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战略型科学家、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海南建省初期的第一批“闯海人”、上海IC产业的大功臣、中国芯的“产业推手”、海归人才的引路人、国家大飞机及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启动者之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重大专项论证组组长、中芯国际董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
这些数不尽的荣誉称号和特殊的身份,都指向了同一个人——江上舟。
2011年6月27日,与癌症顽强抗争10年后,时任中芯国际董事长的江上舟,因肺癌医治无效,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生命定格在64岁……
在江上舟的告别仪式上,大幅挽联“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州,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就是国家对他一生贡献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
01 从清华走出,垦荒海南,方至上海
江上舟出生于1947年,祖籍福建龙岩,出生于上海。1965年,江上舟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却因“文革”仅在学校呆了9个多月。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江上舟和妻子吴启迪双双考回母校,攻读信息专业硕士学位。
1979年,江上舟通过了公派出国留学的考试,前往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留学。他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赴国外留学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第一批学成归来的海外留学人员。1987年,留学八年的江上舟获得了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博士学位后,便动身回国,一心为国效力。
但回来后,他却发现国内移动通信专业的单位太少了,只好听从朋友的劝告,去了国家经委的外资企业管理局,从此步入仕途。同年,海南特区和海南洋浦迎来开发热潮,江上舟也随之来到了海南省三亚市,成为海南建省初期的第一批“闯海人”。
1991年,江上舟高票当选了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期间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土地交易中心,明确了“要土地不要找市长,要找市场”。
1993年,他出任海南省洋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洋浦开发区管理局首任局长,并在任职期间,参考27个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组织知识型政府、学习型机关、精兵型团队,他所设计的洋浦开发区管理模式,在此延续了整整14年。
江上舟、吴启迪和儿子江枫在海南洋浦开发区,图源:清华大学校史馆
1997年,江上舟从海南调往上海,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而江上舟与半导体产业的故事,也是从此开始。
02 上海IC产业的大功臣
上海半导体产业起源自1958年,那一年,上海元件五厂、上海电子管厂、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等先后成立。1968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首家制成PMOS电路;同年,上海无线电十九厂开始组建,与北京的东光电工厂并驾齐驱,成为中国IC产业中的南北“两霸”。
但谈及上海IC产业的崛起之路,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1998年那个影响这座城市产业命运的提议,以及那位提出者——51岁的江上舟。
1997年,江上舟从海南调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时,这个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正经历国企改革、百万工人大下岗的阵痛,当时决策层形成一个共识:“上海的未来要靠高科技和新兴产业”。面对新时代的关键抉择,江上舟肩负起一个重要的任务:调研集成电路、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项目发展,以期为上海筛选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历时长达一年的调研中,江上舟相继结识了中国科学院士、北京微电子研究所长王阳元,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北京大学青鸟集团董事长杨芙清,中国工程院士、信息产业部58研究所名誉所长许居衍,中国台湾世大积体电路公司总经理张汝京等人,这些人脉后来也为他发展IC产业提供了重要助力。
此外,江上舟还发现,中国集成电路的市场内需极其旺盛,而供给能力却十分薄弱,半导体生产和试验关键设备制造更是麟角凤毛。也正是基于此,1998年,时任上海市工业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江上舟献计:
在浦东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3倍于新竹工业园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这个区域日后成为了上海IC产业的核心地带。
2001年-2005年“十五”期间,上海引资100亿美元建设10条技术水平等于或高于华虹NEC 909工程的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2000年,在江上舟的热情相邀与积极推动下,张汝京带着团队来到上海考察,并最终决定在上海的浦东张江建设中芯国际。这是落户张江的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也是上海造芯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2000年8月1日,中芯国际在张江打下第一根桩,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代工企业就此成立。
