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华章CEO王礼宾
12月22日,在无锡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1年会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1)”上,芯华章CEO王礼宾带来主题为《应用牵引,立足创新,构建芯片验证新生态》的精彩分享,以下为演讲全文:
这个月初在美国举办的DAC,相当于全球ICK一样,这次芯华章带着我们新发布的验证平台以及四款产品,第一次在DAC亮相,芯华章的亮相,当时当地媒体有报道,说芯华章出现在今年的DAC上,是DAC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DAC的时候一般会有一些圆桌论坛,不同的主题,其中有一个论坛是系统公司,他们在谈对EDA的需求,参加的系统公司包括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很有意思的是,他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非常惊人的一致,他们对EDA的需求就是,他们需要更强、更快的验证系统,这是芯片行业现在最大的需求。
我们看一看这个季度发表的新芯片,第一款,10月份苹果发布M1 MAX,它是5nm工艺,集成570亿晶体管。11月份,平头哥发布了倚天710CPU,有是5nm工艺,晶体管数量更是高达600亿。上个礼拜,这个在国内比较引起关注的OPPO发布6nm NPU芯片,这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颗基于6nm的专门为影像处理而做的NPU,这个芯片也引起了国内很大的轰动。
现在的芯片发展趋势,工艺越来越先进,复杂度越来越高,带来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我们看这样一张图,从2000年到现在的20年,横轴,半导体工艺从100多nm演进到5nm、3nm甚至2nm,再看斜线,这是复杂度,这20年提高了几万倍。纵轴,成本变化更大,成百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芯片复杂度高,尤其是成本高起,任何芯片企业都很难承受芯片失败带来的巨大浪费,所以为什么说这些公司都希望有更强大的、更快的验证系统,能够帮他们降低芯片投片风险。
基于目前EDA流程,芯片设计还是避免不了要碰到三大痛点:
1、工具兼容性,虽然每个单点工具都能解决它相应的问题,但是因为互相不兼容,因为算法引擎的不同,导致互相不兼容,互联互通很难做到,导致芯片设计在重复造轮子,甚至有时候因为采用的工具不一致,也会导致验证结果不一样。
2、数据碎片化,极大地影响了重复使用可能性,导致验证收敛,以及验证调试分析更加困难,比如在长达1到2年的验证周期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用道不同的验证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验证覆盖率,这些覆盖率,现在很难重用,这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整个验证的过程中,因为激励的移植、重复编译、碎片化调试,浪费的时间占整个验证周期的30%左右。
3、工具缺乏创新,传统EDA发展了这么多年,这些公司也有很沉重的历史技术性包袱,这些报复导致他们很难使用或者融合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说人工智能、云衍生,很难用到他们现在的应用流程里。
这三大痛点,会对EDA产生更高更严的要求,11月24号,芯华章发布了验证平台,以及4款核心验证工具,也受到了业界很广泛的关注。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首先是智V验证平台,它具有统一的调试系统、统一的编译系统、统一的智能分割技术,以及统一场景激励源、统一云原生软件架构,为不同用户共定制的验证解决方案,可以做到融合多种工具,针对不同的场景提供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4款自主知识产权的验证EDA工具:1、桦捷-HuaPro(高性能FPGA原型验证系统),2、穹鼎-GalaxSim(国内领先的数字仿真器),3、穹景-GalaxPSS(新一代智能验证系统),4、穹瀚—GalaxFV(国内率先基于字级建模的可扩展形式化验证工具),这四个工具构成了我们的王炸。
做一个小结,智V验证系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具备多工具协同功能,智V验证平台具有全息底层结构,所有工具都是基于智V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平台提供统一的技术来支持工具发展,因此智V验证平台能融合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技术,实现多工具协同,从而实现验证工具的1+1>2的效果。同时,它还能够使工具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针对各类设计,在不同的场景需求下,智V验证平台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全面的验证解决方案,比如把验证工具上云,通过平台以及云原生技术,可以实现云资源调动,以及达到比较高的资源利用,使资源调动更加灵活。
跟大家简单汇报一下芯华章从去年3月份成立,到现在的发展情况,现在我们有300名员工,80%是硕士博士,而且80%是技术人员。目前在全球布局了9个研发中心,申请了59个专利,其中14个专利已经获得了批准,而且到目前为止申请了125个商标。
这一年多来,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产业界,以及资本界、合作伙伴们,给了我们芯华章非常多的支持和认可,在这儿我也非常感谢这些产业界以及媒体朋友对芯华章的认可,给了我们不少的荣誉,我们也会在这些荣誉的鞭策和激励下,跟全球EDA同仁们,做出更好更新的产品,为广大IC设计产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