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本土信号链龙头企业思瑞浦公布2023年半年报,因下游终端市场持续萎靡,上半年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38.68%,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45.16%。但值得注意的是,思瑞浦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跌幅仅0.65%,边际改善明显,预示下半年收入见底回升?
数据来源:思瑞浦财报、与非网制作
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下思瑞浦的半年报。
近八成业务为信号链芯片
公司业务主要为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2023年上半年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78.53%、20.85%。信号链芯片包括线性产品、转换器产品和接口产品,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线性稳压器、电源监控产品、DC/DC开关稳压器及其它电源管理产品。
具体产品包括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音/视频放大器、模拟开关、接口电路、数据转换芯片、隔离产品、参考电压芯片、LDO、DC/DC转换器、电源监控电路、马达驱动及电池管理芯片等。
据悉,2021年思瑞浦在通信领域营收占比为60%,工业领域营收占比为30%。相比消费领域偏红海的特点,通信、工业整体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另外,2021年思瑞浦成立嵌入式处理器事业部,首款MCU产品已在智能家居客户端进行验证,致力打造成一家模拟与嵌入式处理器的芯片公司。
持续完善产品线,优化产品性能
上半年,思瑞浦的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产品推陈出新。
信号链芯片方面
推出了用于伺服和变频控制系统的隔离采样芯片,增益可选择1倍、8倍、8.2倍;用于激光雷达的高速光电转换的运算放大器,增益带宽积可达8GHz;用于漏电检测和电荷传感器等的信号放大的运算放大器,输入偏置电流低至100fA。
同时,加大力度推出汽车级产品芯片,陆续发布多款车规芯片:汽车级CAN收发器全系列量产,国内第一家获得IBEE ESD报告认证,其中TPT1145xQ系列为国内首家支持特定帧唤醒功能的CAN收发器,该系列产品符合ISO11898-2:2016规范要求,IEC61000-4-2接触放电ESD能力达到国际领先的10kV,并通过德国C&S一致性测试;推出汽车级16通道12位SAR ADC—TPC5120Q,广泛应用于电池管理、域控、仪表控制等领域。
电源管理芯片方面
超过20款中高端DC/DC开关电源产品量产;PMIC产品量产;业界领先的1μVRMS超低噪声、110dB超高PSRR线性稳压器产品TPL8033已量产出货;推出0.05%高精度2.5ppm/℃低温漂系数的电压基准芯片TPR50系列,应用于测试测量、工业仪器、数据采集和医疗设备等领域;推出国内领先的高性能汽车级推挽变压器驱动芯片TPM650xQ 系列,用于各类隔离电源产品,现已量产出货。
二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至51.6%,与TI降价不无关系
上半年思瑞浦信号链芯片实现销售收入4.81亿元,同比下降31.03%,毛利率为56.63%,较上年同期减少5.26个百分点。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57.63%,毛利率为47.90%,较上年同期减少2.18个百分点。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一季度的57.9%,大幅下滑至二季度的51.6%,毛利率水平创2019年来最低水平。
数据来源:思瑞浦财报、与非网制作
2023年5月,市场传出模拟芯片龙头厂商TI全面下调中国大陆市场芯片价格的消息,让本就“寒气逼人”的半导体市场进入“厮杀模式”。德州仪器敢于大幅降价的底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IDM模式;二是大规模兴建12英寸晶圆厂,另外在规模优势的加持下,海外头部厂商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德州仪器此次在中国市场降价主要影响的是通用模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是受到此次降价策略影响的重灾区,所以对于思瑞浦和圣邦微电子这类业务基本都是模拟芯片的公司的负面影响较大。
存货竟创了历史新高,去化速度巨慢
思瑞普2023年二季度末的存货为3.65亿元,为历史最高值,相比一季度末的3.38亿元,环比增长7.98%。2023年二季度已经是思瑞浦第三个业绩大幅下滑的季度,存货还在增长!
同期,二季度营业成本为1.47亿元,相比一季度的1.30亿元,环比增长13.07%,在下游市场萎靡,库存仍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库存去化速度是真慢。
众所周知,芯片行业受库存周期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库存周期分为:(1)主动补库存:在库存周期起点,由于短期需求上升,企业提升产线稼动率,主动补库存,产成品存货环比上升,行业处于繁荣阶段。(2)被动补库存:需求见顶,但企业稼动率无法立即下降,存货水平仍然保持上升,导致利润率到达顶部后下降,行业进入衰退阶段。(3)主动去库存:需求持续下降,企业稼动率下降,但已出现库存过剩,企业主动降价去库存,减少存货压力,行业处于萧条阶段。(4)被动去库存:需求止跌回升,企业稼动率降至低点,库存水平降至低点,随着需求回温,行业进入下一轮库存周期起点。
很显然,对于思瑞浦来说,二季度仅仅是其主动去库存的初期,营业成本的增速高于存货的增速,所以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从一季度的219天略微降至213天,但相较于2019-2020年期间的100天左右相对合理的存货周转天数,仍然很高。
思瑞浦去库存之路才刚刚开始,谈复苏,为时尚早!
数据来源:同花顺、与非网制作
写在最后
2022年至今,在地缘政治冲突、经济发展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导体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终端消费动力不足,且在经历2019-2021年的快速增长以及产能扩充后,行业供需逐渐平衡,部分领域出现去库存状况,半导体产业上行似乎遥遥无期。如此背景下,本土芯片厂商该如何?
持续高研发投入,扩品类、拓市场。越来越多的本土厂商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产品和技术升级,继而导入下游多个细分市场,实现了快速成长。
以思瑞浦为例,
研发投入方面:尽管思瑞浦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但是研发投入相对稳定,最近四个季度研发费用合计6.41亿元,研发费用率最近四个季度均高于40%,是本土高研发投入的代表企业。
数据来源:思瑞浦财报、与非网制作
产品方面:上半年,思瑞浦中高端DC/DC开关电源产品量产,PMIC产品量产,逐步贡献收入。多款宽电压输入的降压DC/DC变换器、升压DC/DC变换器开始送样,可广泛用于汽车、通讯和工业领域。另外,第一款MCU产品已在智能家居客户端进行验证。
市场方面:上半年,思瑞浦积极拓展工控、汽车、光伏、储能等市场。同时,和国内领先的SoC公司强强合作,配合推出国产化参考设计,助力机器人、汽车座舱信息娱乐系统的国产化,提高方案竞争力。目前,在车规产品方面进展良好,思瑞浦已有50余款产品上市。
放低国产替代预期。上一轮2019-2021年半导体上行周期,本土芯片厂商的业绩爆发式增长,各品类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重要因素共振所致:
①半导体周期波动,2018年为周期底部;
②2020年疫情爆发背景下,居家办公需求带来的消费电子的集中爆发;
③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从1到10,需求规模爆发,“缺芯”由此而来。
私以为2019-2021年是本土半导体厂商可遇不可求的快速成长期,未来很难再有像②和③这样如此体量的需求集中爆发。
国产替代的逻辑是长期的,只要本土厂商的产品足够好,足够有竞争力,国产替代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事情,但那也将是个缓慢的、优胜劣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