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的股份制改革已于2025 年 3 月 31 日完成,意味着IPO 上市进程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2025 年 3 月 31 日,紫光展锐完成工商变更,正式更名为 “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股份制改革全面落地。这一变更不仅满足了上市的基本组织形式要求,更通过设立股东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了公司决策效率与透明度。
2024 年,紫光展锐通过两轮股权融资累计引入近 60 亿元资金。40 亿元首轮融资(2024 年 9 月):吸引上海、北京国资平台,工银资本、交银投资等金融机构,以及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等券商参与,资金用于 5G 芯片迭代、物联网及汽车电子研发。
20 亿元增资(2024 年 11 月):由创始人陈大同旗下元禾璞华投资,重点支持卫星通信、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
新紫光集团通过司法途径收回 8.37% 代持股权,扫清了上市障碍,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同时,重启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稳定核心团队。
业绩情况,2024 年营收 145 亿元(同比+11%),芯片出货量 16 亿颗(4G 芯片出货量过亿,但 5G 高端产品占比不足),智能手机芯片市占率提升至 13%,连续两年增长。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场(99 美元以下机型),特别是在中低端手机市场,与传音等厂商有紧密合作。高端芯片如旗舰手机处理器仍依赖高通、联发科。
技术和产品布局。技术突破:推出 6nm EUV 工艺 5G SoC 芯片 T8300,搭载该芯片的努比亚 Neo3 手机已全球发售;5G 芯片销量同比增长 82%,覆盖 116 个国家,通过 56 家运营商认证。启动 6G 终端芯片研发,搭建原型平台;在汽车电子领域推出智能座舱芯片 旗舰级芯片 A7870 通过 AEC-Q100 车规认证,采用 6nm 工艺,支持多屏交互与 AI 语音,进入车规级市场,已应用于上汽 MG Hector 等车型。
推出 5G RedCap 芯片 V517,推动轻量化 5G 商用,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的 5G CPE VN009 Light 已在智慧电力、医疗等领域落地
紫光展锐投后估值达 700 亿元,若 2025 年实现盈亏平衡,IPO 估值有望突破千亿元。2024 年四季度,紫光展锐在全球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份额为 14%,而联发科、高通分别为 34%、21%。
紫光展锐计划在科创板上市,已与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等头部券商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担任保荐机构,负责上市辅导与承销。这两家券商在半导体行业 IPO 经验丰富,例如中信建投曾保荐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企业,为国泰君安则参与过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