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在汽车产业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曾和一位跨国零部件巨头企业高管聊天,他开玩笑说,以前和主机厂吃饭,Tier 1都是主桌,现在坐主桌的都是芯片公司。
2018年贸易战、2021年芯片短缺,给国产芯片发展打开窗口。伴随着国产化浪潮,成长出一批种子选手,纳芯微就是其中一家。
如果说地平线是数字芯片的排头兵,纳芯微则是模拟芯片的小巨头。
纳芯微是一家很有“凡尔赛”资本的公司:2013年创立,2014年就实现盈利;三位80后创始人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22年上市当年,实现了超过16亿元的营收,净利润超过2.5亿元。
十年成长,纳芯微做对了什么?缺芯机会窗口消失后,国产芯片玩家要如何站稳脚跟?
在纳芯微十周年之际,我们对话了纳芯微创始人、董事长、CEO王升杨,对纳芯微的发展做了一次回顾和展望。
从一腔孤勇到柳暗花明
王升杨2009年从北大毕业,2013年便辞职创业。那时选择创业并不是什么都谋划好的,而是市场机会撞到了他。
2013年是智能手机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一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机,国产智能手机也在这一年开始崛起。
有初创手机公司找到王升杨,想让他兼职帮忙做芯片。他便索性辞职创业,拉上了当时的同事盛云,以及研究生室友王一峰。两位联合创始人现在分别担任CTO和COO。
王升杨介绍,2013年,国产半导体创业主要有两条路选择,要么选择去厮杀红海市场,要么选择一个细分的夹缝市场,纳芯微选择了后者。
夹缝市场虽然不大,但好处是,国际大厂也不怎么关注这些市场,给初创公司更多生存的机会。纳芯微当时选的夹缝市场,叫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
正因为是带着项目创业,纳芯微成立半年就实现盈利了。如果说创业最初未及深思,2015年,王升杨和团队开始重新思考创业这件事。
解决完生存问题,开始思考如何谋发展,纳芯微想做一些更有门槛的事情。
“因为当时入局的赛道是一个非常niche market(细分市场),不足以支撑起一个真正的公司发展”,王升杨谈到。
正式确立公司产品战略的时候,纳芯微打算从最难的地方入手,决定进军工业和汽车赛道。也就是基于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开始做市场横向拓展。
但王升杨觉得,即便把市场横向拓宽,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赛道的天花板还是太低了,还要在纵向产品品类上进行拓展。
他想选一些相对市场宽口径的产品,能够面向工业、汽车市场,同时相对门槛也要比较高。“选来选去,最后确立了做隔离芯片”。
我们知道,模拟芯片有着众多细分产品门类。隔离芯片属于模拟芯片,是信号链领域的细分产品门类。
纳芯微当前产品品类及市场布局
现在回想起当年的决定,王升杨自嘲,一定程度上是“无知者无畏”。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不光存在技术门槛,还存在着市场渠道的问题,“怎么去找客户并没有想好,但也不能什么都想好再开始干”。可以看到,做这个决定有一些孤勇的成分在。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这份无畏和孤勇,让纳芯微成为如今国产隔离芯片龙头,以及国产汽车芯片头部玩家。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国内企业开始策略性地引进国产化芯片,带动起了轰轰烈烈的国产芯片浪潮。越早布局、越早沉淀的企业,无疑会更好地接住红利。
纳芯微在2015年布局的隔离芯片,2017年底量产,“刚开始是推向市场,其实我们真挺茫然的,不知道卖给谁。突然之间,国产化的窗户就打开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头部客户开始主动地寻找国内供应商。”
可以说,2018年之后,纳芯微进入到柳暗花明的新阶段。回顾这段经历,王升杨觉得,好运会奖励那些天还没亮就出发的人。
好运会青睐坚持长期价值的人
2018年,国产化大门打开,让纳芯微等国产芯片公司借力东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王升杨没有陶醉其中,而是在思考,如何带领纳芯微突破到下一个无人区。
纳芯微另一个战略性决策的时间点是在2020年。
国产化大门刚打开的时候,在工业、通信市场上进展非常快,相比之下,汽车市场还没有那么热闹,进展非常缓慢,王升杨谈到。
汽车一直是高壁垒、长周期的市场,主机厂往往有着稳定的供应商体系,如果没有一些颠覆性的突破,很难打入。
因此,汽车赛道成了王升杨想去突破的下一个无人区。“我们觉得说既然没有人干的事情,要不然咱们就再干一把”。
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考,2020年,纳芯微就把汽车电子和泛能源两个领域定义成聚焦的市场方向。2020年下半年开始,纳芯微产品研发方向也开始聚焦在这两个领域。
这一次,纳芯微又踩对了。
2021年之后,汽车市场发生两件事:一是新能源车新车渗透率突破10%拐点,进入规模爆发阶段,二是汽车行业遭遇了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大缺芯。
这样的背景下,纳芯微在汽车市场里实现了非常快的突破,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
王升杨谈到,2015年选择做隔离芯片的时候,并没有预见到2018年国产化机遇,2020年再次确认深耕泛能源和汽车赛道的时候,也没有预见到缺芯的机会。
