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 3 个多月的“绍兴九天杯”首届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大赛落下帷幕,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队伍也全部出炉(获奖队伍)。<与非网>在赛事现场专访参赛团队和评委专家,了解参赛项目、团队和各方对此次赛事及参赛作品的印象。
绍兴诺芯半导体
作为本次一等奖的获得者,绍兴诺芯半导体的参赛项目为“功率器件版图和仿真”。据诺芯半导体技术总监徐吉程先生介绍,该项目主要基于 MOSFET,IGBT 和 Power IC 的版图和仿真。仿真主要是制程,工艺条件以及参数的仿真,如电荷,开关时间等。诺芯团队设计的产品具有开关速度快,Low EMI 等优点,对标英飞凌,安森美公司的同类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开关电源、马达驱动、基站、储能和汽车等领域。
徐吉程表示,中国的功率器件市场占全球 39%的份额,但是 84%的产品来自欧美日等公司,国产化只有 5.7%,并且相对应用领域比较低端,高端产品国产化迫在眉睫。
当被问及到“这次大赛对于未来公司的规划布局有什么影响”时,徐吉程表示,诺芯半导体公司还是一个新生儿,需要向国内同行学习的地方非常多。“今后我们的团队还是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做好产品和市场,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无论无何我们都要坚持公司的理念:以人才为中心,技术为源泉,研发出性价比卓越的产品,回报给客户。” 徐吉程说,“此次比赛会加速公司后续产品的布局和市场拓展,实现公司的既定目标,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认识我们,同时我们会广纳英才,让每一个来到诺芯半导体公司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图:诺芯团队正在路演,左二为技术总监徐吉程
千芯科技
千芯科技的项目荣获三等奖,获奖项目为目前大热的应用——用于 AI 计算的可重构存算芯片。千芯科技副总尚会滨表示, AI 端侧计算应用落地是现在进行时,但是端侧市场相比于云端,需求更分散,对成本更敏感,对功耗要求更高。
针对这些特点,千芯科技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针对低算力,比如算力要求在 2T 甚至 1T 以下的应用场景,赋能当前的原生 RISC-V 甚至低端的 ARM 芯片,让低算力要求的 AI 算法在这些芯片上运行起来,直接将最终用户的硬件成本降到 0;另一个方案是针对高算力要求的场景,这个场景中不仅需要 10T 以上的高算力,甚至还需要其他的数据处理能力,千芯科技推出可重构存算芯片产品,拥有比竞争对手强 5 倍的能耗比,能以更低成本满足这个场景的需求。
尚会滨认为,新产品架构很有可能在 AI 领域超过 GPU,该可重构存算的架构是千芯科技首次提出并在芯片上实现的,市面上还没有同类型的产品。
对于当下大环境中芯片和 EDA 工具的生态,尚会滨表示,作为一个国产芯片厂商,千芯科技非常认同“芯片”需要与“EDA”软件做更深度的抱团和绑定,只有这样才能让设计公司没有后顾之忧。
流片工艺也尽量采用国产成熟工艺,来确保后续研发及生产工作的可控及可靠。” 尚会滨说,国内领先的设计企业,代工厂以及 EDA 厂商需要通过加深以及创新合作模式来把握当下的发展机遇。运用和平衡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目前我们尽量使用国产化设计工具,
图:千芯科技副总尚会滨正在介绍团队项目
成都芯脉微电子
成都芯脉微电子同样获得了三等奖,该公司的项目同为热门应用——高速专用加密芯片。该芯片具有运算速度快,能耗低,IO 传输速度高等特点。芯脉微电子工程师罗璋表示,芯脉微电子的这款芯片主要应用于区块链、可信计算、数据加密等领域。他认为,区块链行业具有产业链垂直高效整合的特点,这款芯片已在区块链行业得到应用,并完成终端产品生产,向终端客户发货。而可信计算与数据加密等行业应用还处于探索中。
对于这次大赛的感想,罗璋表示,绍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而在参赛中比较遗憾的是参赛队伍之间没有太多沟通交流的机会。这可能也是主办方在今后举办大赛时要考虑的流程。
图:芯脉微电子工程师罗璋正在介绍团队项目
本次大赛分组进行,每位评委评审的作品都有不同。<与非网>专访到了其中两位专家评审组长——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技术总监菅端端以及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刘强。
图: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菅端端(左)和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刘强
菅端端表示,目前国内各个行业都有比较厉害的人,但是几乎就没怎么联系到一起。以 EDA 工具为例,虽然大家都知道有国产的 EDA 工具,但对它的印象都只是限制在自主可控上,如果没有国外对我们的管制,可能也不会用。另外,对于设计团队而言,总觉得国外的设计团队好。而行业赛事可以把这些都联系起来,比如“绍兴九天杯”的规则很好,让参赛团队去用国产 EDA 工具,优秀的设计团队遇到好用的国产 EDA 工具,继而脱颖而出。
菅端端举了大赛的一个实例:有个团队此次用华大九天 ALPS 仿真工具替代原有工具参赛,通过仿真同一个电路对比发现华大九天的仿真工具要比原有仿真工具性能提高 50%以上。所以国产工具在很多方面并不弱,个别方面还有比较大的优势。
“大赛把一些优秀的人和一些优秀国产工具连接起来。” 菅端端表示,“当然,目前还不是盲目自大的时候,现在还只是设计层面上的东西,如果能把一些 Foundry,封装测试企业都连接起来,那才能真正形成国产芯片的产业链,届时国产芯才真正起来。”
对于大赛如何保证创新和产业兼顾的问题,刘强认为要分赛道来看:一种是完全创新模式的大赛,可能并不是以流片为目的,而是一种想法和创意的体现;另一种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大赛,可以做自主知识产权替代的,只要做到与国外的项目水平相当,那就是成功。
对于国产 EDA 工具的应用环境,刘强表示,本次赛事,参赛项目基本都使用了国产 EDA 工具,而且也证明国产 EDA 工具足以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但在实际行业应用中,由于应用习惯的问题,都没有去尝试。刘强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大赛或者活动去鼓励大家用国产 EDA 工具,“EDA 工具就是这样,你用的越多,越迭代,性能就越好。”
首届“绍兴九天杯”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大赛虽已结束,但是国产芯片与 EDA 工具的崛起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