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白评:立案调查汽车芯片炒货利好这个重灾区

2021/08/05
271
阅读需 6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8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这应该是国内半导体行业第一份针对特定领域的国字号稽查令。为什么?两个原因:1、汽车行业不仅是关乎民生的规模性产业,也是未来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2、本轮芯片荒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已经恶劣到严重影响汽车供应链稳定的临界点!

就第一点而言,在芯片层面,近两年国家多个部门已经先后颁布对口政策予以引导扶持,显示出对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

表1:2017-2020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相关文件及政策 来源:与非网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提到的《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收录了59家半导体企业的568款产品,覆盖计算芯片、控制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等10大类,53小类产品,占汽车半导体66个小类的80%,其中已上车应用的产品合计246款,占收录产品总数的43%。《手册》还收录了26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1000条产品需求信息。工信部发布这一手册的时点正是汽车缺芯局势扩大的转折点,从筹备周期看可谓未雨绸缪。

就第二点而言,问题比较复杂。本轮芯片荒始于去年5月份,国内汽车产业进入复苏周期,而全球疫情恶化影响到供应链(包括制造)的稳定——汽车核心芯片基本上是国外企业供应——到去年底,缺料情况开始加剧,但基本上还是汽车自身供应链特性和疫情影响叠加造成。在与非网3月份发布的《汽车半导体短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章中,Supplyframe的供应链专家Bradley Ramsey详细分析了原因以及可能的对策。

从大的范围看,缺料已经重创了全球汽车产业:

7月份,丰田已暂停其在泰国三座工厂的汽车生产;
雷诺汽车公司预测,芯片断供将使今年的汽车产量减少约20万辆;
大众集团下调了对未来交货的预期,并预计第三季度仍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沃尔沃、通用、福特、本田、日产等多家车企部分厂已经陆续停产。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受芯片短缺的持续影响,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量已达299万辆。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减少390万辆,降至8460 万辆,总收入损失将不少于1100亿美元!

但国内缺料的性质从去年底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被“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这些人为因素放大了。对国内车企而言,不仅是传统国外原厂芯片的供应受到影响,对原本有望缓解困局的新进本土芯片供应商的供应链秩序也造成影响。在本周与非网发布的《缺芯面前,车规标准作为汽车准入门槛正在逐渐弱化?》一文中,与非网分析师提到由于缺料,国内车企已经开始在前装系统中导入工规芯片以解燃眉之急,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5、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已出现回落,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了4.8%和5.3%,同比下降达16.5%和12.4%。

说到缺料,MCU是重灾区。原本汽车智能化升级的过程,对MCU的需求就在不断放大,ADAS、车身、底盘、信息娱乐、动力系统中MCU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平均每辆车会用到100颗左右的MCU。缺口放大需求,除了原厂受成本驱动宣布涨价外——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已有超过30家芯片公司宣布涨价,涨幅普遍在5%~30%——国内不少渠道商进行囤炒,单价几块钱的料翻涨几十倍,可以说MCU已经是和期货一样成为虚拟资产,从生产资料的供应链体系跑偏到投资品的投机体系,操作变形,严重危害到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表2:进入汽车市场的国产MCU/CPU厂商与芯片 来源:与非网整理

形势严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这个公告非常及时,对于原厂和那些抱诚守真的渠道供应商而言,无疑维护了市场秩序,有望控制住后续连锁反应的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大大的利好;而对于那些囤货炒货之流,还是要认清形势,见好就收为时不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