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先天优势,开启逆袭之路
    • 02、打开国门,筑造半导体天堂
    • 03、外资入局,培植半导体行业沃土
    • 04、本土产业波折,对外吸引力仍具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新加坡,怎么变成“芯+坡”

2023/08/11
3463
阅读需 1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日,有媒体报道,台积电已同意投资世界先进积体电路有限公司计划设立的一家12英寸晶圆厂报道称这座晶圆厂计划设立在新加坡,采用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最快2026年完工并开始试产

世界先进近年来开始兴建旗下首座12英寸晶圆厂,只是仍需要大股东台积电的技术支持,近期台积电点头后,考虑地缘政治与用地等层面,有意落脚新加坡建厂。

业内早有传闻,台积电欲往新加坡建立一座新的晶圆厂,如今靴子落地,虽然目前为止仅仅是“半只靴子”,但其实也能看出台积电对前往新加坡设厂持积极态度。

最近一年内,也不乏有一些半导体大厂宣布落户新加坡或者增加产能,如Soitec计划在新加坡投资4亿欧元(约4.4亿美元),将硅晶圆厂产能提高一倍,台联电预计投资324.17亿新台币(约10.22亿美元)用于晶圆代工,其中部分将用于投资新加坡工厂等等。

提起新加坡,人们往往会想起“花园城市”“亚太金融中心”等称呼,这也是新加坡为吸引外国投资一直以来在打造的国际形象,但是,对半导体制造业来说,恐怕仅仅是环境优美和金融便利还不足以吸引投资,新加坡从建国时的百无一物到如今具备深厚的半导体产业链,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01、先天优势,开启逆袭之路

从地图上看,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具备先天的硬件基础——地理优势。马六甲海峡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主要通路,每年有8万多艘船只往来,运送全球货物商品贸易量的40%。从欧洲、中东、南亚到亚洲东部或澳洲的船只都需要从此海峡经过,西方国家进口的50%石油左右和80%的其他战略物资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

新加坡本身国土面积并不大,自然资源又极度匮乏,因此深知港口服务和贸易往来对自己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除了建设港口、提升航运服务外,新加坡围绕营商环境在建设上下了重工夫。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其港口、贸易等业务又进一步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航运、石化产业、物流和金融服务等,当然,也包括制造业。

发展经济时,新加坡没有放弃制造业,从最初利用港口优势,进口原材料在港口加工后再出口的简单加工制造业,到现在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属性的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其发展之路,与新加坡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

02、打开国门,筑造半导体天堂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体量太小,本土产业链根本建立不起来,本土产业更谈不上保护。于是,新加坡开始敞开国门,吸引外资来新加坡建厂,到1968年更是直接取消外汇管制,搞完全自由贸易。而且,在后来的与他国的征税协定、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对行业的监管框架上都对外企表现了相当的友好。

新加坡首先与全球80多个国家/建立了双重征税协定网络,避免双重征税,这就减轻了新加坡企业和外国合作企业互相拓展市场的成本。

税收方面,新加坡应税收入的最高公司税率为17%,资本利得税和股息收入税0%,从新加坡支付的税后股息不征收预扣税。同时,只要收入在一个总体税率至少为15%的国家/地区被征税,所有外国来源的收入都可以免税。

最后,新加坡的监管框架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没有外国所有权限制,也没有外汇管制。知识产权高度密集是半导体行业特征之一,新加坡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刚好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合理竞争

03、外资入局,培植半导体行业沃土

纵观新加坡半导体招商的过程,第一家来到新加坡的半导体企业就是德州仪器1968年,德州仪器在新加坡成立了分公司,主要做封装测试,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注入了第一股外资动力

到70年代,正值全球制造业第三次大转移,由亚洲四小龙接棒日本承接全球制造业。彼时,新加坡正着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资友好型”的政策以及德州仪器的成功很快就吸引到了半导体大厂的注意。1970年,西门子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家半导体封装测试厂,后面逐渐诞生了英飞凌;后来,HP和意法半导体也在新加坡设厂,分别把芯片设计和前端芯片生产引入新加坡……

2000年以后,新加坡的制造业发展经历了一阵波折,彼时新加坡开始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加坡本土的半导体产业当时被剥离。后来半导体产业重新得到重视,行业产值得到迅速提升。

