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小枣君。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我专门制作了一个《通信历史大事记》云文档,记录现代通信诞生以来,所有的行业大事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多多反馈意见,补充内容。
本地版如下:
日期 | 事件 |
1844年5月24日 | 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在美国国会大厦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
1850年 | 全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 |
1865年5月17日 | 法、德、俄、意、奥等在内的20个欧洲国家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国际电报公约》,并宣告成立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ITU)。 |
1868年 | 国际电报联盟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国际电报联盟大会,决定把联盟总部设在德国波恩。 |
1871年 | 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和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创办了“NOKIA Ab(诺基亚)”公司。 |
1871年 | 英国、俄罗斯、丹麦等国家敷设了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全长2237海里。 |
1871年4月 | 列强违反清政府水线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该报房于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第一个电报局。 |
1873年 | 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S·A·Viguer)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 |
1873年 | 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 |
1875年 | 福建巡抚丁日昌积极倡导创办电报,他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 |
1876年3月7日 | 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Bell)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
1876年4月 | 拉什·爱立信创建了L.M.Ericsson(爱立信)公司。 |
1877年7月9日 | 亚历山大·贝尔正式在美国创立了贝尔电话公司。 |
1877年 | 福建巡抚丁日昌提出设立中国台湾电报局,拟定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方案,由旗后(即今高雄)造至府城(即今台南)。该工程1877年8月开工,同年10月11日完工,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 |
1879年 | 清政府派李鸿章多次与在我国开设电报局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交涉,由中国出钱,委托其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大陆上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 |
1880年 | 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并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 |
1881年 | 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 |
1881年 | 从上海、天津两端同时开工,至12月24日,全长3075华里的津沪电报线路全线竣工。12月28日正式开放营业,收发公私电报。该线路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上海七处设立了电报分局。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线路。 |
1882年2月21日 |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扬于天路办起我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25家。 |
1887年 | 在时任中国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主持下,清政府花费重金敷设了长达433里的福州至中国台湾的电报水线——闽台海缆。该工程于当年竣工。 |
1888年 | 德国人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
1889年 | 安徽省安庆州候补知州彭名保,自行设计了一部电话,包括自制的五六十种大小零件,成为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话。 |
1891年 | 美国人史端乔(AlmonB.Strowger)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
1896年 | 意大利人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hese Marconi)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线电通信,通信距离为30米(次年达到2英里)。 |
1899年 | 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广州也由此成为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 |
1902年 | 在英国与加拿大之间正式开通了越洋无线电报通信电路,使国际间电报通信跃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
1906年 | 第一次国际无线电报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会上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
1912年 | 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 |
1913年 | 成立北京无线电报局,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地址在东便门外。 |
1919年 | 瑞典工程师贝塔兰德和帕尔姆格伦共同发明了一种“纵横接线器”的新型选择器,并为之申请了专利。 |
1920年7月 | 中华邮政开办邮传电报业务。 |
1920年9月1日 | 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
1920年 | 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进行了全球首次商业无线电广播。 |
1921年1月7日 | 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
1923年5月 | 由英商承建的喀什噶尔电台建成,与印度北撒孚通报,效果清晰良好。这是我国最先与外国进行无线电通报的电台。 |
1924年3月29日 | 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在租界装设了爱立信生产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 |
1924年 | 北大营长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真空管发报机,实现了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的远程通信。 |
1926年 | 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瑞典松兹瓦尔市投入使用。 |
1927年 | 沈阳大型短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德制无线电发报机。成立了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之始。 |
1930年 | 上海南京间开办真迹电报。 |
1930年12月 | 上海与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通信,正式开通中美、中德、中法电路。 |
1931年 | 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湖南等省先后开办省内长途电话业务。 |
1931年 | 广东建设了广州、香港之间的长途电话地下电缆,有线三十余对,全线长160公里。这是我国第一条地下长途电话电缆。 |
