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中国半导体技术及其供应的网,越织越大。中国汽车行业所需的半导体,也被放到了网里。
2022年4月1日,美国和日本计划邀请东盟国家加入到价值观相同的队伍中,在新印太经济框架下,组建更为稳固的供应链,避免半导体及其战略物资出现短缺,继续降低中国的依赖。碍于激怒中国的可能性,各方正在润色合理的说辞。
美国向日本发出的文件草案,把半导体和清洁能源作为优先合作的领域,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将展开深入的合作,确保半导体等原材料的供应,且各方相互尊重劳动标准。它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还会延伸到其他领域。
其实,针对半导体等领域的去中国化和控制,一直在持续之中。
2021年秋天,拜登政府就建立半导体供应工作组与日本和韩国进行接触。同时,他们还提议把中国台湾纳入其中。其时恰逢日韩贸易冲突,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特定半导体的原材料,导致各方合作进展迟缓。
2022年3月上旬,尹锡悦当选为韩国新一届总统,承诺改善日韩关系。封堵中国半导体的联盟得以重启。
2022年3月底,美国向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提议组建芯片四方联盟(Chip 4),把中国彻底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以外。这堵半导体围墙,集结了该领域最强的力量,从应用材料到制造和封测的全球巨头,都可能被纳入其中。
吸纳东盟国家入局的新计划,在延长对华封锁线的同时,更降低了去中国化后其面临的风险。接下来,各方需要对失去中国市场的收益做出评估。
这样的联盟,对中国汽车特别是智能汽车而言,绝非利好消息。
在燃油阶段,中国汽车普遍需要130-28纳米制程的芯片,且90%以上依赖进口。中国本土的汽车芯片自给率低于5%,部分芯片的自给率低于2%。
在向智能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整车制造商需要14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部分中国厂家已经发布了7纳米制程的芯片。全球范围内,拥有7纳米制程技术的只有台积电和三星。简言之,中国智能汽车芯片只能依赖这两家晶圆代工厂,中国半导体厂家的自给自足能力,尚不能满足中国汽车厂家的需求。
价值观的冲突,随时都可能阻断中国汽车的芯片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