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章涟漪,编辑 | 邱锴俊
最近,毫末智行的日子不太好过。
有媒体报道称,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内部暂时叫停毫末智行的港股IPO。
尽管,针对后者,毫末智行回应《赛博汽车》称,该消息不实。“目前毫末HPilot搭载车型超过20款,第二代智驾产品已陆续进入交付状态,加速冲刺自动驾驶3.0时代”。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也对外表示,“毫末智行没有暂停赴港IPO计划,仍在进行中。具体的IPO时间应该是2025年”。
搭载超20款车型,这个成绩听起来不错,但去年11月底,毫末智行成立四周年之际,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CEO顾维灏联合发布内部信即表示,毫末第一代HPilot辅助驾驶产品整体已搭载超过20款车型。
至少从数字上来看,这一年进步不大。
更坏的是,周边“群狼环绕”。
先是长城汽车引入第二家智能驾驶供应商元戎启行;后又有消息称,Momenta已获长城端到端方案的一个车型定点。
此外,有接近长城汽车人士告诉《赛博汽车》,至少从去年开始,大疆旗下智驾公司卓驭科技的纯视觉方案已经在魏牌车型上进行测试,目前依然在密集尝试中。
从“含着金汤匙”出生,到如今“不再受宠”,毫末智行怎么了?
01、一度把长城智驾提升到全球头部
成立于2019年的毫末智行,定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是长城汽车内部孵化出的子公司,前身为2015年长城汽车成立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
长城汽车技术副总工程师、长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部长张凯担任董事长,前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担任CEO,实际控股人为魏建军。
创立之初,长城汽车对毫末智行饱含期待。
2020年,在毫末智行的助力下,长城汽车开始在智能化方向上全面发力。
当年7月,长城汽车发布了咖啡智驾“331”计划:要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个领先,打造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
根据当时规划,搭载毫末智行技术的咖啡智能平台首款落地车型为魏牌旗舰车型,然后陆续搭载在长城汽车全品牌、全系列车型上。
甚至还提出:2021年,实现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以及具有NOH能力的自动驾驶;2022年,实现中国市场辅助自动驾驶用户量最多;实现中国最大算力计算平台的智能驾驶落地;实现中国首个复合场景下L4级自动驾驶;2023年,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L4级自动驾驶。
一开始,计划推进地不错。
2021年5月起,毫末智行的辅助驾驶系统HPilot 1.0迅速搭载魏牌摩卡等多款车型。
2022年3月,辅助驾驶系统快速迭代至HPilot 2.0版本,并随着坦克500的上市正式落地。
……
在毫末智行的加持下,长城汽车成为继特斯拉、小鹏汽车之后,全球第三家正式推出全栈自研领航辅助驾驶系统NOH(Navigation on HPilot)的车企。
业务推进的同时,融资消息也是不断。光2021年一年,毫末智行就拿到了三轮融资。
一时间风光无二。
02、城市NOH迟迟不能落地是转折
毫末智行发展转折点,在于城市NOH的迟迟不能落地。
实际上,毫末智行是比较早宣布要将城市NOH落地的智驾公司。
早在2022年8月成都车展上,毫末智行就推出城市NOH。彼时,其表示首搭车型将会是长城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预计将在当年第四季度上车交付,年底在10个城市落地,2023年使用范围计划扩大到100城。
2023年5月,毫末智行又表示,搭载毫末HPilot3.0系统,具备城市NOH功能的魏牌新摩卡DHT-PHEV和蓝山将先后上市,随着两款车型交付,毫末城市NOH将首批落地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并于2024年开拓100个城市。
新摩卡DHT-PHEV和蓝山确实先后上市了,但城市NOH迟迟未开通。
2023年底,张凯和顾维灏发布内部信表示,2024年的重要战役之一,就是确保毫末第二代HPilot智驾产品明年的交付上车。
毫末第二代HPilot智驾产品,是其于2023年HAOMO AI DAY发布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包括3000元级的高速无图NOH产品HP170、5000元级的城市记忆行车与记忆泊车产品HP370,以及8000元级的城市全场景无图NOH产品HP570。
三款产品价格都在千元级别,曾在业内引发过热议。
不过,从目前来看,至少城市全场景无图NOH产品上车并不顺利。
长城现有智驾方案中,毫末智行主要提供实现行泊一体的中阶智驾方案,搭载在旗下欧拉、哈弗、魏牌部分车型上;而无图NOA的高阶智驾方案则由元戎启行提供,目前已上车的车型为魏牌蓝山智驾版,后续还在继续推进新的车型、甚至新的合作伙伴。
有接近长城汽车人士称,“毫末给集团保证后,长城汽车一直等着,迟迟无法落地,这让一向要求守信的(长城汽车总裁)穆峰不高兴了,开始对外寻摸,元戎启行主要是穆峰定下来的”。
实际上,不止元戎启行,长城汽车还对华为等进行了评估。上述人士称,“当时的表现两者是不相上下的,但元戎小公司,能‘AII IN’服务长城”。最终,定板元戎启行。
目前,长城汽车还在同时测试大疆等多个供应商,主攻都是端到端方向。
03、对内、对外都要寻求突破
从长城的态度来看,至少在城市NOH上,没有用毫末智行已经是默认的事实。
那么,毫末智行的乘用车业务要怎么办?
尽力争取长城汽车,这是肯定要做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毫末智行开放的高端岗位有十余个,职级在H4级以上。(顾维灏的职级是H7级)。主要方向端到端技术。
有业内人士对《赛博汽车》称,魏建军如今非常相信端到端技术。不管是momenta,还是大疆,都在基于端到端技术进行测试。
显然,毫末智行也想通过招聘的方式,快速赶超。
实际上,在技术储备上,从对外口径来看,毫末智行速度一直不慢。
早在2023年1月,毫末智行就拿出了端到端的车端感知架构,将包括车道线、车辆、红绿灯、通用障碍物识别、局部路网、行为预测等分散的多个下游任务集成到了一起,使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自己认路”。
在当时,毫末智行同步推出了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雪湖·海若。
但在落地速度上,毫末智行没能做到领先同行。
同时,长城汽车也在积极向外突围。
早在2023年4月,毫末智行第八届AI DAY上,其曾宣布与三家主机厂签订了定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长城体系外的品牌。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一步落地消息。
尽管从成立之初,毫末智行就定下来要外供的目标,但官网上列举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中,整车企业还只有长城汽车一家,公司的乘用车辅助驾驶产品搭载的车型全部属于长城汽车。
失去“独供”优势后,毫末智行寻求独立变得更加紧迫。
毫末智行成立四年多,一路走来,“大口号”说了不少,但在落地中总是慢了许多。如今再看当初的“331”计划,不管是于自身,还是于整个行业都太过激进。
或许,对于一个初创公司,适当的“夸张”不算少见,但对于传统造车来说,踏实才是最重要的。
经历阵痛的毫末智行,不知道能否缓过来,但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