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塔斯克托盘机器人(APR):让手搬肩扛成为过去
    • 智能移动机器人——无标准,不规模
    • 开源——让机器人研发更高效
    • 创业不是蒙眼狂奔,生态是关键
    • 赋能新生力量,迈向蓬勃之路
    • 写在最后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机器人创业,不再九死一生

2022/12/20
2076
阅读需 2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在政策引导及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机器人企业不论是数量、还是在细分领域的应用类型,都在发展壮大,且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聚光灯下的机器人赛道,突然变得拥挤,这对身处其中的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都是倍增的。如何打造差异化?如何实现规模化应用?如何避免弯路,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且活得很好?……是每家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

“独行者疾,众行者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速发展的机器人产业。

塔斯克托盘机器人(APR):让手搬肩扛成为过去

物流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迈进。物流机器人乘势而起。

不过,物流仓储环节众多,从入库到出库,各类物流机器人贯穿始终。但是,纵观整个物流链条,仍存在无法使用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的环节,或是无法很好地将机器人标准化、规模化,而这些环节的突破,对于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意义。

托盘搬运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物流仓储的装卸货环节,很多物料中转的标准载具是托盘,它具有较高的周转频率,不过,市面上除了较为笨重的自动叉车外,并没有更好的智能搬运机器人能够适应托盘搬运,尤其是装货时托盘的摆放位置或密度等基本都由人工完成,造成了传统搬运模式成本高、效率低。此外,叉车等设备要求较大的通行空间,也进一步提升了对仓库的要求。

广东塔斯克机器人有限公司看到了这一应用缺口背后的巨大潜力。首先,托盘在工厂中的应用非常普遍,这是庞大的市场基础;其次,托盘是相对标准化的载具,容易规模化。

塔斯克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张雪逸分享了一组数字,国内流转+非流转的总存量托盘近百亿张,对应着300多万台叉车和1000多万台地牛的存量市场。如果用智能托盘机器人(APR)代替叉车、地牛,市场空间是巨大的,能够帮助工厂解决搬运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托盘机器人(APR;Autonomous Pallet - handling Robot)是指在工业及物流仓储领域中,以托盘为搬运单元,具备自主移动能力的机器人。塔斯克智能托盘机器人(APR)采用了智能SLAM定位技术,兼容使用了更成熟的二维码定位技术,能够进行大规模的集群调度无干扰作业,并且无需货架、料架等附属设备。

与搬运机器人领域常见的潜伏式AGV相比,这种智能托盘机器人(APR)具体有哪些优势?首先,相比潜伏式AGV“货架到人”的搬运方式,托盘机器人(APR)可直接叉取托盘,整个搬运过程更加流畅,提高了作业效率。第二,在人车混行场景下,安全性尤为重要。托盘机器人(APR)具备多重安全措施,360度无死角防护;而潜伏式AGV通常托盘支架大于车身,碰撞时无法触发车身防撞装置,并且由于托盘支架的四个支腿遮挡激光,形成了四个盲区,造成了复杂场景下的安全隐患。第三,智能托盘机器人(APR)无需额外配置托盘支架、叉车,也无需额外配备叉车工,考虑长期成本及总体投资规模,两者相当甚至托盘机器人(APR)成本更低。

张雪逸称,目前,塔斯克智能托盘机器人(APR)基本可适用于所有地面平面的托盘搬运场景,并可应用于任何智能制造及物流搬运领域,如产线搬运、出入库仓储作业、人工叫料、拣选拆零等;可支持丰富的第三方设备对接场景,如自动门、提升机、电梯、立库等场景,可以完全自动化地完成跨房间、跨楼层搬运,逐渐远离“手搬肩扛”的人力时代。

除了针对设备的对接场景,还有针对行业场景的功能支持。张雪逸分享了与一家上市医药集团的合作案例,该客户的主要痛点包括:制剂、浸膏等过程工艺间存在断续、反复消毒、载具异形、物料流转以人工为主,设备间无法互通互联,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等问题。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高洁净度要求的条件下,塔斯克通过无线控制模块,直接打通了自动门及消毒设备的联结,可以全自动完成整套消毒流程。针对医药行业品类的多样性,其载具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塔斯克机器人开发的异形托盘识别算法可以完成不同形式托盘的识别及调整功能,可以做到一机多用,替换人工地牛的作业形式。