其时,张江还是一片田野阡陌,世界级高新科技园区的蓝图刚刚绘就。随后几年间,在中芯国际的示范效应和产业辐射下,一批批集成电路华人精英到上海创业投资,上海的IC产业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
2001年,江上舟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上海化学工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同年,上海被纳入科技部制定的首批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到2004年,上海的浦东张江、松江和漕河泾“两江一河”产业带,已汇集10余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上海从芯片制造往上下游延伸,积极引进并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封测到设备的完整产业链。
曾与江上舟共事多年的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江上舟对上海芯片产业的影响,不应只放在10年后的今天芯片制造业规模有多大,而应该看到它带动的芯片设计业、芯片信息产业的下游发展。事实也确实如此,时至今日,上海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为完整、产业结构最为均衡的城市,并连续多年芯片设计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走进2022年,国家“十四五”集成电路产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9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其中有2个园区都在上海:一个是上海临港新片区,另一个就是因江上舟而诞生的上海张江园区。
03 中国芯的“产业推手”
2011年,当时的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高度评价了江上舟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贡献:“如果没有当年上海下决心搞芯片,可能我们今天的芯片进口要远远超过石油。而且今天芯片的主流产品65纳米芯片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产品,芯片的自给自有供给率也在提高。”
其实,江上舟对中国半导体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他对我国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功不可没,更被人称为“产业推手”。
1998年,在献计建立张江微电子开发区外,江上舟还做了一件大事——建议并召开了“1998年上海国际微电子研讨会”。会后,由江上舟策划,马启元执笔,虞华年、杨雄哲等四人联名撰写了《关于微电子产业发展建议》,并呈交给当时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这份文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9年5月,国家召开了一次关于微电子产业的研讨会。会议达成共识:国家对芯片产业进行特殊的政策扶持,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措施。
2000年1月,信息产业部邀请海外专家小组成员和张汝京博士访问北京、上海,并与当时的国家计委、信产部领导再次探讨芯片扶持政策,包括增值税减免、进出口关税减免、政府引导投资、吸引海外人才,这些政策构成了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的基础。
2000年7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掀起了海外华人归国、投资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热潮,也拉开了中国半导体产业新的发展篇章。
基于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和长远判断,江上舟还曾提出,要以集成电路的制造为抓手,带动集成电路上下游的设计和封装产业,推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发展。他强烈主张将光刻机项目列入“十五”国家重大专项,他表示:“中国要从芯片的消费大国转变为芯片的制造大国,必须攻克这个堡垒,掌握这一核心技术。”
图源:经济日报
江上舟逝世那年,《经济日报》的追记中记录下感人的一幕:“6月24日,曾长期主管上海工业的原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来病房探望已陷入昏迷状态的江上舟。‘上舟、上舟’,面对老朋友的声声呼唤,江上舟毫无反应,情急之下,了解他的蒋以任大喊一声‘集成电路’,江上舟立即睁开了眼睛,因喉咙插着管子无法说话,急得左右扭动着脖子。当听到‘集成电路装备样机很成功’的消息,江上舟平静了下来。”
04 海归人才的引路人
2001年2月,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半导体产业人才集聚张江,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和经委副主任江上舟率团访问硅谷,并和北美中国半导体协会、华美半导体协会共同组织了“上海信息产业座谈会”。
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中国区总裁、当年的北美中国半导体协会会长陆郝安回忆,“那次活动在硅谷引起的反响远远超出我们预期,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江先生描绘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愿景,他的激情演讲鼓动了很多关切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硅谷华人,推动了后来海归潮的兴起。”
“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上海张江吸引了大批留洋多年的IC人才前来创业。这些或多或少曾受江上舟“扶持”过的企业,叠印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命运交响”,碰撞出一大批如今的产业龙头:
