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公司历程
    • 股权结构、管理层背景
    • 产品布局
    • 上下游分析
    • 财务分析
    • 品牌力调研
    • 综合点评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中颖电子,还行吗?

2023/06/15
6382
阅读需 2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由于成本优势、工程师开发习惯以及适配简单的应用场景,8位MCU在市场上历久不衰。中颖电子作为本土8位MCU市场龙头,在家电应用领域深耕多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年中颖电子在国内小家电MCU的市场份额高达19.8%。而2018-2022年,中颖电子IC销量从5.37亿颗增长至7.13亿颗,期间CAGR仅为7.3%,同期兆易创新、芯海科技MCU销量CAGR分别为37.3%、19.9%,要知道2019-2021年是连续三年的半导体上行周期,叠加缺芯潮、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背景,作为一家自2002年就开始研发MCU的老牌厂商,交出这样的答卷,差强人意。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作为MCU企业分析系列文章,本文将对中颖电子的公司历程、股权结构、高管背景、产品布局、上下游分析、财务分析、品牌力调研、潜在风险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为读者全面了解该公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公司历程

中颖电子成立于1994年,自2002年起专注于自有品牌的芯片设计,为国内老牌家电MCU龙头,其业务按产品分为:工业控制消费电子。2022年工业控制芯片营收占比73.5%,含家电控制、变频电机控制和锂电池管理,消费电子营收占比26.5%,含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电脑周边及物联网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中颖电子成立至今大事件:

1994年,中颖香港投资设立了中颖上海(中颖电子前身),一开始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销售。

1999年-2001年,中颖上海转型为ODM公司,协助台厂联咏科技开发显示驱动芯片模块。

2002年,中颖电子开始研发自主品牌的MCU主控芯片,后面从小家电MCU着手,逐渐拓展至数码周边类产品。

2009年,为消除与中颖香港的同业竞争、避免关联交易,中颖上海与中颖香港进行资产重组,中颖香港业务全部转移到中颖上海子公司中颖科技,同时中颖香港将所持中颖上海100%股权转让给威朗国际等5家境外法人。

2010年,中颖香港解散,同时中颖上海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中颖电子进入白电MCU市场。

2012年,中颖电子在深市A股创业板上市。

2014年,首颗AMOLED智能手机显屏驱动芯片,获得大客户认可。

2016年,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世界级一线笔电品牌大厂认证。

2017年,锂电池管理芯片在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应用市场份额提升,并推进在一线品牌厂家的小量生产。

2022年,针对品牌手机设计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完成流片

2023年,首款车规级MCU工程品已于多个客户端送样、测试及进行应用开发,AECQ100的质量认证也正在进行中。

中颖电子的发展是从ODM转向自主研发,从家电MCU拓展至OLED显示驱动以及锂电池管理芯片的过程。

股权结构、管理层背景

股权结构稳定。2022年前十大股东中,威朗国际、WIN CHANNEL、诚威国际、广运投资四家海外法人分别持有中颖电子18.45%、4.90%、2.43%、0.90%的股份,正是2009年中颖香港将所持中颖上海100%股权转予的五家境外法人其中的四家,这么多年来仍然持有中颖电子股权。此外,其余股东基本为基金公司产品。

威朗国际持有中颖电子6311万股,占总股本的18.45%,为控股股东。傅启明先生持有威朗国际77.97%的股权,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

数据来源:中颖电子2022年财报

中颖电子高管中除财务总监外,均具有研发技术背景。

董事长傅启明先生,历任联华电子集成电路设计部门设计工程师,飞利浦集成电路设计部门资深工程师,联华电子集成电路设计部门项目经理,联咏科技商用产品事业部市场专案企划经理。

总经理宋永皓先生,历任联华电子商用产品事业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行销经理,联咏科技商用产品事业部行销经理,迅捷科技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兼第三事业群总经理朱秉濬先生,1995年加入中颖电子,曾担任有机发光二极管产品线经理、先进线路设计组经理、电池电源事业部总监、微控制器事业部总监、微控制器事业群副总经理等职务,并多年领导中颖电子在模拟电路方面的研发设计工作。

副总经理郭志升先生,历任华隆微电子工程师,联华电子正工程师,联咏科技副理。

第一事业群总经理向延章先生,1997年进入中颖电子,曾担任中颖电子现场应用工程师、业务总监等职务。

第二事业群总经理张学锋先生,1998年进入中颖电子,曾担任电池电源事业部副总监及总监等职务。

产品布局

 1、家电MCU:向智能家电、变频电机方向开拓

中颖电子MCU产品以8位为主,多采用8051内核,产品主要面向小家电及白色家电、电机控制、表计类、动力电源管理等领域。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

目前智能小家电MCU领域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主要竞争对手来自韩国、中国台湾及大陆,如盛群半导体、义隆电子、松翰科技等,智能大家电MCU市场主要由海外国际大厂占据主要份额。

