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博士在进入投资领域之前,已经在半导体行业做了15年,到2015年黄庆进入投资领域也满十年了。如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已颁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也已成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大投资时代已经来临。大投资意味着大变革,如何看待未来几年即将发生的巨大变革,怎样把握这个变革当中的机会,如何避免盲动的风险,黄庆博士接受与非网独家专访,回顾中国半导体投资历史,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告诉创业人士他如何选择投资标的。
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博士
中国半导体基础架构已经很完整
“首先,市场大了很多”,在回顾中国半导体发展史的时候,黄庆谈到从2000年初到现在,集成电路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现在的市场规模已经比10年前扩大了4~5倍。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慢慢的从一个边缘市场逐渐进入到主流市场,现在全球有一半的IC销售到中国,出现了一些世界级的系统厂商。过去十五年半导体行业也培养了许多人才,2005年左右组建一个团队想招一批有5年经验的工程师很难做到,现在的工程师已经成长起来了。虽然在一些先进领域研发上面与美国的差距仍然较大,但是也能看到现在的归国创业人员的素质比十年前有很大的提高。”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已经很完整”。
在现在的背景下,黄庆认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的推出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立,是有可能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半导体制造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极大,产业基金的出现,弥补了资金上的短板,中芯国际等晶圆厂的人才积累也具备了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实现产业升级的条件,现在中国12寸晶圆厂的份额占整个市场的份额太低,只有不到2%,未来5~10年内,中国晶圆制造有望达到全球更大的份额。而伴随着IC制造的成长,未来几年对于IC设计公司和系统公司都是很好的创业期,会有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公司涌现出来。
黄庆同时又谈到,纲要与基金的出现都是很好的转变,目前政府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都非常正确。但是半导体产业要良性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把握好一个度,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主要起指引疏导作用,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产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推动,也要重视按市场规律来办事,避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不得”。
芯片区域发展方面,黄庆认为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重心,珠三角与环渤海也有机会,各地方要以自己优势竞争,但是全国一窝蜂上盲目投资的话,则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可能会伤害产业发展。深圳的优势是系统设计和制造很发达,半导体市场在深圳,但是半导体行业高端人才不够。北京创业风气很好,但半导体企业不多,周边电子产业链不够完整。半导体产业区域规划可以借鉴硅谷模式,人才聚集效应很大,促进创新融合,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国内的风险投资也会配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运作,华登国际重点业务是在电子行业进行风险投资,但是同时也会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金的并购重组活动,为国家产业基金提供专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双方通过定期举行会议来沟通合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首单投资的中微半导体就是华登国际最先投资的。黄庆认为,半导体制造的升级改造之路会使中微半导体一直受益。而对于AMD的收购传闻,黄庆并不看好,他认为如果中国企业来收购AMD,美国政府极可能不会放行,当然若不存在政治障碍,华登国际一定愿意帮助中国企业完成此次收购。
最成功的投资与投资标准
黄庆认为,从2005年一直到2014年以前,实际上国内半导体投资是一个低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00年初是中国半导体投资的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基本上相当于拓荒,都是在填补空白,可以投的机会很多,但是由于创业团队的良莠不齐,再加上当时的人才储备与产业生态都不成熟,失败的例子甚至丑闻都出现了不少。但是也涌现出类似新涛和炬力这样的成功案例。
2005年以后,随着互联网行业再度复兴,资本越来越不关注半导体市场。黄庆归纳资本市场忽视半导体行业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第一,国内投资界真正懂半导体行业的不多,投资半导体需要拥有强大的专业背景,很多投资商不具备鉴别半导体初创公司好坏的能力;第二,集成电路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使得部分投资商望而生畏;第三,集成电路行业在美国属于成熟产业,一条产品线如果没有60%以上的毛利率通常会被砍掉或者转移到亚洲,鉴于此,国外风险资本也不青睐集成电路行业。
华登国际的合伙人大多出身硅谷,对于半导体行业的认知都非常深刻,又有之前在硅谷投资的成功经验,正好借力从10多年前开始的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迁移的趋势,所以这十多年一直坚持投资半导体,而且同时在美国和中国持续投资,4年前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半导体基金,4年投了11家中国半导体公司,可谓史无前例。矽力杰、格科微电子、兆易创新、晶晨半导体、国威、芯原、掌微、新涛等均是过去十多年来华登国际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华登投资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在制造方面投资过中芯国际和无锡上华,在设备方面投资了中微半导体。华登也关注智能硬件和应用,成功投资过创维、高德导航、兆日、深圳大疆等。
黄庆的投资成功案例之一是矽力杰,这家公司2008年创建,2013年即在中国台湾上市。”矽力杰的几位创始人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硅谷已经是副总裁(VP)级别。他们不需要去学习如何做一个产品线,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去运营一个公司,需要做的只是把硅谷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黄庆认为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半导体业利润率有些苛求,不到60%毛利润的产品线不见得就一定要砍掉,主动转移到亚洲也是一种选择,对于国内来说40%的毛利率可以生存得很好。当然黄庆也不鼓励完全不看利润率去杀市场的行为,以低价格去占据市场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盈利,如果忘记了盈利只为杀价而杀价的公司是不值得投资的。
对于打算创业或者已经在创业的IC人士,一定很关心投资方如何去评判一家初创公司。黄庆总结自己主要看三条:第一,有没有市场机会,要顺势而为。例如投资晶晨半导体就是看到了大小M(联发科和晨星,因为其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M)的合并后,市场上需要另外一家公司来提供电视芯片以避免市场被大小M垄断;第二,创业团队的整体能力,包括技术和管理。创业团队最好有足够的积累,包括技术积累与产品运营、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经验积累,仅靠技术和创意是不够的;第三,公司的成长空间有多大。“有故事可讲”的公司显然容易获得投资方的关注。
“未来5年,中国的IC设计业再出现2~3家营收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还是很有可能的!”
更多内容,请访问与非网半导体专区
与非网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