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亚州大学3月31日表示,近日,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系、研究生院分子科学技术系金相旭教授研究团队结合超声波和气象沉积法,成功制造出高密度量子点薄膜。该技术将有望作为替代目前为了实现彩色显示而广泛使用的利用喷墨技术制造薄膜的新技术。
亚洲大学应用化学生命工学系及研究生院分子科学技术系教授金相旭
相关论文以“用气相沉积法制造的超薄膜钙钛矿/金属氧化物进行完美色彩转换和改善发光效率”(Highly thin film with aerosol-deposited perovskite quantum dot/metal oxide composite for perfect color conversion and luminance enhancement)为题目,在化学工程工艺领域的著名学术期刊“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3月23日版上刊登。东仪大学金成勋教授(毕业于亚洲大学研究生院分子科学技术专业)、庆熙大学朴钟旭教授、光云大学吴宗民教授共同参与了该研究。
实现彩色显示需要红、绿、蓝三色。并使用蓝色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作为接收电能能够自发光的有机物用于电视上)物质和颜色转换技术,经常会使用到将蓝色转化为绿色或红色的方法。
进行彩色转换的材料包括量子点(是指数纳米大小的超微半导体粒子,该物质随着尺寸变化会带来发光颜色的改变,用作电视显示的发光体),这种量子点要以薄膜的形式进行涂层。
目前,喷墨方法已广泛用于涂层,但为了实现没有蓝色漏光现象的完美的色彩变换,需要增加薄膜的厚度或使用额外的彩色滤光片。该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点。
对此,联合研究团队结合超声波和气象沉积法(Aerosol Deposition)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气象沉积法是在基板表面涂层固体材料薄膜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等制造工艺。
研究团队采用所开发的新方式成功制造了高密度的量子点薄膜。不仅如此,在3μm厚度(用喷墨方法所制造的厚度的25%)的薄膜上,也完美实现了将蓝色转化为绿色和红色。
此外,研究团队通过该研究还确认到,通过混用低价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绿色的情况下能达到7353cd/m2的高效率。研究团队研发的高密度薄膜可在多种材料上涂层,也可用于柔性材料的基板(flexible substrate)。在细微图案制造中常用的无掩模版(Mask)的工艺应用,可实现13μm厚的线幅的制造。
亚洲大学金相旭教授表示:“目前实现彩色显示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使用喷墨技术制作薄膜的方法。期待通过此次研究团队开发的新方法将能实现对这一技术的替代,并广泛地应用。“他接着称:“通过与多所大学开展的共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作用。今后还将继续进行后续研究。”
另外,此次研究是在韩国研究财团纳米材料技术开发事业及基础研究事业的支持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