1932年 | 在马德里会上,国际电报联盟决定将1865年的《国际电报公约》和1906年的《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合并,变成《国际电信公约》,并将联盟的名字改为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新的名字,在193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1932年 | 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了在马德里召开的全权代表大会,签署了《国际电信公约》。 |
1934年1月 | 开工建设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等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线路,干线总长3173公里。该工程于1935年8月竣工。 |
1936年 | 中国上海与日本东京之间开通了无线电话电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无线电话电路。 |
1938年 | 美国开通了1号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系统。 |
1946年 | 贝尔实验室在战地步话机的基础上,制造了世界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 |
1946年 | 美国AT&T公司将无线收发机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相连,正式推出了面向民用的MTS(Mobile Telephone Service)移动电话服务。 |
1947年10月 | 在联合国的同意下,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也迁到瑞士日内瓦。 |
1947年12月 |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发明了晶体管。 |
1947年12月 | 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Douglas H. Ring(道格拉斯·H·瑞因),率先提出了“cellular(蜂窝)”的构想。 |
1948年6月至10月 | 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连载了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 |
1949年 | 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发表了另一篇著名论文——《噪声下的通信》。 |
1949年10月1日 | 邮电部正式设立。 |
1950年12月12日 | 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 |
1951年 | 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建设竣工。 |
1952年9月30日 | 我国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北京至石家庄的载波电路。 |
1954年 | 我国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
1956年 | 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 |
1956年2月28日 | 北京长途电话局开放会议电话业务。这是我国第一次开放会议电话业务。 |
1956年 | 第一个无线电寻呼机在摩托罗拉问世。 |
1957年10月4日 |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正式拉开了卫星通信的序幕。 |
1957年11月27日 | 新中国第一条微波通信电路——北京至保定线路建成投产。 |
1957年9月19日 | 我国第一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厂(国营738厂)建成投产。 |
1958年 |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 |
1958年8月 | 我国第一台12路载波电话机在上海市长途电话局试制成功。 |
1958年9月29日 | 中国长途通信枢纽——北京电报大楼落成。 |
1959年8月 | 我国第一部纵横制局用自动电话交换机(SAA型)研制成功。 |
1959年12月16日 | 我国第一部纵横制局用自动电话交换机(SAA型)在吴淞电话分局正式开通试验局,容量为1000门,割接用户450户。 |
1964年 | 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
1965年 | 美国贝尔公司成功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式控制交换机(也就是“程控交换机”),型号为No.1 ESS(Electronic Switching System)。 |
1966年 | 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
1966年 | “ARPANET(阿帕网)”在美国APR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高级研究计划局)完成内部立项。 |
1966年 | 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可以在通信上应用,从此打开了光通信世界的大门。 |
1967年 | 美国康宁公司的研发小组基于掺钛二氧化硅,拉出了第一根试验型单模光纤。 |
1969年 | 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的MTS车载电话系统,称为IMTS(improved MTS)。 |
1969年5月17日 | 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报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 |
1969年10月29日 | “ARPANET(阿帕网)”完成第一次数据传输。 |
1970年4月24日 |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1970年 | 法国在拉尼翁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程控数字交换系统E10,标志着人类开始了数字交换的新时期。 |
1971年 | 芬兰推出了公共移动电话网络ARP(Auto Radio Puhelin,puhelin是芬兰语电话的意思),工作在150MHz频段,仍然是手动切换,主要为汽车电话服务。 |
1972年2月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我国首次使用卫星通信。 |
1972年 | 罗伯特.卡恩(Robert E. Kahn)在国际计算机通信大会(ICCC)上成功地演示了ARPANET网络。这也是ARPANET的首次公开亮相。 |
1972年5月29日 | 国际电信联盟行政理事会第27届会议通过决议,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 |
1973年4月 | 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和约翰·米切尔(John F.Mitchell)发明了人类第一部手机,DynaTAC。 |
1973年11月11日 | 施乐公司PARC实验室的罗伯特·梅兰克顿·梅特卡夫(Robert Melancton Metcalfe)和大卫·博格斯(David R. Boggs)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太网原型系统。 |
1974年 | 我国研制成功石英光纤。 |
1974年 | 罗伯特·卡恩和温特·瑟夫在IEE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分组交换的网络通信协议》的论文,正式提出TCP/IP。 |
1976年 | 美国AT&T公司在亚特兰大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光纤通信系统,长度约为1.25英里(约2000米)。 |
1976年7月1日 | 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97号的北京长话大楼竣工投产。 |
1978年 | 我国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
1979年 |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在东京大都会地区推出了世界首个商用自动化蜂窝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后来被认为是全球第一个1G商用网络。 |
1980年 | 普莱西德湖冬奥会首次使用光纤电缆传输电视信号,取得了巨大成功。 |
1981年 | 北欧国家挪威和瑞典建立了欧洲的首个1G移动网络——NMT( Nordic Mobile Telephones,北欧移动电话)。 |
1982年11月27日 | 福州在全国率先开通数字万门程控电话系统FETEX-150(引进自日本富士通) |
1982年12月 | 我国首个光纤通信实用工程——武汉“八二工程”开通。 |
1982年 | 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任务是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 |
1983年 | IEEE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基于DIX标准的变体,推出了IEEE 802.3标准。 |
1983年2月 | 英国政府宣布,BT(英国电信)和Racal Millicom(沃达丰的前身)这两家公司将以AMPS技术为基础,建设TACS移动通信网络。 |
1983年9月 | 摩托罗拉发布了全球第一部商用手机——DynaTAC 8000X,重量1kg,可以持续通话30分钟,充满电需要10小时,售价却高达3995美元。 |