到2020年,新加坡半导体行业产值在整体制造业的比重提升至46.3%。同样也是在2020年,新加坡公布其国立研究基金会(NFR)“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在2021-2025年间,新加坡政府将维持对研究、创新和企业的投资占该国GDP的比例为1%(即大约250亿美元),以支持电子半导体行业抓住新的增长机会。

近年来,原本“分工式”的全球化的解体以及“再全球化”的推动,国际之间贸易摩擦、区域竞争不断,给原本稳固的半导体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波动。恰逢半导体产业往东南亚迁移,新加坡的位置优势更得以凸显。再加上新加坡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提供了相对稳定缓和的国际环境,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再一次吸引了美国半导体制造商Global Foundries、德国制造商Siltronic等一众半导体大厂在新加坡落户或者扩大产能

图源:A芯天下

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报告显示,新加坡半导体相关企业数量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已经超过300家,其中包括40家IC设计公司、14家硅晶圆厂、8家特制晶圆厂、20家封测公司以及一些负责衬底材料、制造设备、光掩膜等产业周边企业,新加坡有着亚太地区最多元化的半导体产业。IC insights数据指出,2021年新加坡占全球晶圆厂产能的近5%,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20%的市场份额。

贝恩咨询公司董事特拉斯科特表示,新加坡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由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他表示,尽管美国和中国在先进半导体方面的竞争正在升温,“新加坡在地缘政治上相对中立,因此不太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此外,其地理位置也提供了供应链多元化的便利。”

04、本土产业波折,对外吸引力仍具

其实,从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不难看出,外资一直是主导力量。德州仪器、英飞凌等一众先进工厂以及实验室的落地,给新加坡带来的远远不止GDP,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更新迭代以及构建了相当完备的产业生态。

与外资企业不同的是,新加坡本土的半导体企业发展则似乎是转了一个弯。

上世纪决定发展制造业时,新加坡其实诞生了两大半导体明星企业:特许半导体和星科金朋,两家都由新加坡最大的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前者曾是世界上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后者在全球封测行业中一度排名第五。

不过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又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加坡大力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开始剥离资金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半导体的支持力度大不如从前。

以2009年淡马锡出售给格芯母公司——位于阿布扎比的先进技术投资公司开始,2011年出售最大IC设计公司安华高科技股权为标志,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地位下降。直至今年,新加坡尖端半导体集成初创公司Silicon Box推出投资20亿美元的先进半导体制造代工厂,目的就是发展本土制造芯片能力并提升新加坡在全球半导体制造的地位。但其效果如何,则还需要时间见证。

所幸,资本、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半导体需要的条件,新加坡都具备。在2020年出台政策重新发展半导体产业之后,已然获得国际大厂的响应。2021年,新加坡又提出“制造业2030愿景”,计划到2030年实现制造业产值增长50%,将该国打造成全球先进制造业的业务、创新与人才中心,并在多变的全球政治局势下提升吸引力,发展成芯片制造供应链多元化首选目的地。

在风云诡谲的产业格局变幻之下,新加坡重新重视半导体布局,吸引外资入局。不得不承认的是,新加坡仍是世界级的半导体产业据点,是跨国公司进入新市场、推出新产品、流程、应用和技术的首选地点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XGL4030-471MEC 1 Coilcraft Inc General Purpose Inductor, 0.47uH, 20%, 1 Element, Composite-Core, SMD, 1616, CHIP
暂无数据 查看
XAL1010-103MED 1 Coilcraft Inc General Purpose Inductor, 10uH, 20%, 1 Element, Composite-Core, SMD, 3945, CHIP, 3945, HALOGEN FREE AND ROHS COMPLIANT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暂无数据 查看
5015680807 1 Molex Board Connector, 8 Contact(s), 1 Row(s), Male, Right Angle, 0.039 inch Pitch, Surface Mount Terminal, Locking, Natural Insulator, ROHS AND REACH COMPLIANT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58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芯师爷;最及时且有深度的半导体媒体平台。每日解读半导体科技最新资讯、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信息,分享产业研究报告,并打造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社群与生态圈,欢迎加入半导体专业人士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