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INNO Research月度国内手机销量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1.6亿部,同比增长12%,而202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销量占比51%,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OLED屏幕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
随着AMOLED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智能手机业界对于OLED小尺寸面板的需求量将一步加大。以苹果为例,从iPhone X开始,其开始导入AMOLED面板,不过由于苹果对供应链要求极高,在很长一段时时间内,三星属于垄断供应,苹果比任何人都希望除三星外有更多面板企业能够研发并量产优质的小尺寸OLED面板。
目前具备OLED屏幕研发和量产能力的企业,除了韩国的三星Display、LGD,还有国内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等,而日本JOLED公司也业界引起关注。
致力印刷OLED面板快速商业化
JOLED于2015年1月正式成立,由日本显示(Japan Display)、索尼(Sony)和松下(Panasonic)在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的资助下成立。在JOLED公司中,日本产业革新机构和日本显示公司分别持有75%和15%的股份,索尼和松下各持有5%的股份。
索尼和松下虽然只占5%的股份,但是却是JOLED最主要的设备和技术来源。索尼和松下将其OLED面板研发部门都注入到JOLED中。这两家显示巨头早年在OLED研发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也为JOLED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外界普遍认为其着力想成为iPhone的OLED屏幕供应商。
可是在小尺寸市场,JOLED所采用的喷墨印刷工艺相比韩系厂商所采用的蒸镀工艺,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反而目前良率还相对较低。
因此,JOLED也逐渐把产品向电视、医疗及其他工业用途的中大尺寸OLED面板扩展,以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率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突破。
JOLED于2015年1月由索尼和松下的OLED显示屏研发部门整合而设立,自成立以来,其一直在与松下合作开发印刷式OLED量产技术。2017年12月,在试验线生产的印刷型OLED显示屏开始出货,开始商业化生产21.6“4K OLED面板,并用于医疗显示设备。
2019年11月,能美工厂(石川县)投入量产运营,新工厂的容量将为每月20,000个5.5-Gen(1300x1500mm)基板,生产的是10-32吋的小型显示面板,2020年正式量产。
“JOLED从研发到量产,其进程是比较激进的,不过这也说明日本厂商在显示技术和材料方面的基础仍然很扎实。”一名关注显示产业链的人士表示。
目前JOLED已开始向LG在内的品牌交付其研发的OLED面板,尺寸为22至32寸的4K面板。JOLED表示,这是第一次通过印刷方式大规模生产的OLED显示器,这与传统蒸镀工艺不一样。同时其宣布了“OLEDIO”品牌,将用于高端显示器、医疗显示器、汽车显示器等。
CINNO Research认为,JOLED此举是为扩大中尺寸OLED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之一。目的便是避开主导50寸以上大尺寸市场的LGD和中小尺寸强者三星Display等韩国双雄,积极对标攻占中尺寸市场。
联手TCL华星开发大尺寸OLED面板
显然,OLED屏幕的持续开发,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而日本企业目前在资本上是存在困难的。
JOLED为了保证有充足的现金流,其一直寻求资金的入驻。“JOLED用并不充裕的资金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印刷式生产OLED,实属不容易。”一名关注面板产业人士表示。
在2020年6月,JOLED宣布与TCL形成了联盟,开始面向大尺寸OLED面板进行研发,而其获得了TCL华星约200亿日元的投资,因此TCL华星获得了JOLED公司的10.76%的股份。
JOLED社长石桥义夫谈及与TCL华星的合作的时候表示:“自2020年11月起,华星光电的技术研发人员已经来到日本,在能美和千叶工厂(千叶县茂原市)展开了联合研发。”
石桥义夫指出:“联合研发的具体细节不便透露,但是期限定立为三年,各个阶段都在向着目标稳步前进。目前实现量产的中型面板的背板是LTPS(低温多晶硅),但因为用于电视的大型面板是8.5G以上的生产线,所以我们正在推进采用氧化物半导体TAOS的开发。”
受到疫情等各方面的影响,TCL华星与JOLED合作研发印刷OLED项目进度是有推迟的,进而导致TCL华星广州8.5代可卷绕印刷OLED/QLED产线项目比原计划延后了一些时间。
不过据了解,TCL华星工程师已经在日本,并在JOLED产线上做实验,成功研发出65英寸8K印刷OLED样品。
此前JOLED的工厂于2019年竣工,可是因资金问题而把量产进度推后,不过在获得了TCL华星资金和技术的强有力支援,相信其OLED屏幕量产进度会进一步加速。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OLED有WOLED、QD-OLED、印刷OLED等技术分支,每家厂商都有各自的发展路线。JOLED成立以来便是以印刷技术实现OLED量产,其与韩系厂商的蒸镀工艺不一样,前者会在价格和效率方面有潜在的优势。
