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上海:一座工业城市的机器人产业轨迹
    • 02、上海宝山机器人产业园:17个项目总投资超60亿元,工业机器人为主要方向
    • 03、张江机器人谷:以高端医疗健康机器人为核心,拓展机器人服务边界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 vs 张江机器人谷,谁更强?

2023/02/21
1749
阅读需 16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日,火爆全球的ChatGPT进一步引爆了人们对AI技术前景的想象。AI与机器人属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任何一方的技术进步都会有利于相关产业的推动和落地。

发展机器人产业,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日前,第一批《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公布,包括41家企业品牌及52个应用场景。上海宣布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品牌,形成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和达成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张通社试图梳理上海发展机器人的产业渊源,并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与张江机器人谷为对象,考察上海机器人的产业聚集与未来发展。

01、上海:一座工业城市的机器人产业轨迹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最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南制造局在上海建立新炼钢厂,又购进1座15吨酸性炼钢平炉,上海钢铁工业就此诞生。随后的一百多年间,上海更拥有中国近代工业的众多“第一”,包括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第一座陆上水厂等。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正也在这片土地上悄悄萌芽。1987年,由上海仪表厂、上海交大、航空部633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上海一号”焊接机器人和“上海二号”搬运机器人成功研制,它们是中国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其中,“上海一号”曾在桑塔纳轿车关键零部件焊接中创造无一次品的记录,不仅解决了工厂设备不匹配的困难,而且焊接质量也达到德国汽车工业的标准。

斗转星移。如今,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已然成为“上海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远洋船舶等新型工业的迅猛发展,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有增无减。除了生产这些装备的流水线,产业链上游元器件测试、焊接、烘烤和组装,以及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都需要工业机器人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导航定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和感知交互技术不断成熟,机器人能带来的降本增效被更多行业所关注。因此,机器人的服务领域不再局限于工业领域,而是延伸至农业、医疗、教育、建筑等等领域。机器人的定义范围进一步扩充,囊获了服务百业的服务机器人。

近年来,为支持上海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海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关于本市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这些政策从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方面对上海机器人产业予以支持。

随着不断增强的需求,叠加政策推动,国际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ABB、安川电机、FANUC和KUKA纷纷落地上海。同时,本土工业机器人厂商纷纷乘势而上,工业机器人的国产替代成为现在进行时,这些勇争潮头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包括新时代、中科新松、节卡机器人等等。一批优秀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也纷纷涌现,比如专注于康复机器人的傅里叶智能、专注于送餐配送的擎朗智能、专注于卫生清洁机器人的高仙机器人等等。

作为中国最先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城市之一,上海一直致力打造工业机器人产业高地,同时做大做强服务机器人。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7万台,同比增长34%。2022年,上海工业机器人年产量预计将达7.5万台以上,实现同比增长6%,产量居国内城市首位。

2022年也是上海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井喷的一年,不少企业的产品在医疗、建筑、农业、商业、家用、应急等领域成功落地。根据浦东科经委的数据,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00亿美元,想必其中较大一部分出自上海的企业。

做大产业规模势必能造成产业集聚。实际上,上海已经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其中,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和张江机器人谷便是代表园区。

02、上海宝山机器人产业园:17个项目总投资超60亿元,工业机器人为主要方向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94年。那一年,上海市政府鼓励郊区县发展工业,经宝山区政府批复同意,顾村镇成立“顾村工业小区”,之后更名为“顾村工业园区”,成为一块镇级工业区。2012年被市经信委命名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园区。2018年获批授牌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机器人研究与转化功能性平台。

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已经评为上海市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将机器人作为重心产业的园区。相关数据表明,该园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200家,其中机器人企业60多家。目前园区已经有17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产后预计年税收超过10亿元的开工启动类产业项目。

根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园区内3%企业成立于2000年之前,9%企业成立于2000年至2010年之间,近30%企业成立于2011至2015年之间,超30%企业成立于2016至2019年之间,还有近30%企业成立于2019年之后。从整体数据看,虽然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一家老牌产业园区,有着不少成立时间较早的企业,但是它接着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正吸引着一批批新型的机器人企业加入。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中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成立时间分布

从企业性质看,园区内92%是民营企业,其余8%是外企或中外合资企业。虽然含外资企业只占8%,但这些企业基本都是拥有技术优势的国际头部企业,包括四大机器人巨头之一发那科,也有机器人电弧焊龙头企业伏能士。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中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的企业性质分布

原本,发那科落户上海金桥,然而经过十余年发展,场地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亟需一块面积更大的土地来开展业务。那时,顾村工业园区正想引进一家工业巨头,并且空留出一块60亩地。双方一拍即合,发那科正式将总部迁入宝山。

大企业落地都能带来引领效应,它能带来相关产业的聚集,而作为国际机器人巨头的发那科正吸引了一批机器人企业落地宝山。同时,园区积极构建产业交流平台,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的落地,为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研发与产业应用支持。

