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社交平台上盛传某国产EDA大厂裁员比例达50%的消息,没有官方新闻,但是大概率是真的。
就在几个月前,该公司还正式宣布,除了鲲鹏处理器外,其核心EDA软件已可运行在飞腾处理器平台上,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裁员,且核心研发部门也不例外。
从网上可以了解到的一些事实是:
1、该司创立于2020年3月,发展非常迅速,融资之路非常顺畅,三年融资八轮,光是自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共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12亿元。
2、目前该司的股东数量颇为庞杂,共计有41名,这是融资太多太猛的必然结果。
3、国产EDA领域,在前两年开始集中冲刺IPO,已经有三家公司成功上市:概伦电子、华大九天、广立微。按照半导体目前上市的现状来说,这个领域在资本市场大概率要关门挤不上去了,行业前三以下基本上汤都喝不上了。
4、大环境是2024年IPO指导方针的收紧预计将使不合格的半导体公司更难筹集资金,今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合计已有36家半导体企业终止IPO审核,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约2倍,接近去年全年IPO终止数量,显示出半导体企业在IPO进程中的严峻挑战。
按照我对EDA行业的了解,这是个慢生意,慢到比Fabless的芯片设计公司还要慢,导入培养种子客户花上好几年,产品迭代磨合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客户覆盖达到一定份额后才有可能规模化产生营收,然后数年后才有可能产生盈利。
可是投资它的基本上都是快钱,是想通过快速IPO获得回报的各种热钱,私募股权基金PE/VC大多是“5+2”的结构,即投资期5年、退出期2年。投资机构们把所有赚钱的希望放在IPO上,而公司靠自身业务造血盈利遥遥无期,这本来就是个错配的投资,也就是财务行业常说的:“短债长投”。
芯片公司被投资机构带偏,由原来的专心做产品 — 盈利赚钱 —上市这种水到渠成的方式转变成了找市场上某个产品的市场容量 — 做这类产品—干掉其他家做这类产品的(启动烧钱模式,哪怕亏钱)— 做出规模后上市,这个模式在今年被管理层的无情打击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短债长投,是指企业使用短期贷款资金支持长期投资活动。短债长投加重了企业续借风险(rollover risk),当投资项目自身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无法顺利续借新债务时,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
传统上认为投资立竿见影,低估了业务周期的长期性,是企业设立初期创始团队常见的经营性失误。尤其常发生于一些前期需要投入技术研发的企业,或者以toB业务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
芯片领域近期最著名的一起“短债长投”案例,就发生在若干年前的紫光集团。紫光在2009年的时候资产规模只有13亿元,随后的6年时间,总资产迅速膨胀至1000亿,到2019年接近3000亿。紫光的扩张速度令人咂舌,主要来自于大手笔的兼并收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2013年收购展锐、2015年从惠普手中买下新华三、2018年收购法国连接器厂商立联信。除此之外还广泛投资入股别的行业,包括彩票网、保险公司、小罐茶等等。
由于不断拿银行和债券市场融到的钱去投产业,长期投资短期退不出来,无法偿还债务,旗下芯片公司的收入利润也没有特别大的起色,紫光在2021年7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当时这个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
资本退出遇阻后,对创业公司就会造成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在经营方面会动作变形,从盲目扩张到迅速收缩,很多公司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或者为了保存现金,就大举裁员过冬。另一方面,创始人很多会遇到回购对赌的危机,有人称之为资本的“图穷匕见”。
回购对赌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变得越来越常见,作为风险控制措施的回购对赌协议逐渐成为投资人参与投资的必要条件。然而,回购对赌使得高风险的投资成为无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创业者成为最终兜底的一方。很多拟上市企业很难在规定时间窗口内完成IPO,回购对赌协议变成了一枚定时炸弹,创业者和其家庭都被绑定无限连带责任。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仲裁和官司频繁出现。
所谓回购协议,就是在投资机构与创业者签订的投资协议中,有一条回购条款,约定企业未能上市,或者企业创始人出现重大违规行为、创业公司被整体收购等情况下,即触发回购条款。触发条款后,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和创始人需按一定年利率(通常为 8%-10% )回购投资人股份,以实现退出。
之前的锤子科技就出现了回购争端,公司如果5年内没有实现IPO,需要在投资完成满5年赎回D轮投资人持有的股权,赎回价格需要按照年化5%收取股息。如公司无法支付赎回款项,创始人应承担连带赎回义务。
现在很多半导体公司到了Pre-IPO阶段了,可是碰上资本市场不太好,他们的上市之路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旦上市之路停下来,就会自动触发“对赌回购”。创始人基本上都没有钱回购,因为VC一边不允许你在上市前卖老股退出,一边还要你憋到最后,这就是从双赢变成了双输。
没有耐心资本,就没有耐心的创业者。我个人觉得投资半导体行业的资本,至少应做到“10+2”结构,给企业更长的时间成长,以免为了短期利益动作走偏,反而走向了歧途。一方面,芯片产业需要更大力度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吸取盲目投入和资本内卷的经验教训,相信中国的芯片产业一定会实现自立自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