中颖电子家电MCU产品以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低不良率,高直通率为核心竞争力,被国内一线大厂广泛采用。相对于海外国际大厂,如瑞萨电子、赛普拉斯等,中颖电子可以提供性能相当,价格更优的产品;相对于国内竞争者,可以定位在附加价值高,提供客户高可靠性和极低返修率的产品。

近年来,中颖电子也在不断开发32位的MCU产品,针对智能家电新推出Arm Cortex-M0+内核的0.11um MCU通用产品,目前已经完成开发,市场反馈良好,已经有十余家客户量产。

Arm内核的变频电机控制芯片,已在变频空调,变频冰箱大批量产,变频洗衣机小批生产。

2、锂电池管理芯片:3C端和动力端共同发力,或构筑第二成长曲线

中颖电子锂电池管理芯片包括动力电池管理芯片及智能终端芯片,主要面向笔记本电脑、手机和TWS等消费电子、电动单车及通讯基站电源等领域。锂电池管理芯片是公司第二大收入占比,且业务处于国内厂家领先地位。

在3C电池端,美、日供应商处于相对垄断地位,但随着国内技术经历多年的积累及发展,性能完全满足应用要求,客户有较强的国产替代意愿,市场空间成长趋势明确。中颖电子2007年开发锂电池管理芯片,前期面向维修市场,2016年产品通过笔记本电脑大客户验证,2021年从维修市场切入前装市场,BMS系统导入手机及TWS耳机品牌厂商。

在动力锂电池端,国内在此领域涉足的公司不多,中颖电子在此领域国内保持领先地位,随着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快充应用越来越多、2018年新国标电力自行车巨大电池存量替换需求,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成长,2018-2020年中颖电子动力锂电池管理芯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3、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定进入手机品牌市场目标

市调机构Omdia预计2023年AMOLED智能手机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年同比增长12%,同时预计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增加到2029年的22亿颗,复合年增长率为12%。尽管智能手机已经是存量市场,但随着AMOLED屏体的渗透率提升、国内面板厂良率提升及新增产能落地、内制化的国家政策支持背景下,AMOLED屏体的应用领域也逐步渗透到中尺寸笔电/平板、车载等应用领域,未来AMOLED驱动芯片需求还将持续上扬。

大陆厂商目前还未具备大规模供货AMOLED驱动芯片能力。和AMOLED面板厂商格局相似,AMOLED的驱动芯片前两位均为韩厂,包括三星电子旗下的LSI以及LG集团旗下的LX Semicon,前两者的份额达74%,第二梯队主要是台系厂商联咏、瑞鼎等,大陆芯片厂商云英谷市场份额仅为1.7%,国内升显微电子和集创北方在AMOLED驱动芯片也有所产品布局。

目前中颖电子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产品,主要是用于智能手机,以内制化的后装市场为主。中颖电子在研项目中已有多款不同像素的AMOLED面板驱动芯片产品处于市场推广阶段,一款最大分辨率1284*2778,支持120Hz刷新率的AMOLED柔性面板驱动芯片处于研发阶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中颖电子因早期协助联咏科技进行显示驱动芯片开发,2010年公司开始做PMOLED显示驱动芯片,2013年-2014年开始做手机、TWS耳机等的显示驱动芯片,但竞争对手较多,无法接触到高端客户,因此开始转向AMOLED显示驱动芯片,2014年首颗AMOLED智能手机显屏驱动芯片获得大客户认可,2015年取得量产订单;2016年专门设立从事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的控股子公司—芯颖科技;芯颖科技在2018年Q1顺利完成FHD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内部验证,并已向客户送样验证,与国际竞争对手同步跨入40nm,并于3季度末起进入量产;2022年3月针对品牌手机设计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完成流片,2023年设定进入手机品牌市场的战略目标。目前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多家面板厂采用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FHD+规格手机屏量产新产品,形成明确的项目展开。

若中颖电子能够顺利进入手机品牌市场,未来或能在国产AMOLED产业链占据稳固的市场份额。

上下游分析

1、供应链风险相对可控

在2012年的招股书中披露,中颖电子前三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金额比例较大,合计占比75.67%,它们分别是联华电子(和舰科技为其旗下公司)、华润微电子旗下的赛美科微电子以及深圳中星华电子有限公司(现名:深圳市汇聚新兴产业有限公司),均为提供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的企业。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中颖电子采用Fabless轻资产经营模式,专注于IC设计,而将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工序外包,其供应商占采购金额的集中度较高,符合IC产业垂直分工的特点。

中颖电子为保证产品供应环节的稳定,与联华电子、和舰科技、华虹NEC、华润微电子等多家有实力的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其产品制程基本为成熟制程,故产业链风险相对可供。

