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浩楠 一凡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新能源最强电驱技术,一夜间易主了。
而且没想到,新王者是:华为——华为DriveONE,最高转速25000rpm,上车智界S7,零百加速3.3s。刷新电机最新纪录。
但电机,怎么就突然也做成了世界第一?
华为电驱,实力到底怎么样?
智界S7首发搭载的华为电机,实际最高转速可达25000rpm,全球转速最快,电机最高效率可达98%。
电机上车智界S7采用“前异后同”布局,即150kW前驱交流异步电驱,215kW后驱永磁同步电驱动系统。
目前在量产车上释放的能力,转速为22000rpm,绝对数值的横向比较,处于领先。
电机转速对比来看,因动力让知名车评人感慨“这个世界疯了”的智己LS6,以及Model S和“零百2秒级”的极氪001 FR,其电机转速最高为21000rpm。
而从动力表现上,当前释放的能力已经让智界S7的最快零百加速达到3.3秒,超过纯电的百万级跑车保时捷Taycan 4S。
华为的电驱系统将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和减速器三合一,目前有四种规格,技术参数如下:
以智界S7搭载的150kW电机为例,华为Drive ONE方案整备质量78kg以下,行业平均水平在90kg左右。实际上相同功率电机,华为方案的整体重量和体积,都有约10%的减轻。
对于电动车来说,驱动单元的减重,代表的是更大的“推重比”,以及对乘员舱空间更少的侵占。
在明面参数以外,华为还在电驱模块的效率和可靠性上做了很多创新。
比如电机在高转速下影响最大的就是转子,因为高转速下的离心力会导致转子变形。
那如何做出一个高强度的转子?靠人设计很难实现。
华为在AI领域的突破,比如盘古大模型等,可以让华为通过AI仿真技术,去多次模拟结构的设计,以及不同材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设计出合适的转子部件。
并且在实际量产时,华为云还会跟踪产品生命全周期,记录大量数据,当有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具体环节,可以举一反三,批量解决质量问题。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还会用于产品质量瑕疵检测。
量产电机上车后,高转速场景下,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热会触发系统自保护机制,强制降低输出功率。这也是以往纯电驱动最被燃油车用户担忧诟病的地方。
解决“3秒真男人”问题,仅靠传统水冷方式是不够的,因为水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太占地儿。
于是华为在业内率先提出油冷方向,由于动力总成运转时不同部位的发热是不同的,华为创新使用立体的油道,散热和润滑都能保证。
这属于电驱模块在机械结构上的创新。
总结一下,驱动电机的部件本来是华为的传统强项,电机的核心部件在研发和量产时又用到了华为在AI和云技术的长期积累。
而机械方面,华为在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地布局了研究中心,全球范围招募有关人才,加入动力总成研发队伍。
内部多年的数字化积累,外部力邀机械专家加入团队,两者结合,在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加持下,华为拿出了目前“量产最强”的电驱技术。
行业甲方,也用实际行动在投票。
据华为官方透露,问界和智界之外,以电机为核心的动力总成系统目前已经吸引了很多车企商谈合作。
这意味着,华为正在成为电驱技术的Tier 1,华为“X界”的样板间模式,已经有了带动效应。
而随着华为电驱技术体系DriveONE的首次完整释出,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的面貌也首次清晰起来。
华为智能车全栈技术,是什么样的?
