七成以上的产能其实是无效产能。这个无效产能,不但误导了自身,也误导了日本经济产业省,对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形成很大的误判。

三、“无效产能”的其它形式

笔者有时候在琢磨:

· 企业和地方政府仅仅发布了一个重大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是否就应该被统计为我国拟建产能甚至在建产能?

· 地方政府的三年行动计划、五年产业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是不是就立即可以被统计为我国在建产能? 

· 如果有效产能在统计口径上明显被明显放大了,我们原先期待满足本土芯片设计企业代工需求的产能,是不是有了很大的缺口?

· 怎么去填补这些原先被错误统计的无效产能?

· 我们原先依据这些产能统计相应制定的产业政策,是不是有略微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统计分析集成电路产能,无论是芯片制造产能,还是大硅片产能、光刻胶产能、封装测试产能,一定不能只是做简单的加法。要挤一挤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布的新闻数字的水分,要充分依托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专业性,带一些甄别,最终放到领桌上供决策参照的,是全面的、有深度、有准确度的有效产能。

作者简介

冯锦锋博士,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先后获得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工学双学士,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知识工程学工学博士,著有《一砂一世界》(2019)、《芯路》(2020)。作者邮箱:jinf@139.com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