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韩国公司开发出一种基于蓝宝石衬底沉积氮化镓(GaN)来制造红色LED的技术。该技术的一个关注点是,基于这种方法开发出来的红色LED,其可靠性和寿命是否可以大幅度改善。周一,这家被称作Soft-Epi的公司就宣布已成功基于GaN制造出红色LED。据报道,他们还是用同样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开发出蓝色和绿色LED。
根据外媒Etnews报道,据该公司称,目前大多数红色LED是通过磷化铝镓铟(AlGaInP)或荧光物质制成的。但是,基于AlGaInP的红色LED成本非常高,并且随着芯片尺寸的变小往往会失去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基于GaN的红色LED则相对具有成本效益,并且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和高度可靠性。
但是,直至Soft-Epi公司开发出该技术之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GaN的红色LED。尽管有些单位可以通过诸如“纳米棒”之类的特殊技术开发出红色LED,但这些技术没有一个可以批量生产。
“基于GaN的红色LED,其制造需要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将铟注入有源层中,增加电流密度,从而导致短波长,”Soft-Epi公司的一位代表说。
该公司强调其技术克服了许多现有的局限性。“我们的开发过程用到了应力控制技术和高浓度铟注入技术,”Soft-EPi的首席执行官Hong Seong-min说,“我们的技术还支持直接在原本用于生产蓝色和绿色LED的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生产线上使用,进而生产红色LED。”
如前述,传统基于AlGaInP的红色LED,它们会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而逐渐失去其性能。所以大家都很关注这种技术是否也可以用于Micro-LED的生产制造。Micro-LED是尺寸小于100微米的超小型LED,Soft-EPi的目标就是开发可用于下一代Micro-LED显示器的红色LED。他们计划与国内外公司和机构合作,希望最终商业化这种基于GaN的红色LED。
Mini LED应用元年!供应链发展开局之战
2012年,索尼在CES上展出全球首款Micro-LED大尺寸显示系统,其画面色彩、反应速度和对比度水平超过历史上任何显示设备。2016年索尼将Micro LED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并命名为「Crystal LED」;2018年CES,三星展出Micro LED电视The Wall,正式加入这一阵营。随后几年内,索尼和三星不断改善和更新其Micro LED大尺寸模块化系列产品,并成功打开Micro-LED显示技术在超大尺寸领域应用的大门。
Mini/Micro LED技术作为备受瞩目的新型显示技术,有着巨大而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后众多品牌及厂商纷纷入局。而在LED芯片微缩化进程中,Mini LED背光技术的先行应用,使得TFT-LCD显示在画质和对比度上拥有了足以抗衡AMOLED显示的色彩表现力。因此,不同终端的应用形态应运而生。
品牌端,2020年4月,微星开售全球第一款采用17.3吋4K Mini LED背光面板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设置240个局部调光区;2020年11月,戴尔发售全球首款31.5吋2K Mini LED背光显示器,配备2000个Mini LED背光调光区;2020年12月,康佳发布Micro LED手表APHAEA Watch,其搭载的P0.12 AM-LTPS Micro LED微晶屏,具备百万级超高对比度和高达1500nits的屏幕亮度;2021年4月,LG电子在CES2021上发布了结合量子点NanoCell色彩和Mini LED背光技术的LG QNED TV系列,85吋8K产品集成了约3万颗Mini LED,分区可达2500个;2021年4月21日,苹果发布采用了Mini LED背光的iPad Pro,在12.9"屏幕背光上配置了10,384颗LED,支持2,596区背光控制,而售价相对上代产品,仅上升了100美元,这代产品的面世将成为Mini LED背光商用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供应链端,2020年以来,以三安、华灿、晶电为代表的上游外延片厂,国星、瑞丰等模组方案厂,雷曼等下游LED终端厂,沃格为代表的基板厂,以及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友达等面板厂,索尼、三星、康佳、TCL等品牌厂,錼创、eLux等整体方案解决商,均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及生产投入。仅2020年公开的Mini/Micro LED相关领域投资,就已高达24项,总额达252亿元,随着相关项目持续稳步推进,预计2021年到2022年,Mini/Micro LED产能会出现较为显著的提升。
与如火如荼的产业链投资相比,2020年Mini/Micro LED下游应用市场还处于引而不发的蓄势阶段,即使是应用最快的背光产品,也仅在电视应用上稍具规模,而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应用才刚刚起步。一方面,各大厂商应对来自疫情和全球范围内半导体结构性缺货的影响,需要时间做出调整;而另一方面,Mini/Micro LED项目投资周期较长,初期产能有限,成本压力大,且面向消费市场的终端产品对成本敏感,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成熟的产业合作条件。
年是Mini LED显示技术成熟商用化元年。在技术层面上,我们仍然面临着半导体及显示行业技术跨界融合的巨大挑战,整个工艺及产业链上仍然存在如LED芯片微缩化、间距缩小、巨量转移、缺陷修补等诸多问题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