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前后,为争夺市场份额及布局强劲增长的物联网应用,MCU(微控制器)主要厂商之间发生了数起大规模并购。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IC Insights 的统计,由于收购完成后营收合并,恩智浦(NXP)、微芯(Microchip)和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2016 年 MCU 产品线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排名也相应上升。未进行大规模收购的 MCU 厂商则表现不佳,要么只有 5%以下的增长,要么就出现了下降。
虽然过去几年市场起起伏伏,但 MCU 仍然是极速增长的物联网、汽车电子、机器人、嵌入式应用及其他新兴系统应用的中枢。瞄准这些核心市场,全球主要 MCU 厂商纷纷扩充产品线,而扩充产品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并购竞争对手,通过并购可以快速在新市场立足。
来自荷兰的恩智浦于 2015 年 12 月完成对美国飞思卡尔(Freescale)半导体的收购,该公司 2016 年 MCU 部门营收得以同比增长 116%,从而超越日本瑞萨电子,成为全球最大的 MCU 供应商。在被收购之前,飞思卡尔是全球第二大 MCU 厂商,而且逐渐缩小了与瑞萨的差距。在 MCU 产品线营收上,飞思卡尔与瑞萨在 2014 年的差距还有 10 亿美元,到 2015 年统计就只有 2.1 亿美元了,差距的缩小倒不是由于飞思卡尔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日元走弱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造成的瑞萨营收大幅下滑。
从 2016 年数据来看,瑞萨 MCU 颓势有减缓趋势,营收接近 25 亿美元,同比下降 4%,占全球 MCU 市场份额约为 16%。近年来,瑞萨在全球 MCU 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在 2011 年时,瑞萨 MCU 占全球市场份额曾高达 33%。
收购飞思卡尔以后,恩智浦 MCU 排名由 2015 年第六名跃居榜首,并入飞思卡尔后 MCU 营收达到 29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为 19%。在未收购飞思卡尔之前,恩智浦 MCU 主要以 8 位和 16 位为主,根据 IC Insights 统计,2015 年恩智浦 MCU 销售额的四分之三是由主要用于智能卡的 8 位与 16 位 MCU 贡献。并入飞思卡尔 MCU 业务后,智能卡 MCU 仅比恩智浦 MCU 业务总销售额四分之一略多,飞思卡尔带来的 MCU 产品线所定位的目标市场更广泛,汽车应用是飞思卡尔 MCU 的一个重点方向。原恩智浦和飞思卡尔都开发了基于 ARM Cortex-M 内核的 32 位 MCU。
在 2016 年第二季度完成对 Atmel 公司收购以后, 美国微芯 MCU 营收同比增长 50%,排名也从 2015 年第五名,上升至 2016 年第三名。同样来自美国的 Atmel,在被收购之前 MCU 排名全球第九,2015 年营收达到 8.08 亿美元。在收购 Atmel 之前,微芯并没有基于 ARM 内核的 MCU 产品线,它是全球主要 MCU 厂商中唯一未取得 ARM 授权的公司。过去 10 来年,微芯一直开发基于 MIPS 架构(现在属于 Imagination 公司)的 32 位 MCU。完成收购 Atmel 公司六个月以后,微芯公开表示,基于 MIPS 的 PIC32 系列 MCU 与 Atmel 基于 ARM 内核的 SAM 系列都将得到重点发展。微芯承诺,将“保持内核丰富性,从而给不同的用户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部位于硅谷的赛普拉斯排名升至第八。赛普拉斯 2016 年 MCU 销售额达到 6.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赛普拉斯 MCU 销售额快速增长源于 2015 年 3 月完成收购飞索半导体(Spansion),飞索最早由 AMD 的 NOR 闪存部门拆分出来,为拓展非易失存储之外市场,2013 年飞索以 1.1 亿美元收购富士通半导体微控制器与模拟业务,2013 年飞索也购买了 ARM 许可,开始设计销售基于 ARM 内核的 32 位 MCU。飞索 MCU 业务被全年计入是赛普拉斯 MCU 销售增长的原因之一,但赛普拉斯原有的可编程系统芯片(PSoC)对增长也有贡献,PSoC 产品是将 MCU 功能与用户可配置外设及应用定制功能(例如 CapSense)等功能集成在一起的一颗芯片。
MCU 主要厂商中,三星衰退最为明显,由于智能卡市场惨淡,2016 年其 MCU 业务同比下降 14%。三星的 MCU 除了外销,还供应自己的终端产品,例如消费电子、电脑、通信系统(手机等)。
短评:前八大 MCU 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了 88%。中国 MCU 厂商很多,但多数混迹 8 位、16 位等简单、低价市场,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子制造基地,中国有足够多的应用来养活这些小厂商,但这些厂商往往设计与技术支持能力低下,也缺乏长远规划,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难以改变中国在 MCU 市场的弱势。近年来,不少国产厂商宣布进军中高端 MCU 市场,与非网分析师王树一认为,中高端 MCU 市场的门槛不在于技术难度,而在于该产品线生态是否完整闭合。优良的开发环境、丰富的应用案例、前瞻的产品定义、稳定的货源供应与及时的技术支持,每一项都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国产厂商要进入主要厂商名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