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市场现状和潜力
    • 产业发展现状
    • 技术发展现状
    • 结语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中国车载SiC器件技术部分已领跑 有望主导全球供应链

2024/10/31
910
阅读需 1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近年来最耀眼的行业之一,其发展速度远超预期。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950万辆,市场占比高达31.6%,即每销售10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汽车。展望2024年,年销量有望攀升至1200-1300万辆,市场占比可能超过45%,并占据全球年产销量的60%。这一增长态势令人振奋,不禁让人联想到十几年前光伏行业的崛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轨迹似乎正沿着相似的路径加速前进。

SiC技术的应用方面,自2017年特斯拉推出首款基于SiC主驱的汽车以来,中国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也于2020年前后跟进。此后,各大主驱及汽车制造商纷纷投身SiC平台的研发。据统计,2023年公开的国产SiC车型已达142款,其中乘用车76款,新增款式约45款,标志着新能源汽车采用SiC的市场已全面打开。

日前,在E维智库第12届中国硬科技产业链创新趋势峰会暨百家媒体论坛上,清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詹旭标就目前车载SiC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内车载SiC技术的进展分享了他的分析和解读。

市场现状和潜力

詹旭标表示,SiC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显著优势。目前,车机主驱应用的主流器件为1200V SiC MOSFET,而400V平台则逐步采用750V SiC进行替代。主驱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在于器件性能、质量、价格及产能的综合考量。

在提升续航里程上,SiC MOSFETS凭借低导通电阻和低开关损耗,相比传统硅IGBT方案,电机控制器系统损耗可降低70%,从而增加5%的行驶里程。

SiC的应用也缓解了补能焦虑,通过提高充电功率,预计到2025年,用户将能体验到15分钟内补充80%电能的便捷。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另一大活跃领域,充电桩行业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詹旭标表示,当前,国内充电桩保有量约900-1000万台,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5亿人民币。根据2030年规划,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000万辆,车桩比1:1,意味着未来4-5年内还需新增约5000万个充电桩。目前,充电模块已开始采用SiC,并在DC-DC转换及PFC应用中广泛使用,每个充电桩至少使用8个以上SiC器件,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SiC市场依旧由国外企业引领。根据Yole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SiC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6.7%左右。当前,市场前五强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高达91.9%,若计入第六和第七名企业,这一比例可能攀升至95%-98%。这些领先企业主要来自国外,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在领先企业持续巩固地位的同时,它们也在积极拓展产能。数据显示,Wolfspeed规划了约65亿美元的投资,而英飞凌的总投资也达到了50亿欧元。相比之下,国内厂商的投入仍显有限。尽管国内产能规划已达千亿级别,但分布过于分散,头部企业尚未形成明显优势。

预计到2026年,国内SiC衬底规划产能将达到460万片,若这些产能能顺利转化为量产,将能满足大约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约为2800万至2900万辆,SiC行业正面临内卷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随着全球SiC材料产能的迅速扩张,中国SiC器件设计与制造领域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产能持续扩大。除了在主驱领域的应用外,SiC还在光伏、储能及充电模块等市场展现出激烈竞争。由于市场过剩,主流SiC器件价格正在快速下降。

从长期来看,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技术迭代能力,以实现技术降本,成为SiC企业生存的关键。从数据上看,自去年9月至2024年4月,市场热销的1200V/40mΩ SiC器件平均价格已从35元跌至23元,降幅达35%。与硅基IGBT相比,目前SiC价格约为前者的1.5-2倍。有预测认为,若SiC价格降至这一区间,市场将发生巨大变革。

进一步来看,若按照Yole的数据,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500亿美元,那么未来几年内,随着SiC价格进一步下降至1.2-1.5倍于硅基IGBT的水平,是否整个市场将被SiC所占据?这完全有可能,因为SiC相较于硅基IGBT具有提高频率、提升功率密度和降低损耗的显著优势。

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主流SiC MOSFET技术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其设计方案主要分为平面栅结构和沟槽栅结构两大类。平面栅结构,以Wolfspeed、ST、onsemi为代表,因其工艺成熟、可靠性高,在国内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出货量最大。而沟槽栅结构,则以ROHM、英飞凌、博世等为代表,其特点在于具有较低的Rsp(比导通电阻),但在高温下的热性能略逊于平面栅结构。

近十年来,国际主流SiC厂家每3-6年便会进行一次技术迭代,每次迭代Rsp水平下降20%-25%。目前,国外1200V SiC的Rsp已能达到2.32.8mΩ,而国内同类产品的Rsp则在2.83.3mΩ之间。

国内SiC器件技术进展迅速,产业链日趋完善,从材料到设计、代工等各个环节均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詹旭标表示,以清纯半导体为例,其技术路线与ST、ROHM等国际巨头对标,以一年一代的节奏快速迭代。目前,清纯半导体的第二代产品Rsp已达到2.8mΩ,与国际巨头最先进水平持平,并计划在今年推出Rsp为2.4mΩ的第三代产品。

截至目前,清纯半导体已在主驱领域推出了多款产品,其1200V产品系列的核心参数完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并在某些参数和可靠性方面表现更佳。此外,清纯半导体还发布了全球最低导通电阻SiC MOSFET,虽然目前其应用产能还较少,但对指导下一代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詹旭标强调,在性能对比方面,清纯半导体的产品在相同的驱动、参数和板子上,串扰抑制能力、耐受能力、振荡表现等均优于国际一流水平。特别是在栅极串扰电压的比较中,清纯半导体的产品表现更为出色,有效降低了直通现象和损耗。

近年来,工业级领域如光储充等,对器件的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已接近车规等级标准。因此,清纯半导体在可靠性测试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进行了包括双应力、高压H3TRB等多项严格测试,并远超行业标准。得益于这些严酷的试验,清纯半导体在市场上销售的400万颗MOSFET产品失效率极低,低于1PPM。

从材料上看,当前SiC晶圆主流尺寸为6寸,但未来趋势将向大尺寸、低缺陷的SiC衬底及外延制备发展,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良率。其次是器件设计,主要目标是降低比导通电阻,同时提升可靠性和鲁棒性,以接近甚至超越硅基IGBT的性能水平。在工艺方面,沟道迁移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基础研究相对较少,这一领域亟需加强。

詹旭标认为,就国内的SiC产业发展趋势而言,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国际芯片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SiC材料则开始实现部分替代;第二阶段,国内市场将实现全面的国产替代,国际芯片供应商将与终端企业和国内企业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结语 

SiC半导体产业正蓬勃发展,国内在材料和器件量产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已进入快速洗牌阶段。SiC功率器件在光伏、储能及充电等领域已实现大规模国产替代,应用推进顺利,历时2-3年且规模持续扩大,部分企业更达到了100%国产替代的里程碑。

与此同时,国产车规级SiC MOSFET技术与产能已与国际接轨,尽管在乘用车主驱应用上还暂时需要依赖进口,但预计未来2~3年内将显著改善。市场竞争激烈与应用场景复杂化推动车规级SiC MOSFET可靠性标准逐年提升,促进设计与制造技术不断进步。

一个趋势是,国内SiC MOSFET技术正快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领域已实现并跑甚至领跑。国内SiC半导体产品因竞争而价格迅速下降,质量不断提升,产能逐步扩大,主驱芯片国产替代已起步并将逐步上量,有望最终主导全球供应链。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