华为智能车全栈技术,已经陆续解开面纱的有大家很熟悉的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以及链接软件交互层以及硬件执行层的全车架构级系统鸿蒙OS。
战略升级后,华为的智能汽车全栈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和名号——鸿蒙智行。
其中包括智能车必备“4大底层技术”:电驱、智驾、智舱、OS,以及智能车载光,光场屏和智能网联等技术。
交通工具,这是车的基本属性。华为智能加持下,首先为大家带来了出行体验升级。
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 2.0,在传统范式基础上,引入华为首创的GOD网络,即使车辆无法识别物体具体是什么,但能判断出自己被阻挡了,然后做出应对。
由于深度学习的特性,华为ADS 2.0将“越开越好开”,年底前会实现“全国都能开”。
余承东介绍称不只是城区,无车道线的乡间道路也能实现LCC。
而鸿蒙OS上车,又在车内娱乐空间属性上带来了更好体验,也就是业界“流畅天花板”鸿蒙座舱。
一个系统,贯穿终端,家电和汽车,量产实现只此一家。
新场景催生新需求,不同于部分车商对系统“表皮”缝缝补补,华为针对用户开车和车内娱乐的需要,重构了系统内核,让车机任务调度更合理,充分释放硬件能力。
同时在盘古大模型的加持下,小艺语音助手化身“懂车艺”,语音交互时可在车内识别四音区,一句话发出多个指令也能及时响应,支持最高60秒连续对话,还能听懂每句方言,“巴适得很”。
鸿蒙座舱之外,鸿蒙智行还发布了光场屏技术。现在很多车后排车顶都设有一个屏幕,娱乐体验看似更好,实际看久了容易晕车。
光场屏同样是在后排增设了屏幕,但是通过三维空间光学系统设计,让人在视觉上产生“私人影院”的效果,不晕车还防视疲劳。
说完了车内空间,车外华为也带来了黑科技落地——比如定位尺寸对标GLS迈巴赫的问界M9,将首发的智能车灯,让网友看了直呼,某豪华品牌“灯厂”地位不保:
华为智能车灯可实现自适应远光灯,精准遮蔽部分灯光,既能大范围照亮前路,也能保证不炫目到路上其他司机。
还可以实现智能交互,通过灯光与行人进行车语交互,传达司机的驾驶意图。
华为智能车灯还带来了个性化,一些百万级轿车的迎宾灯只能打出车标,华为智能车灯能设置迎宾车语,实现3.3米超近场投影。
智能驾驶和智能车灯给车主带来了更好的出行体验,鸿蒙座舱和光场屏极大增强了车内娱乐功能,而在用户感知不到的地方,还有车联网提供支撑。
华为云加持下,华为的车联网可利用车内状态信号,日志和告警等对潜在故障进行预警,构建从零部件到整车整个环节的金融级安全防御能力。
总结一下“鸿蒙智行”的武器库:
全球转速最快的电机提供底层动力
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提升出行体验
车内鸿蒙座舱和光场屏打造移动娱乐空间
车外的智能车灯增强出行便利和个性化
远端独树一帜的云服务,保护用户隐私和用车安全
从车底到车头,从车里到车外,从动态的驾驶出行到静态的生活娱乐,一辆智能汽车所需一切技术,智能或机械层面,华为都有完备的技术储备,并且是行业头部水平。
“鸿蒙智行”,到底有啥意义
华为DirveONE首次完整对外公布,让外界看到了,华为“遥遥领先”的不止智舱、智驾或者是通信技术。
在机械、机电工程、SiC半导体等等“非常规”领域,华为依旧是摸到了智能汽车行业天花板级别的玩家。
双智领先、电动领先的基础下,华为打造的鸿蒙智行,是为整个智能汽车革命、自主汽车弯道超车提供支持的技术储备。
华为入局智能车的局面,也从今年开始展现出脱胎换骨之姿。
表现在,华为全栈技术加持的产品,正在让中国市场用户加速告别“BBA”崇拜,为技术领先性和自主汽车工业崛起买单。
刚刚发布的和奇瑞汽车合作的5米新能源大轿车智界S7,不到3天订单数突破10000:
更早之前,问界M7一个月内订单过5万、全尺寸豪华SUV M9盲订超过3万。
通过“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模式,华为已经在智能汽车技术上领先,相关产品也实现了叫好又叫座。
华为在车圈复刻令人震撼的崛起,没有任何悬念了。
唯一的挑战也许就是,华为自身的队伍、供应链、制造实力的上限到底在哪里?华为HI、智选车模式的新产品,未来如何诞生的更多、更快——
鸿蒙智行加持下,“流水线”式打造爆款智能车。
华为的鸿蒙智行,在智能车革命的浪潮中,呈现全新的趋势:
像PC普及时代的Intel处理器,智能手机普及时代的高通骁龙,华为智能车全栈技术,正在成为行业基础设施类的技术底座。
眼下汽车行业在百年大变革当中,讨论最多的问题是“谁拥有通向下个时代的船票”?
而其他玩家,面对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转型,都还没有十足把握。
更早之前,余承东曾放话,有华为技术加持,可以帮助传统车厂脱颖而出。
现在,鸿蒙智行一整套方案,华为从智能技术到车辆技术上展现的领先,从技术落地到产品体验上的叫好又叫座……
余承东曾经的放话,似乎又一次正在被兑现为现实——
得华为者,得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