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智能驾驶行业的演变
    • 数据闭环在智能驾驶中的重要性
    • 智能驾驶技术路径的收敛与标准化
    • 主机厂的智能驾驶战略
    • NOA功能的商业化与市场渗透
    • 供应商在智能驾驶中的机会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智驾行业正在面临哪些变化?

11/11 14:12
732
阅读需 1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促使汽车行业经历巨大变革。从最初的概念验证阶段,到现在的实际场景落地,智能驾驶逐渐从创新型行业向工程型行业转型。特斯拉作为智能驾驶的先锋,正引领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其“重算法、轻硬件”的路线对全球厂商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厂商在感知系统、数据闭环及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等方面不断突破,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步普及。

智能驾驶行业的演变

1.1 创新型行业阶段

2010年至2020年,智能驾驶技术处于创新型行业的探索阶段,特斯拉、Waymo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自动驾驶的进步。特斯拉采用基于视觉感知的方案,主张通过视觉算法逐步实现全自动驾驶功能。其FSD(全自动驾驶)系统依赖于大量摄像头雷达以及高精度地图,但此阶段技术并未统一,厂商之间的路线分歧较大。部分厂商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集成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个传感器,试图通过冗余感知和融合计算解决复杂场景下的障碍物识别和环境感知问题;而特斯拉则坚持纯视觉路线,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迭代来弥补感知系统的局限。

在这一阶段,高精度地图的应用成为主流。高精度地图通过提供详细的道路拓扑、车道信息、交通信号等辅助驾驶系统进行决策。然而,高精度地图存在更新周期长、覆盖范围有限、成本高昂等问题,使得其在复杂城市道路场景中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的需求。

1.2 向工程型行业过渡

时间来到2022年,智能驾驶技术开始趋于成熟,逐渐由创新型行业向工程型行业转型。特斯拉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特斯拉的“BEV+Occupancy”感知架构,不仅通过鸟瞰视图(BEV)来实现环境感知,还通过占用网络(Occupancy Network)解决了异形障碍物的识别问题。这一技术突破使得智能驾驶系统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大大降低,同时增强了系统在城市复杂环境中的感知能力。

随着感知技术的成熟,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逐渐走向技术收敛,感知模块逐步趋于一致。国内头部厂商如小鹏、华为和理想等,也开始模仿特斯拉的技术路线,逐步减轻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推动智能驾驶从高速公路NOA功能向城市NOA功能的拓展。此过程中,感知系统的算法和硬件逐步收敛,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路径趋向统一。

数据闭环在智能驾驶中的重要性

2.1 数据闭环的作用

智能驾驶系统的持续进化离不开数据闭环的支持。数据闭环系统通过实时收集驾驶过程中的数据,标注和训练新的模型,进而不断优化感知和决策能力。特斯拉是早期实现数据闭环的典范,其通过影子模式(Shadow Mode)收集大量驾驶数据,并将数据反馈到云端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使得其自动驾驶系统迭代速度远超其他厂商。

数据闭环的关键在于原始数据的收集、标注、仿真测试和模型训练。在特斯拉的系统中,通过量产车收集到的数据被上传至云端,通过大量的计算和训练,模型不断调整并更新,最终反馈到车端。这个过程确保了系统在不断变化的驾驶环境中,能够保持较高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2.2 国内厂商的数据闭环能力

在国内,智能驾驶厂商如小鹏、华为、理想等也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数据闭环体系。以小鹏为例,2022年小鹏汽车建立了自动驾驶AI智算中心,通过与阿里云的合作,利用超算资源进行大规模仿真与数据训练。小鹏通过量产车的数据采集系统,不断收集各类驾驶数据,并通过云端仿真和深度学习优化模型,确保其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快速应对各种复杂驾驶场景。

华为则在智能驾驶的数据闭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为国内唯一具备全栈能力的公司,华为不仅在硬件上自主研发了车端芯片,还在云端构建了强大的算力平台,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华为的超算中心每秒钟可以处理数百万公里的驾驶数据,并在五天内完成一次模型迭代,这使得华为在智能驾驶的研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智能驾驶技术路径的收敛与标准化

3.1 感知模块的收敛

智能驾驶技术的收敛表现主要体现在感知模块的标准化上。特斯拉的“BEV+Occupancy”模型成为行业的典范,基于纯视觉的算法架构减少了对激光雷达等昂贵硬件的依赖,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不断优化感知精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厂商如小鹏、华为等也逐渐采用类似的技术架构,并加快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本地化开发和应用。

3.2 高精度地图与轻量化地图的应用

尽管高精度地图在智能驾驶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技术的成熟,轻量化地图逐渐成为新的方向。轻量化高精度地图(如高德的HQ LIVE MAP)基于众源数据进行制图,具有天级更新频率,大大提高了地图的实时性和适应性。相较于传统的高精度地图,其不仅更新频率大幅提升,而且成本也显著降低。这一变化使得轻量化地图成为城市NOA和通勤NOA等高阶驾驶辅助功能的理想选择。

主机厂的智能驾驶战略

4.1 自研与供应商依赖的分化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推进,主机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也出现了分化。一些头部厂商,如小鹏、理想等,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研能力,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持续投入,逐步实现智能驾驶功能的量产。小鹏的自动驾驶团队通过强化数据闭环和高效的仿真训练,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感知能力和决策速度,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另一些传统主机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自研能力较弱,更多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华为与长安汽车的合作,结合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与长安的整车能力,共同推出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模式既保证了主机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更新,又能够借助供应商的强大研发力量加快技术落地。

4.2 数据闭环能力与主机厂竞争力

主机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力直接受限于其数据闭环能力。智能驾驶的性能不仅仅依赖于感知硬件,更依赖于如何通过数据优化感知算法和决策模型。未来,具备成熟数据闭环体系和高效迭代能力的主机厂,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多优势。小鹏通过建立超算中心和加强数据采集,使其智能驾驶系统能够更快地迭代和优化,成为行业内领先的厂商。

NOA功能的商业化与市场渗透

5.1 NOA功能的推广

预计到2024年,城市NOA和通勤NOA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4.2%和6.9%。这些功能的推广将首先集中在20-30万元价格带的车型中,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的主战场。随着智能驾驶功能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将会在此价格带车型中搭载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以提高整车的竞争力。

5.2 市场渗透与主机厂策略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厂商的竞争焦点将从技术领先转向如何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获得销量红利。未来,头部厂商将通过在车型中普及城市NOA功能,借此提高市场份额,并通过优化智能驾驶功能的定价、营销等策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粘性。

供应商在智能驾驶中的机会

6.1 Tier 1与Tier 2供应商的角色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推进,Tier 1和Tier 2供应商的角色愈加重要。Tier 1供应商,如英伟达、德赛西威等,正在通过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和完整的系统,帮助主机厂实现智能驾驶功能的落地。Tier 2供应商则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国产化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MCU、传感器等核心元件的国产化替代方面,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

结论

智能驾驶行业正在由创造型行业向工程型行业过渡。数据闭环能力、技术收敛、感知系统的标准化以及主机厂自研能力的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2024年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商业化,OEM和供应商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未来,智能驾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影响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战略性力量。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