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莫大康:转变策略的时刻

2018/04/11
18
阅读需 22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中国半导体业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转折点,从现在起依资本投入为主(把钱花出去),可能应该转向提高投资的质量(把钱用对,用好及用对时间)。实际上中国半导体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何时候“有所为,有所不为”总是正确的,否则也不能把该要做的事情做好。
 
显然,似乎放在面前的路径是十分清晰,但是如何去实现,以及还有那些阻碍等,需要认真去梳理。
 
认识上转变在现阶段十分重要,反映中国半导体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要注重于产业发展的真正內含,投资的精准度,以及解决骨干企业成长中的关键“痛点”,而不要过于欣赏产业的销售额已经达到 xxxx 亿元,或者开工了多少条 12 英寸芯片制造生产线等。
 
要充满信心,也要实事求是  
观察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尽管已经提高到国策的层面,然而形势仍是不容乐观,实际情况正如 2018-1-29 日工讯部副部长罗文讲话,要看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没有根本转变”:
 
一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
 
二是产品结构仍然处于中低端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
 
因此既要充满信心,虽然天时,地利及人和三大条件可能都已具备,产业发展处在前所未有的最好时刻,但是未必表示已经一定胜券在握,因为最后成功的关键要由众多的企业来体现。
 
所以必须仔细地观察每个类别中骨干企业的实情,尤其是芯片制造业中的如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及新起的三家存储器厂等的进程。
 
显然在中国做半导体业,首先必须要充满信心,因为它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已,对于“兼并、合资”等方法,一是努力争取,二是不能依赖它。
 
美国的阻挠加剧  
中国半导体业处在一个特殊地位,西方的阻挠仍是主要矛盾之一。近期的美国是死磕中国,几乎只要是来自中国,那怕只是包含中国股份的兼并,都予以否决。
 
反映双方都充分意识到中国半导体业的成功可能会影响到中美双方的“平衡砝码”。
 
通常半导体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包括兼并、合资及研发,现阶段在中国可能只剩下加强研发才是唯一的根本出路,但是研发之路是何等的艰难。所以要尽一切可能去努力争取,因为总体上美国独霸的趋势已不复存在,只要中国的恣态保持正确,继续改革开放,海纳百川,永不称霸,倡导共同富裕等,中国半导体业进步一定不会拖国家强盛的后腿,仅是时间长与短的问题。
 
关键在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的成功  
自大基金成立以来,它首先解决企业发展中最迫切的资金问题,现阶段已经初见成效,许多新建生产线开建,这一步是必须的。但是接下来的矛盾开始转入生产线的技术从何而来,以及生产线的订单等。
 
中国半导体业的成功,关键是要看骨干企业能够取得成功,因此要深刻剖析它们发展中的“痛点”在那里?例如中芯国际,它的 28 纳米工艺突破,包括 28 纳米 HKMG 低功耗工艺的成功,迫切需要订单,这是现阶段它发展中的关键“痛点”。只有通过订单数量的扩大,工艺才能成熟,市场份额得到提升,它的新建生产线产能才能逐步扩充。对于任何一个“跟随者”这个产能爬坡过程无法躲避,面临竞争者的巨大压力。因此精准扶植要在“七寸”上,至少国內的 fabless 要把订单能优先给中芯国际等,共同提高与成长,只有如此中国新建的多条先进工艺生产线才能迅速的产能爬坡达到规模量产水平。
 
所以我们的“钱”要用对,用准,用得及时,才能产生更大的 ROI 回报。显然首先中芯国际一定要努力争气,先进工艺制程技术,包括 28 纳米 HKMG 低功耗以及未来的 14 纳米等工艺要达到几乎相当水平,没有这个“前提”,生拉强配也是不可取。
 
之前中芯国际曾依赖于产能扩充,取得相当好的成绩,但未来的进步要同时依靠先进工艺制程的市场份额提升,必须两手都要硬。只有如此中芯国际才能保持国內芯片制造领头羊的地位。
 
另外,如现阶段全球 8 英寸设备严重缺货,全球领先的设备制造商专攻 12 英寸,它们的 8 英寸设备己经停产,因此应该正是国产设备制造商的最好时机。然而观察到国内的领先设备制造商,尽管它们的产品覆盖面很宽,但是落实到新建生产线中的订单并不很多,有些仅是象征性的。据传一条 8 英寸生产线中国产设备总计金额仅约 1-2 亿元,占 10%。同样的问题,工艺生产线认为国产设备几乎达不到量产的基本要求,无法作配合工作,而国产设备制造商埋怨连试验的机会都不给,产品缺少改进条件,产品难以提高质量。这样的症结其实是正常的,需要有个过程,显然作为设备制造商首先要加强研发,提高初始产品的质量,基本上能达到进口设备的同等水平。然而除了国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外,中国的工艺生产线与设备制造商,双方都要依产业利益为重,加强互相协调与配合,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摆脱生产线主要依赖于进口设备的被动局面,中国的半导体业才会有希望。
 
有钱是件好事,然而产能扩充仅是手段之一,它不可能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从目前态势观察,美国等加紧阻挠中国半导体业的进步,因此要把“危机”变成“契机”,迅速的转变策略,把钱主要用于解决骨干企业发展中的“痛点”矛盾。只有骨干企业的迅速转强,提升竞争力,中国半导体业才有希望,显然从策略上必须理性与大胆,并要与骨干企业结合起来共同找准“痛点”来予以妥善的解决。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