1983年9月16日 | 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无线寻呼系统。该套设备免费提供给9月18日—10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试用,30位全运会的工作人员成了中国寻呼机历史上的第一批用户。 |
1983年12月 | AMPS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投入商用。 |
1984年1月1日 | 中国通信业历史上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1984年1月1日 |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处对公众开放无线寻呼业务,建立了长乐台。 |
1984年5月1日 | 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无线寻呼系统。 |
1984年4月8日 | 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
1985年1月1日 | 沃达丰正式推出TACS服务(从爱立信买的设备),当时只有10个基站,覆盖整个伦敦地区。 |
1985年 | 上海贝尔公司组装第一批S-1240程控交换机。 |
1985年2月7日 | 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创立。 |
1986年 | 我国第一台局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DS-2000)研制成功。 |
1987年9月 | 任正非创立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1987年9月20日 | 中国Internet之父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的因特网时代开始。 |
1987年11月18日 | 中国内地第一个公众移动电话系统(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建成并投入商用。 |
1987年 | 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
1987年 | 我国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Mb/s)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
1988年 | 北京高能物理所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
1988年 | 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Kb/s)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公里。 |
1988年11月 | 邮电部明确提出“三定”方案,开启体制和机构改革,朝着“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方向发展。 |
1989年 | 我国第一条1920路(140Mb/s)单模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
1989年5月 | 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 |
1989年6月 |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
1990年 | 摩托罗拉公司推出“铱星”系统。 |
1990年7月 | 上海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800MC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140Mb/s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
1991年 | 芬兰的Radiolinja公司(现为ELISA Oyj的一部分)在GSM标准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首个2G网络。 |
1991年 | 我国研制成功622Mb/s光纤通信数字复用设备(五次群复用设备)。 |
1991年3月 | 我国第一个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并通过了技术鉴定。 |
1991年8月 | 在瑞士日内瓦的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的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正式提出了World Wide Web,也就是www万维网。 |
1991年12月 | “04机(HJD04型程控数字交换机)”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它是由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开成的一种大中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 |
1992年7月 | 我国第一个168自动声讯台在广东省南海开通。 |
1993年9月1日 | 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分组交换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开通 |
1993年9月18日 | 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网(GSM)在浙江嘉兴开通。 |
1994年10月 | 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从此GSM手机在国内迅速成长。 |
1994年7月19日 |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成立。 |
1995年9月 | 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 |
1996年 | 欧洲成立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论坛,专注于协调欧洲3G的标准研究。 |
1996年 | 澳洲政府研究机构CSIRO的约翰·奥沙利文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无线网技术,在1996年成功在美国申请了技术专利。后来发展成Wi-Fi。 |
1998年 | ITU.T正式提出OTN概念和整体技术架构。 |
1998年1月 | 浙江省余杭电信局正式开通了小灵通业务。 |
1998年3月 | 信息产业部成立,邮电分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
1998年3月23日 | 《华为基本法》定稿发布。 |
1998年5月15日 | 北京电信长城CDMA网商用试验网-133网,在北京、上海、广州、 西安投入试运营。 |
1998年10月1日 | NTT Docomo在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商用3G网络(基于WCDMA)。 |
1998年11月1日 | “铱”星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
1998年12月31日 | “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络提前两年建成。“八纵八横”干线光缆网覆盖了我国全部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首府和所有地、市以及大部分县(市),构建了全国范围内的光纤通信网络。 |
1999年 | 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 |
1999年 | 第一次电信重组开始。中国电信被拆分,形成了电信、移动、联通、卫通、小网通、吉通、铁通七家运营商竞争的格局。 |
1999年11月 | 用摩托罗拉和思科(Cisco)公司的方案,英国BT Cellnet公司实现了全球首次GPRS通话。 |
2000年3月17日 | “铱星”公司被宣布破产。 |
2000年5月 | 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ITU-R全会上,国际电联正式宣布包括中国的TD-SCDMA等在内的3G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
2000年7月 | 英国BT Cellnet推出了第一个商用GPRS方案,摩托罗拉则同时推出了全球第一款GPRS手机——Timeport P7389i。 |
2000年4月20日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5月16日,新组建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揭牌。 |
2000年5月 | 中国邮电电信总局正式更名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2000年10月 | 中国联通宣布启动CDMA网络建设。 |
2001年3月16日 | TD-SCDMA又被产业标准化组织3GPP接纳,成为3GPP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TD-SCDMA真正成为全球可商用的标准。 |