日本面板企业中,其在蒸镀OLED落后于中韩,因此其希望依托印刷OLED保持显示领先地位,推动日本的OLED产业链的发展,而JOLED便是当中的代表。
以韩系厂商三星Display和LGD为例,其采用的是蒸镀技术生产OLED,这与JOLED采用印刷式生产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蒸镀工艺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在做RGB三基色屏幕时需要对齐像素分三次蒸镀RGB材料,另外一个是大尺寸掩模制作困难。
于是三星在做小尺寸OLED,选择的是RGB,而LG做大尺寸OLED,选择白光OLED+滤色片,这样能不用费心移动掩模对齐问题。
印刷式OLED是把材料直接喷到基板上,无需真空环境,无需昂贵的掩模,没有因加热蒸发造成的材料损失,没有沉积不均匀的问题,因此JOLED认为可以降低成本30%。不过印刷式也有困难需要解决,那便是有机EL材料溶液的制作和溶剂的蒸发,液滴尺寸的一致性等等。
如果印刷OLED能把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把良率提升到蒸镀OLED水准,其产品将更具成本。
在过去的四五年间,OLED电视凭借画质优势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获得不俗的成绩,但是OLED电视的市场潜力远远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目前,OLED电视面板唯一供应商LG Display采用WOLED技术,材料利用率不足20%,生产成本较高,导致OLED电视一直停留在高端市场。
OLED电视要想在未来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向中低端电视市场迈进,那么其便需要更具成本竞争力的OLED面板出现作为竞争核心,而印刷OLED会是潜力股之一。
确立四大业务支柱
石桥义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向外界明确了JOLED的四大支柱业务,那就是(1) 显示屏,(2) 车载用产品,(3)技术许可,(4) 组合业务。
“JOLED已经量产了 22、27 和 32 英寸的产品,在2021年,27和32英寸成为了主打产品。我们计划稳步占领专业高端显示屏市场。32英寸显示屏已经被LG电子所采用,现已开始销售。”石桥义夫表示。
JOLED计划开发中高端型号的消费级别显示器,据石桥义夫透露,目前已经与客户达成共识,并且正在调研开发消费者更易于购买的性价比产品。
显示屏市场因新冠疫情造成的居家生活需求而推动增长,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呈快速增长态势。对于专业用市场,虽然不受居家生活需求影响,但是在医疗用方面,由于远程诊断中需要更细腻的色彩表现,因此今后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在车载用品方面,石桥义夫表示10-12英寸显示屏的需求量很大,而JOLED也在全力研发,目标是把产品应用在所有车载显示屏上,包括了前排座舱系统与后台娱乐屏幕上。
据了解,JOLED还在开发一种可组立式柱状3合1 显示屏面板,可将三个显示屏相互连接令其看起来更一个面板。
目前JOLED与TCL华星的联合开发已经开始,在技术许可知识产权方面也将会有有所合作。“JOLED将专注于大型面板的量产。未来,JOLED愿与各家公司合作,共同振兴市场和行业。”石桥义夫表达JOLED的开放合作态度。
现阶段在日本国内制造产品,尤其是面板业务,并不容易。JOLED没有进行大规模投资、没有依靠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作为竞争核心,那么其立于市场的能力是什么?石桥义夫回答:“提供技术许可,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授权。”
“JOLED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可以使用印刷方式量产OLED面板的公司,材料、设备和生产工艺也是唯一的。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这项技术、振兴整个市场,并且从这些知识技术资产中孕育新的业务模式,而不像过去那样纯粹依靠售卖硬件产品获得盈利。”石桥义夫解释着。
组合业务方面,JOLED负责面板的模块化,而成套设备的组装则是外包的。其正计划将业务扩大到包含应用的范围,并且希望提供直接的UX(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
对于未来柔性设备的市场竞争,JOLED表示正在研发当中。石桥义夫认为:“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折叠式显示屏是一种像报纸一样兼具便携性和阅读性的设备。此外,还可以为消费着提供很多吸引人的亮点,因此去寻找产品的亮点和市场需求点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JOLED量产产品基板是刚性的,刚性和柔性的开发都在同时向前推进。“作为发展路线图,目前的产品将是G1(第一代),在此基础上实现更高亮度和更高驱动速度的将是G2。在 G3 中,我们考虑的是可以改变形状,以达到满足各种设计要求。G2的目标是2023年左右投放市场,G3的目标则是在2023-2024年左右投放市场。”石桥义夫表示。
根据资料整理,JOLED在2019财年的销售额为19亿日元(约人民币1.10亿元),2020财年的销售额为59亿日元(约人民币3.40亿元)。获得此销售额增长,主要是因为由5.5G 尺寸的每月产能为 2万片的能美工厂和后工序的千叶工厂开始运营所推动的。尽管这两座工厂不会在2021年满负荷运转,但JOLED预计销售额也将达到上一年的2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