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正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纵向延展产业链长度,形成上游零配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与生态的完整产业链。根据Link数据库统计,40%企业属于上游零配件环节,近40%企业属于中游本体制造环节(包括工业智能与商业服务,其中商业服务又涉及公共服务和家用服务),剩下20%属于下游系统集成与生态企业。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中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的细分赛道分布

在这些企业中,一批国产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包括快仓智能、视比特机器人、赛赫智能等等。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物流机器人厂商,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智能物流机器人+智慧大脑操作系统”。快仓已经覆盖30多家目标行业,累积客户达500家。2020年末,它获得包括软银中国、菜鸟网络、百世物流等机构的C+轮融资。

上海视比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机器视觉机器人厂商。它围绕机器视觉,构建面向重工业智能分拣、汽车行业大致村高精度三维量测、物流行业动态分拣等场景的机器人工作站,填补了国内空白。2022年7月,它获得由经纬创投领投,迪策投资、招商兴湘、弘德投资跟投的3亿元B轮融资。

除了诸如快仓、视比特这些崛起的中游企业外,一些国产上游零配件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赛赫智能。

上海赛赫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智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赛赫智能的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成型系统、总装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车身成型系统、车轮装配与检测系统、其他整车总装与整车下线检测系统等三大主要产品。

总体来说,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以科那发为龙头,带动形成的一批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场景的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成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重要支柱。

03、张江机器人谷:以高端医疗健康机器人为核心,拓展机器人服务边界

张江机器人谷位于张江科学城。张江科学城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作为典型的交叉领域,机器人产业需要半导体、人工智能、机械制造等领域内的技术配合,这让坐落于张江的机器人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张江机器人谷面积约3.9平方公里,2020年机器人产业工业产值117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张江机器人谷将实现机器人工业总体产业规模700亿,入驻机器人核心企业150家,上市企业10家

成立于2020年,张江机器人谷是一个较新的产业园区,这意味着大部分入驻企业的成立时间不会太早。6.5%企业成立于2010年之前,20%企业成立于2010至2015年之间,30%企业成立于2016年至2020年之间,超30%企业成立于2021与2022这两年。由此可见,入驻机器人谷的企业有超三分之一是园区建立之后而成立,另三分之二则是成立于别处,而后迁入张江机器人谷。

机器人谷中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成立时间分布

国际四大机器人之一的ABB将机器人超级工厂落户张江机器人谷,并用于生产新一代工业机器人。这一工厂采用全自动化柔性生产,集生产与研发为一体,占地67000平方米,投资约11亿元。

有别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的定位,张江机器人谷致力构造以高端医疗健康机器人为核心,以特色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服务机器人为重点,以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关键控制软件为突破的“一核心,两重点,两突破”的发展思路。

根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23%企业属于上游零配件企业,54%企业属于中游本体制造企业,23%企业属于下游生态企业。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不同在于,机器人谷尚且没有系统集成环节的企业。

机器人谷中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的细分赛道分布

此外,机器人谷的中游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在这些中游企业中,67%企业生产的是工业机器人,而剩下33%企业从事的是服务机器人。

相比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张江机器人谷有更多服务机器人企业,涉及公共服务、家用服务、建筑服务、农业服务、医疗健康、特种应急等等场景。这包括提供公共服务机器人的青岚机器人、提供家用机器人的喜世旗机器人、提供建筑服务机器人的元造社机器人、提供农业服务的滴翠智能、提供特种应急服务的百川通智能。

在这些领域中,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机器人最多,包括逸术机器人、微琢科技、上海程天科技、傅利叶智能等等。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康复的机器人厂商。傅里叶智能能以康复机器人为核心,提供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智能康复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傅利叶智能已经为40个国家/地区的2000家客户提供产品服务。2022年1月,傅利叶智能宣布完成4亿元D轮融资,该轮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Prosperity7 Ventures、元璟资本跟投。

除去中游的整机制造企业外,近年上游的零配件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代表企业就包括了提供激光雷达的鲸目科技。

上海鲸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激光雷达的高科技企业。它的激光雷达产品可以应用于电网运维、风力发电、健康监护、运动骑行等领域。鲸目科技于2022年7月获得天使轮融资。

对于张江机器人谷,它能够综合张江硬科技产业的区位优势,从而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边界,让机器人实现更广阔的社会价值。

除了以上两家主打机器人产业园区以外,上海还有不少主打机器人产业的园区,其中包括嘉定南翔机器人产业园、金桥机器人产业园、洞泾机器人产业基地等。这些产业园区都不约而同地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同时,它们尝试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边界,让机器人真正做到赋能百业。

文字:薛路皓

编辑:马小倩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张通社;源于张江,联通创新,服务社会!张通社以链接每一家科技企业为目标,以数据为驱动,为地方政府、科技园区、投资机构、银行、券商、律所、会所、知识产权等企业服务机构第一时间提供科技企业的需求信息,解决科技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