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正式吹响新型工业化的“冲锋号”。当前,新型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以数字技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12月28日,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举办的2024 ICT趋势年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围绕新型工业化重点介绍了2024年ICT的十大趋势。
王志勤表示,信息通信业(ICT)极具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贯穿在新型工业化各项任务中,能够发挥创新引领、基础支撑、转型促进、生态赋能、安全保障等关键作用,助力解决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众多难题。乘新型工业化东风,ICT也显露出更多创新方向。
趋势一:制造业数字化规模推进,技术融入带动产业变革
“当前,数字化转型步入规模推广期,大企业智能工厂建设与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并行推进。”王志勤介绍,2025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入预计2.9万亿美元,未来3年,全球和我国数字化转型投入分别16%和18%,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速度高于全球。就大企业来看,2025年中国智能工厂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民企500强90%开展数字化转型;就小企业来看,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投资将达到8千亿元;增长达到12.68%高于大企业。
王志勤表示,新技术融入也将带动技术产业体系创新变革,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注入新增长动力。具体体现在,工业装备迈向具身智能和自主决策,工业5G从外围叠加到原生集成,在平台侧和应用层的工业AI将从专用智能演进到通用智能。就数据来看,预计2024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并保持13%左右高增速增长,在2026年破2万亿元
趋势二:ICT产业增长稳步复苏,融合创新路径加速演进
王志勤介绍,据信通院预测,2024—2025年ICT制造业将带动产业逐步回暖。就2023年ICT发展来看,制造业特别是手机和PC业务下降,造成ICT整体低谷。展望2024年,半导体有望重回景气周期,以手机和PC为代表的消费终端也将重回增长通道。
与此同时,ICT领域技术创新将沿着持续性创新、颠覆式创新、体系化融合创新三条路线演进。ICT创新体系将驱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贯通统筹、高效运转。“超融合技术将进入产业成熟期,Chiplet将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手段。”王志勤讲道。
趋势三:AI大模型能力持续跃升,全面构筑智能化新底座
王志勤表示,AI大模型的发展也是2023年很大的飞跃和牵引,从单模态感知到多模态认知,从开始对齐人类意图到实现专家级的判断,进而进入到能够自主学习的新阶段,可以看到通用智能的典型任务能力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成熟,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能够降低用户开发门槛,提升落地流程自动化能力;大模型训练开发平台能够提供标准化套件服务,保障开发训练稳定性。
不仅如此,借助新的开发工具,大模型正在以愈发丰富的应用形态和更加易用的使用方式深入赋能生产生活,并正在塑造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底座新生态。包括Agent、API、插件等都在不断丰富,基于“通用工具+行业软件”,大模型的应用无论从消费侧还是行业都在不断丰富。
趋势四:智能算力需求异军突起,先进计算体系全面升级
“2023年智能算力异军突起,全球算力需求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智能计算已成为计算技术创新发展主线条。”王志勤讲道。不仅如此,以大模型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计算需求驱动计算芯片、互联网络和内存技术、开发框架和软件栈加速突破创新。
就数据来看,2023年大模型时代全球智能算力占比达到60%,未来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智能算力占比将超过90%。王志勤提醒,新型高速互联和无损网络的标准也将是未来行业争夺的焦点。在软件方面,全场景支持和超大规模AI将引起了整个技术体系的升级。
趋势五:算力设施多元异构泛在,算力互联加速网络创新
王志勤介绍,从算力设施的角度来看,整个算力设施已经呈现出多元、异构、泛在的趋势。云边端算力协同成为必然,智能传感终端快速增长,推动了云边端协同的算力应用模式发展。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业界也希望算力能够向自来水一样能够即取即用、快速调动,因此行业内也涌现出大量的算力调度平台和系统。
与此同时,算力互联也在加速网络创新。行业希望算力之间形成可查询、可对话、可调动的互联。具体来看,通过算力标识体系、算网云调度系统、兼容不同类型的高性能传输协议和计算框架等实现算力互联,从而加速网络创新。网间互联也在推动网络弹性按需扩展带宽,演进。
趋势六:5G增强技术迭代演进,行业应用场景持续丰富
王志勤总结,2023年5G逐渐迈入5G—A的发展阶段,在原有5G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具体包括工业低时延控制/机器视觉实现万家工厂应用落地,无源物联精准定位进入百亿无源物联市场等。预计未来两年里,5G—A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将不断提升能力,与相关业务和产业形态将进行融合拓展。
面向6G发展,2023年也引入了包括AI在内的众多新技术。就实际应用来看,网络层面引入更多的AI技术,大大加快了无线与核心网的智能化发展。
趋势七:数字经济步入稳定增长,数实全面融合走深向实
近年来,数字经济加快迈向结构优化、动力变革的新阶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60万亿元,2021—2025年,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将超过7%。
王志勤表示,在数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也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达到12%、26%和50%。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赋能三次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趋势八:数据供给应用双向发力,要素乘数效应加速发挥
2023年国家数据局成立,密集出台的政策和积极活跃的市场探索正在牵引数据资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数据应用动能加速激活。
王志勤表示,从数据自身发展的三个环节来看,在数据供出侧,管理意识推动数据质量基础夯实,公共数据带动数据资源供给活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成为热点。在数据流动侧,多元产业主体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提供繁荣生态,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空间等融合应用,为高效泛在、安全可信、统一规范的数据流通提供基础能力支撑。在数据应用侧,数据应用脱虚向实趋势明显,大模型推动数据应用模式转变。
趋势九:数字治理更趋整体协同,全球治理格局深刻调整
王志勤介绍,从数字治理角度看,2023年全球治理形势更加复杂。针对国内来看,更多地强调促发展,防风险,从过去的单点治理向更加系统化治理体系发展。不仅如此,平台经济治理也从专项整治走向常态化监管,人工智能立法从分散化走向体系化,数字化治理从分领域探索走向一体化布局推进。
就国际发展来看,全球化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在议程设置、规则塑造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各自联盟合作的态势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体深化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
趋势十:提升韧性抵御极端攻击,增强智能应对复杂威胁
聚焦安全领域,2023年全球发生了诸如ESXi勒索软件攻击等众多事件,其中也包括很多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由于很难对攻击源以及攻击方式进行裂变式识别和阻断,无法绝对化规避网络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加强整个网络安全的韧性能力,从多维度实现可防御性。
对此,王志勤表示,由于攻防趋势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以智能模型为基础的安全防护将成为趋势。在攻防的发展过程中,行业也将从过去的规则驱动安全和数据驱动安全,转化成为智能驱动安全。
面向未来,王志勤希望ICT作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和最大的变量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同时促进数字经济与数字中国的建设发展。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核:舒文琼
监制:刘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