2000年,张汝京在上海张江成立了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
2000年,中国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长子王文洋到大陆自力更生创业,在上海创办了宏力半导体。2013年,华虹NEC和宏力半导体合并,成立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华虹半导体。
2001年,同样属于清华大学出身的武平和陈大同,在上海成立展讯通信。2004年,魏述然也来此创立锐迪科。2016年2月,紫光集团宣布成立紫光展锐,展讯和锐迪科独立运作于它的旗下。到了2018年,在紫光集团的推动下,二者正式合并,成为了全新的紫光展锐。
2002年,在昔日的联合创始人陈大同的牵桥搭线下,美国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独资设立了研发公司——豪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03年,江上舟的又一位清华校友,清华大学电子系85级的赵立新,来沪创立格科微。如今,格科微已成长为国内第二大CMOS芯片龙头厂商。
2004年,杨崇和、戴光辉创办澜起科技。同年,尹志尧成立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紫光展锐、澜起科技、中微半导体、上海微电子……这些企业在上海落地、生根、发芽、共生,并逐渐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封锁、走出荆棘的希望。
05 “中芯国际的两大战神之一”
江上舟与中芯国际的缘分,起始于2000年,他力邀张汝京到上海建设中芯国际。但他对这家企业的影响,却在逝世后仍延续至今。
2000年8月1日,“中芯国际”在张江打下第一根桩。一年后,2001年9月,中芯国际的8英寸生产线正式建成,创造出世界最快建芯片厂纪录的同时,还将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五代差距提升至半代差距。
2003年,张汝京带领中芯国际突破了90纳米制程,第一次将大陆芯片推进至纳米级。2004年,中芯国际在北京建成了中国第一条12英寸晶圆的芯片生产线。2005年,中芯国际销售收入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排名世界半导体代工第三。2006年,江上舟被委任为中芯国际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高歌猛进之下,中芯国际却暗含隐忧。2003年,在中芯国际筹备上市前夕,台积电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由此拉开了一场长达6年的诉讼纠纷:2003年至2004年,台积电接连三次起诉中芯国际;2005年,双方达成第一次庭外和解,中芯国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2006年,中芯国际准备融资的前夜,台积电以“违反和解协议”为由第四次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而中芯国际则在北京反诉台积电作为回击。
到了2009年,眼看中芯国际45纳米制程即将投产,中国大陆将第一次追平世界先进水平时,11月,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判决台积电胜诉。在咄咄逼人的诉讼下,中芯国际不得不接受“支付和解金、转让股份给台积电、创始人张汝京离职”的结果。此外,包括中芯国际在内,以及武汉新芯、成都成芯等所掌控的中国大陆晶圆厂,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全面停止DRAM芯片的生产研制。中国第一个成规模的DRAM产业,也就此走到了尽头。
2009年,张汝京离开中芯国际,江上舟临危受命出任董事长。在任上,江上舟邀请王宁国、杨士宁等业内顶尖人才加盟中芯国际,剥离非核心业务,使中芯国际在2010年扭亏为盈。他也因此被誉为“中芯国际的两大战神之一”。
在江上舟的领导下,中芯国际焕发新生,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甚至到了住院的程度。在清华大学校史馆的纪念文章中,江上舟的好友何吉林写到,在一次探病时,当何吉林问起“是否在中芯国际的工作太累,才导致病情突然加重?”,江上舟却以轻松又欣慰的语气说:“工作不累。总算把前任遗留的问题都解决了,中芯国际又开始盈利了,我也可以把担子交出去了。”
而江上舟在去世前,即使在病重之际,他也依旧惦记着中芯国际。他把在清华大学电子系的同学张文义引入了中芯国际的董事会,并多次动员张文义接替董事长。
2011年6月27日,江上舟因肺癌医治无效,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
2011年7月15日晚间,中芯国际向港交所提交公告,宣布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宁国已于13日辞职,公司将任命张文义出任公司董事长,兼任代理首席执行官。此后,中芯国际继续坚持江上舟提出的独立化、国际化方针,稳定了公司内部和客户,并提升产能利用率,由此逐渐实现了持续盈利。
06 结语:芯有繁星,逐光而行!
“在半导体工艺方面,我们不一定要样样精通,只要有几样走在国外前面,就可以走出我们的发展道路。”2010年,江上舟如是说。如今,江上舟离开我们已有12年了。但他的战略眼光,他对半导体产业的理解,他对光刻机重要性的高瞻远瞩的判断,至今依旧深刻影响着我们。
正如万钢所评价的,“政府需要有一批人,眼睛盯着变革和前沿。这一点江上舟是称职的。他对经济带来的变化不一定体现在2001、2002、2003年,但对2010、2020甚至2030年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芯有繁星,逐光而行!正是江上舟和无数个为此奋斗的人们,中国半导体产业才有今日之崛起与明日之希望。芯师爷也由衷期待着,有更多优秀的中国芯企业持续涌现,与我们一同打造“硬核中国芯”,赋能中国半导体迸发出更“硬核”的力量!
参考资料:
1、风流人物浪淘不尽——江上舟故事,上海政协
2、他是一个战略型科学家——科技部部长追忆江上舟,中国政府网
3、江上舟:生命为中国“芯”闪耀,清华大学校史馆
4、深切怀念挚友江上舟,清华大学校史馆
5、怀念江上舟师,清华大学校史馆
6、上舟的“中国芯”——纪念江上舟博士,中国电子报
7、心系“中国芯” 魂牵大飞机,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