2、前五大客户均为经销商

根据中颖电子招股说明书,201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8.32%、14.2%、9.88%、7.89%、5.73%,比例相对适中,且全部都是元器件行业的经销商。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0.27%、11.6%、10.71%、9.37%、8.16%,头部客户合计营收占比变化不大,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中经销占比高达90%。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财务分析

营收增速稳定,短期受累半导体下行周期。2022年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速7.2%,2018-2022年CAGR为20.5%。其中工业控制营收占比73.5%,2022年同比增速1%,2018-2022年CAGR为11.6%,实际增速更高,因为2021年公司将电脑周边及物联网业务从工业控制划到消费电子。自2022年二季度,消费电子终端萎靡,元器件行业处于下行周期,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下跌38%,单季营收降幅创十年之最。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受半导体下行周期影响,中颖电子存货金额在一季度达到历史最高的6.5亿元,同期,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也达到历史最高值309天,处于被动加库存阶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业绩由量价双轮驱动成长。2018-2022年公司IC的ASP由1.41元稳步上涨至2.25元,CAGR为12.4%,IC销量也从5.37亿颗增长至7.13亿颗,期间CAGR为7.3%,出货量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匹配,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常年维持在44%、24%左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下跌12.9%,2018-2022年CAGR为17.8%。若刨除2022年因质量问题赔偿款带来的非常规损益5183万,期间CAGR为22.2%,基本与营收增速持平。近5年来的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缓慢提升,两者分别从44%提升至46%,从23%提升至26%。2023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跌73.4%,公司毛利率下跌至39%,但因费用相对刚性,故经营利润率下滑更明显,至13%。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2022年数据口径加回了因质量问题的赔偿款5183万元。

2022年研发费用3.2亿元,费用率20%,研发费用2018-2022年CAGR为28.1%。研发费用远高于营收增速,公司注重研发投入,近年来研发费用率从2018年的16%提升至2022年的20%。同期公司精细化管理,销售和管理费用比例持续下降,从9%降至4%。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品牌力调研

中颖电子位列本土MCU厂商品牌力第五。与非网采用线上调研问卷的方式,来获取MCU相关从业者心中的MCU厂商品牌力,调研问卷共回收398份样本数据,调研群体角色以研发工程师为主,占比71%。调研群体攻关方向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三者的占比分别为:43%、26%、13%。前十名厂商依次为:兆易创新、极海半导体、乐鑫科技、国芯科技、中颖电子、华大半导体、国民技术、中微半导、复旦微电子、沁恒微电子。以上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其中中颖电子的品牌力排名第五。在398份样本数据中,有39份样本选择了中颖电子,中颖电子MCU产品在家电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本土厂商中位列第一。

数据来源:与非网

综合点评

优势:

锂电池管理芯片需求旺盛驱动长期业绩。3C端,美、日供应商处于相对垄断地位,但随着国内技术经历多年的积累及发展,性能完全满足应用要求,客户维持国产替代意愿,市场空间成长趋势明确。动力锂电池端,国内公司在此领域涉足的不多,中颖电子在此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2023年锂电电芯价格出现快速反转向下,长期有利于锂电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向好发展。

AMOLED显示芯片成长空间大。随着AMOLED屏体渗透率提升、国内面板厂良率提升及新增产能落地、内制化的国家政策支持背景下,AMOLED屏体的应用领域也逐步渗透到中尺寸笔电/平板、车载等应用领域,AMOLED驱动芯片需求还在持续上扬的成长期。但截至2021年,中国OLED驱动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2021年,公司FHD+新产品已在多家面板厂量产。另外,随着公司12寸晶圆产能提升+成本下降,预计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将保持高增长。

潜在风险:

MCU业务主要局限于家电领域。当前,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已过峰值,不断下滑,致使家电市场难有大的增量。尽管家电MCU具有国产替代的逻辑,但在终端市场需求萎靡,MCU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情况下,未来产品竞争将异常激烈。中颖电子作为老牌MCU厂商,自2002年开始研发MCU产品,营收主要局限于家电领域,在其他领域未有明显建树,近几年相比其他MCU厂商,其营收增速缓慢。

车规级MCU进展慢。中颖电子作为国内头部MCU企业,对于车规级MCU的研发推出速度非常慢。据公司投资者互动中披露,公司首款车规级MCU产品2023年还处于客户送样、测试阶段,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MC9S08PA16AVTJ 1 NXP Semiconductors MICROCONTROLLER
$2.56 查看
ATXMEGA256A3BU-MH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IC MCU 8BIT 256KB FLASH 64QF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5.86 查看
ATXMEGA256A3U-MHR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IC MCU 8BIT 256KB FLASH 64QFN
$13.36 查看
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单片机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首批被中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及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认定的IC设计企业,并连续11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单片机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首批被中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及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认定的IC设计企业,并连续11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高级数据分析师。多年基金公司行业研究经验。与你一起,深度剖析各种数字现象下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