“其实纳芯微一直都不是为了追赶风口,好运气永远会青睐一些坚持长期价值的人”。
2022年财报来看,泛能源领域的营收贡献接近70%,汽车电子超过23%,还有一部分贡献来自消费电子,占比在7%。
纳芯微2022年财报信息
现在,纳芯微正在执行2020年战略规划的第二步,围绕着汽车、泛能源战略核心市场,快速地进行产品布局,拉开与其他玩家的距离。
泛能源领域属于多领域集合,汽车电子已经成为纳芯微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增长势头最盛的市场。
王升杨介绍,纳芯微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国产新能源车型,平均每辆车上有20-30颗纳芯微芯片,平均销售额接近100元。
根据产品规划,纳芯微目前能为一辆车提供的最高价值已超过400元。2025年,王升杨希望,全车价值可以超过2000元。
纳芯微想要抓住汽车窗口期,在汽车电子领域全面铺开。
国产化大门一旦打开便不可逆转
过去两年的缺芯,有着非常多偶然性的因素,可以说,不会再有一个这样的机会给到中国芯片玩家。当缺芯影响逐渐消失,国际厂商打回来,国产芯片会被挤出市场吗?
“既然市场已经给国产芯片打开了大门,这个门再想关闭,再想把所有进来的人再全部都给挤出去,我觉得已经不太可能了。这种突破一旦完成,是不可逆的”,王升杨谈到。
但是,他同时认为,不是所有在过去几年里挤进来的企业,都能在汽车行业里发展壮大。
这要看国内这些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在遇到一个好的市场机会窗口之后,是不是能够迅速地提升自己。
“如果能够跟得上,你能够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是一个高性能的、高质量表现的产品,在大批量装车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你又有很好的交付的表现,然后还有很强的持续研发能力,还能不断的去做一些新的产品,为什么要把你踢出去。但如果产品情况确实有差距,即使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有突破,想长久地留下还是挺难的。”
他认为,从整体的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来说,大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但就每家公司来说,建立好体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纳芯微研发流程体系
他还提到了重要的一点,现在处于全球领先位置的欧美芯片公司,他们的成长史无一例外,都是跟着整个当时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一起发展起来。
整个产业的崛起,带动整个产业链崛起。这次,机会来到了中国。
他谈到,相比于国际芯片巨头,纳芯微有得天独厚的贴近市场优势,能更好地理解产品,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赛道,创新中心其实已经从欧美已经转移到了中国,也就是说最主要的客户群体、以及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
目前,国产芯片主要还是pin to pin的替换,他认为,未来国产厂商的真正价值,是跟客户一起去面向未来,做一些新的产品定义、产品创新。
汽车产品还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中,对芯片有着非常多的新需求。“在满足客户新需求的竞争过程中,国家厂商应该有机会去发挥它的更多优势”。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纳芯微一路发展看似很幸运,每次都刚好踩在了风口上,但如果没有走一步看三步,没有为未来谋划的远虑,恐怕即便机会到来,也与它无关了。
和王升杨聊天,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很开阔的人,聊到有趣的经历,或者好笑的梗,他会开怀大笑。
笑过之后,他又会沉着地分享,他在这些经历和故事之后思考。
“创业是从悬崖上跳下去,在落地之前学会飞翔的过程”,聊到创业十年的心得体会,他总结纳芯微创业历程谈到,创业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自己率先成长之后,还要带着团队成长。
“出发上路的时候,你也不知道前方在哪里,最后在各种不确定性中,把整个团队带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去”。
这些思考已经沉淀为纳芯微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即持续的学习能力、坚持做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2023年,对于纳芯微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他谈到,缺芯窗口已经结束了,要重新回归到建立长期核心竞争力的轨道,包括组织能力、流程体系、工艺平台化等建设。
同时,也会继续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因为半导体产业所有领先企业,毫无例外,都是面向全球市场布局。
而成为一家在全球有竞争力的、甚至是领导力的中国芯片公司,正是纳芯微下个十年奋斗的目标。
作者 | 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