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1、“散为满天星”
    • 2、缺乏领军人才
    • 结语: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产业聚会成“老”友聚会?芯片人才短缺背后

2021/04/22
152
阅读需 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缺芯是表现,缺人才是根本。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曰:人才。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最重要的人才是谁?答曰:芯片人才。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 年版)》预测,到2022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 74.45 万人左右,在其中设计业为 27.04 万人,制造业为 26.43 万人,封装测试为 20.98 万人,人才缺口将近25万。

中国芯片人才缺口问题来源已久,芯片人才数量问题也已引起国家和产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媒体对芯片产业跟踪报道,集成电路工程在去年被正式设为高校一级学科,让社会大众对芯片产业的认知从0走到了1。

芯谋研究认为,缺芯是表现,缺人是根本。与人才基数上的缺失相比,人才结构性问题更值得深思,那就是中国的芯片人才结构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人才分散和缺乏领军型人才。

1、“散为满天星”

芯片人才的分散问题体现在从业者频繁换岗、从业者转行以及同领域创业者挖角三个方面。 

芯片是一个工程化的产业,强调时间和经验积累,需要从业者具有“匠人精神”。按照半导体行业的规律,从业者要在一线连续埋头苦干十年,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很多从业者在企业工作三五年,就难以坚持,急于换岗。频繁地跳槽会导致人才的技能不成熟,继而导致产业专家的缺乏。

芯片产业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价值实现周期较长。这导致此前部分集成电路人才选择“出走”,对高校教育和社会成本来说是一种消耗。业内就有这样的调侃:现在芯片领域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投资人。要知道很多芯片投资人都有芯片从业背景,而现在投资人年轻化趋势也很明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芯片人才的流失态势。

芯片产业还强调团队作战能力。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价值观驱使下,在科创板靓丽市值与丰厚股票回报的吸引下,部分龙头企业中层技术骨干流失加入到创业公司中。近年来,从中芯国际紫光展锐等国内龙头企业出走的“芯片人”就不在少数。这也会导致国内整体芯片产业链竞争力的下降。以芯片设计为例,目前国内宣称有芯片设计业务的公司超一万家,其中有产品推出的有300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总体人数超3000的企业仅有2家,总人数超1000的仅10家左右。这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别。

业内认为,较短时间内能做出性能表现不错的产品,需要在芯片产业有20-30年的深度积累。纵然人工智能5G等专用芯片市场机会广大,但拿下市场还需要“大”“平”“龙”“制”这样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在遍地开花的同时,国外芯片产业则在加速整合,甚至是强强联合。

2、缺乏领军人才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是经常被热议的话题。人民群众自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趋势、潮流不可违背。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领袖人物,对历史推动要远大于其他人。 

纵观半导体行业发展史,领军人才、产业领袖会对推动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芯谋研究认为,与工程师的紧缺相比,中国的领军人才、产业领袖更为缺乏!近年来,国内的芯片产业聚会也逐渐变成了“老”友聚会,鲜有新面孔。之前业内曾有调侃,中国台湾芯片产业聚会时,一眼望去尽是白发苍苍。这种后继乏人的现象在大陆也开始呈现,尤其是制造领域。产业领军人才的本土化、年轻化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永不凋落的产业课题。

结语:

造芯是一条长征之路,需要人才前赴后继。我们既要扩大人才后备军,又要集中火力多点发力;既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指点江山,又要给后浪们揭榜挂帅的机会。唯有解决人才问题,才能解决芯片问题!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芯谋研究(ICwise),领先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中国专注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公司,以 "独立 专业 权威"为原则,以"芯动中国,谋略天下"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行业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