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晶圆代工事业部半导体设计自动化(EDA)合作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国公司。据半导体业内人士表示,在三星晶圆代工事业部的23家EDA合作伙伴中,中国有8家,数量仅次于美国的12家,中国企业EDA在全球市场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一直以来,全球EDA市场由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三巨头垄断。近年来,在国内需求和国际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国内诞生了很多EDA企业,陆续从三巨头业务链的“缝隙中”切入市场,从不同领域推动EDA国产化的深入发展。
但不容忽视的是,纵观国内EDA行业,大多专注于具体工具和点的突破,缺乏全流程产品布局。实现从单点工具到全流程工具链的演进,是国产EDA软件突围的关键。
ICCAD 2023上,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联席总裁徐昀、深圳鸿芯微纳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王宇成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本土EDA企业在实现全流程覆盖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享。
本土EDA软件的突围:全流程覆盖
作为衔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的关键纽带,EDA的重要性可从业界对它的比喻中窥见一斑,比如“芯片之母”、芯片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逐步升级,EDA市场规模持续稳定上涨,年复合增长率达14.7%,远超全球均速的10.9%左右。
但另一方面,本土EDA只占据了大约10%的市场份额,90%由国际公司主导。“国内EDA厂商依然面临着重大挑战,和国际领先的EDA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因为EDA产业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其次,国内EDA厂商以开发单点工具为主,缺少全链条企业,而全流程工具链条是否完善,代表着EDA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本土EDA公司若不是全链条、全流程工具平台,很容易被国际大厂阻挡在生态之外。”徐昀指出。
合见工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通过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生态构筑和全流程工具链打造,合见工软从2021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几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21年3月近10人成长到现在的1100人,产品从1条拓展至15条,产品线从单一的验证演进到了“IP+系统+数字设计”的拱卫形矩阵。其中推出的全场景验证平台,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取得了广泛的大规模芯片设计公司的认可。此外,公司已在国内成立了10个办公室和研发机构,从地域上覆盖了半导体芯片设计的主要城市群,积累了超过200家客户,真正帮助到了国内大数字芯片设计公司。
同样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还有鸿芯微纳。采访中,王宇成表示,“哪怕实现90%-95%国产,只要没做国产工具链,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国产替代。本土EDA企业成立才短短几年时间,面对的却是EDA国际三巨头近三十年积累的技术壁垒,单个企业不可能开发所有的工具,但可以聚焦做强点工具,再通过自研或合作,把点工具串成链,就能搭建起一套国产数字EDA的全流程工具。”
从公司从正式运营至今,在近四年来,鸿芯微纳产品的主要方向是搭建国产数字EDA的全流程工具。目前,鸿芯微纳在数字芯片后端设计上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比如2019年发布国内第一款布局布线工具Aguda®,2020年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实现本土最先进工艺手机芯片流片验证;2022年7月完成对三星5nm EUV工艺的支持;2022年12月发布逻辑综合RocSyn®、时序签核ChimeTime®、功耗签核HesVesPower®,成为本土第一且唯一的数字芯片后端全流程的企业。目前鸿芯微纳基本实现对成熟工艺和先进工艺完整覆盖,而且有流片验证和批量生产经验。
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才能让客户买单
从合见工软和鸿芯微纳的突围之路,不难看出背后是本土EDA企业脚踏实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决心。
徐昀表示,当下EDA工具市场被三家国际厂商垄断,亚太地区客户在国际大厂的优先级较低,因此想对研发有改动的需求或者要求研发的配合,非常难得到响应。“合见工软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积极投入研发,成立至今已经向研发投入了约10亿人民币,同时吸引了 EDA三巨头的优秀团队。我们的研发、市场和销售团队,都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且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形成正向循环,从而实现高效、高质量交付。”
此外还需要EDA各个关键环节的协同优化。王宇成表示,“国产EDA工具真正要实现满足客户需求,除了技术上比肩国际厂商,还要多管齐下,比如国内Foundry对国产工具的支持,协同优化;国家政策上要加强保护软件知识产权,加强打击盗版。”
徐昀补充道,“本土EDA正从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逐渐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要走向统一并通过并购等策略,才能形成与国际厂商一较高下的竞争力。目前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已经有相当的份额,占据大概全球市场三分之一以上,有很大机会培养出一个能在国际上竞争的EDA平台型的公司。”
写在最后
随着美国新一轮技术限制的升级,我国EDA软件产业迎来了发展和破局的机会。
但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实现EDA国产化替代需要漫长的时间、资金与人力投入,从单点工具逐步拓展到全流程的工具链的阵痛与洗礼,是本土EDA公司成长的必经路。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发展,AI芯片、IoT芯片大举兴起,这对现有EDA行业和芯片设计流程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本土EDA公司带来了新的技术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