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最近又在科技领域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这一切都源于韩国的一个科学家团队,他们在近日表示: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常压超导材料——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下称LK- 99,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
什么是室温超导?
所谓超导,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电阻越小,意味着能量损耗越低。
超导现象最初是在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的极低温度条件下被发现的,大多数超导体也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工作。
但现在超导前出现了“室温”这个定语。也就是说在室温条件下,也能实现超导现象,这就是室温超导。
超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分别是临界温度和临界磁场。超导体电阻为零,可以无损耗地输电;有完全抗磁性,液氮超导磁悬浮就是很直观的表现。
如果在室温下实现无损耗输电和超导磁悬浮,这是什么概念?电器电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事国防、大型计算、医疗、新能源……等重大领域都会受到革命性的影响。
医院的核磁成像装置,将不需要任何低温制冷液体,价格也会大大降低。在电力运输领域,所有在电路上的损失都可以被节省下来。应用于轨道交通,使用超导磁悬浮就能够达到时速1000公里。
如果室温超导成果为真,那将颠覆整个人类社会。
成果是否为真?
发现LK- 99的韩国团队曾表示,“所有证据都可以证明,LK-99是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的诞生意味着室温超导领域的重大突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
那么这个成果是否为真?现在全世界的科研团队都在研究、验证这件事。
华中科大团队在某视频网站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目前位列全站播放第一。这段视频确实证明了LK-99的强抗磁性,但是并没有验出超导性。
一般来说,超导材料要符合两个特征,一个是没有电阻,另一个是有完全抗磁性。如果是在室温下,这两个特征都能够表现的话,那就是说它是一种室温超导体。
简单来理解就是超导=抗磁性+零电阻。如果不能实现零电阻,也就不能实现超导性,韩国团队的室温超导研究成果自然就不能成立。
其实早在2020年和今年3月,就有来自的美国科研团队发布报告称发现了室温超导材料,并观察到了室温超导现象,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了。
根据央视网的消息,8月2日早,据多家媒体报道,该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
现在全世界的科研团队都在争相复现韩国的室温超导实验,最终结果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
芯片行业会被如何颠覆?
如果未来真的能够实现室温超导,那对于我们半导体领域、芯片领域又有什么影响呢?
假设我们的条件依然是基于“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造的”。那么使用室温超导材料做成芯片的连线,将会不存在导线发热的情况,但还是难以避免MOS管本身的发热,所以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大优点就是,芯片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引用网友的话形容“就像高速公路去掉了120的限速标识”。
而如果不考虑硬件限制,把这个假设条件再更具颠覆性一些——直接使用超导材料来制作芯片,电阻消失了,不需要再考虑散热问题了……摩尔定律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半导体时代到超导体时代,这要经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毕竟从科研领域到应用于工业领域,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2年末时,室温超导入选为2022年度“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无论当下成果如何,室温超导都是未来发展的一大前沿方向。
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