2001年11月 | 电信业第二次重组,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北方10个省的电信公司并入“新网通”;南方20省的电信公司保留和继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与品牌等无形资产,组成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新电信”)。 |
2002年5月 |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
2001年1月 | 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2月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 |
2001年7月9日 | 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
2002年1月8日 | ”中国联通CDMA网开通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
2002年5月16日 | 第二次电信重组开始。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北方九省一市电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与小网通、吉通合并,成立新的中国网通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
2003年 | 美国AT&T公司在自家GSM网络上部署了世界上首个EDGE网络。 |
2004年 | IEEE和ITU-T相继在2000年和2001年启动了EPON和GPON的标准化工作,并分别于2004年发布了完成的标准。 |
2004年7月28日 | 华为和思科签署了一份协议,达成和解。 |
2005年8月11日 | 泰国Thaicom 4(又名IPSTAR)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号称是世界上第一颗高通量卫星。 |
2005年11月17日 | 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从官方层面正式给“物联网(IoT)”授予了一个合法的身份。 |
2006年11月30日 | 法国阿尔卡特与美国朗讯科技合并。 |
2008年3月15日 | 信息产业部合并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 |
2008年 | 第三次电信重组开始。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联通CDMA网络;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
2008年 | ITU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4G标准应该遵循的要求,并将之命名为IMT-Advanced。 |
2009年1月7日 | 工信部为移动、电信和联通发放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
2009年1月14日 | 北电(Nortel)向法院申请破产。 |
2009年12月14日 | 全球首个面向公众的LTE服务网络(以4G的名义),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开通。网络设备分别来自爱立信和华为,而用户终端则来自三星。 |
2012年1月18日 | 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通过审议,正式被确立为4G(IMT-Advanced国际标准,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同时成为4G国际标准。 |
2013年12月4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4G牌照(TD-LTE)。 |
2014年9月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
2015年 | ITU正式发布了5G的愿景需求,明确了5G必须支持增强移动通信(eMBB)、低时延高可靠(uRLLC)和海量物联网连接(mMTC)三大场景。随后,3GPP展开了5G技术标准化研究,来满足ITU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提出的需求。 |
2016年5月 | 工信部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
2016年8月 | 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第一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2016年11月 | 诺基亚宣布正式完成收购阿尔卡特朗讯100%的股权交易。 |
2017年6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开始实施。 |
2017年8月 | 中国联通与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入民营资本,拉开“混改”大幕。 |
2017年9月1日 | 三大运营商宣布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
2017年9月8日 | 广西移动重大故障,80万南宁移动用户手机失联。 |
2017年9月29日 |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实现了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 |
2018年4月15日 | 美国对中兴通讯实施禁运制裁。 |
2018年7月1日 | 国内三大运营商宣布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 |
2018年7月20日 | 烽火和大唐合并,中国信科集团正式成立。 |
2019年3月 | 3GPP R15标准冻结,全面支持eMBB场景。 |
2019年4月3日 | 韩国开启了5G网络商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5G网络的国家。 |
2019年6月6日 | 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 |
2019年8月9日 | 华为正式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 |
2019年9月9日 |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 |
2019年10月31日 | 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
2019年11月27日 | 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 |
2020年3月1日 | 中央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进度。 |
2020年7月3日 | 3GPP R16标准冻结,标志5G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完成。其中核心亮点为uRLLC的增强功能。 |
2020年7月9日 | 3GPP系的5G标准正式被接受为ITU 5G技术标准。NB-IoT也随之正式纳入5G标准,成为mMTC场景核心技术。至此,5G三大场景核心支持标准已准备就绪。 |
2020年7月31日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全天候、全天时地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
2020年10月12日 | 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
2021年1月26日 | 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在北京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 |
2021年8月20日 | 中国电信A股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近540亿元。 |
2021年9月24日 | 美国司法部与孟晚舟达成延后起诉协议,并且通知加拿大撤回引渡要求。加拿大法院随即终止引渡程序,免去孟晚舟所有保释条件将她释放,孟晚舟可以自由离开加拿大。北京时间25日21时50分,孟晚舟乘坐的CA552航班平安落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
2022年2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奥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
2022年6月 | 中国广电正式宣布启动5G网络服务。 |
2022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已向中国商飞公司发放首个企业5G专网频率许可,是5925-6125MHz和24.750-25.15GHz的]业无线专用频段, |
2023年2月23日 | 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卫星——中星26,发射升空。 |
2023年3月15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
2023年6月8日 | 广东电信突然遭遇大面积故障。 |
整理不易,难免错漏。欢迎大家拍砖、补充。感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