智能移动机器人——无标准,不规模

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应用挑战,比如技术通用性不足、行业场景机器人需求量不大、移动机器人成本高等。

深圳市煜禾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雷达提出,“凡是不追求标准化的行业,最后都没有办法规模化。”从他的视角反应出,一个行业如果不能对已定型的产品进行复制与迭代,就无法形成规模批量生产,最终将导致行业内企业形态原始、发展空间受限,出现恶性循环,难以持续发展壮大。

这也是我国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中固然存在客观因素:比如场景碎片化、产品本身成本较高等,但是,深层原因还是没有形成标准化、缺乏对行业产业链的共同认知。因此,导致很多企业对自身处于产业环节中的位置没有清晰定位,例如:没有界定企业属于应用端还是部件端,导致以全产业链研发的方式开发产品,出现重复造部件的同时又进入多个应用行业,最终变成非标生产或者项目研发公司,造成研发设计产品难以规模化或公司持续亏损。

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底盘的高科技企业,煜禾森希望在未来全面普及智能移动机器人应用,在不断提升产品实力和可靠性的同时,提升便捷性,优化成本结构,降低准入门槛。与行业内应用企业一同推进智能机器人大面积应用,真正能够实现助力人类工作更轻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煜禾森打造了模块化机器人的三大差异化优势:

第一,机器人底盘模块设计:支持负载速度尺寸上的可变调整与安全冗余设计 ,有利于二次搭载行业应用功能快速开发。传统上,用户开发一款产品需要3-4年定型,花费至少在4000-6000万以上。而通过在模块化机器人基础上进行开发,整个行业应用开发时间只需要4-6个月,完善上装搭载即可量化,有效节省了85%以上的硬件开发成本。

第二,行业搭载模块化设计:采用NASA接口标准设计机器人行业搭载模块接口,支持搭载多种形态行业应用工具,包括电力、化工、智能清洁、智能物流、特殊场景应用工具等。由于采用通用化标准接口,协议即插即用,能够做到一小时打通行业应用控制接口协议,可有效节省91%的软件开发时间周期与成本。

第三,一体式控制软硬件与云端升级平台模块化设计:可实现便捷维护,无需远距离特派技术人员维护升级,就近电动自行车维修中心即可提供支持,只需约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机器人维护,大幅降低机器人量化后期应用成本。

三大特性造就了煜禾森的核心差异点,由于提供的是标准化解决方案,具有可复制性,便于大规模投放应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了市场的推广难度。目前在物流和巡检作业领域,助力行业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已经实现了成熟的落地应用,去年进入规模化投产的第一阶段,约交付4000-5000台,接下来两三年有望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增长,达到3万-6万台规模化投放量。

开源——让机器人研发更高效

约2015年以来,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开始大规模走进我们的生活。

成都铂贝科技有限公司(阿木实验室)创始人、CEO潇齐认为,2007年是我国机器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ROS开源操作系统的出现、CMS传感器价格的进一步降低,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他强调,特别是开源软件,对机器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潇齐认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有供应链优势、工程落地能力优势、以及制造能力优势等,但客观上还存在原创力不足的问题,而开源项目有助于提升业界的研发效率,提升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

阿木实验室作为铂贝科技旗下的机器人智能教育及科研板块品牌,以开源技术开发和运营为核心,以开源技术为基础,提供无人系统开发工具链服务,主要提供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零配件和仿真工具。潇齐表示,“阿木实验室专注为机器人领域提供无人系统开发工具链,并通过开发者社区,从高校、院所延伸到企业,从而让机器人研发更高效。”

“让研发更高效”是阿木实验室的主旨。潇齐认为,我国发展开源软件的薄弱环节是基础工具链,要改变这一局面,一方面,开源软件的推广和普及必不可少;另一方面,要持续提升开源软件的数量和影响力,加强仿真、集成开发平台的开发。

这也正是阿木实验室的两大投入方向:一是开源软件的维护和推广,二是机器人开发工具链的投入。据了解,阿木实验室为移动机器人前沿技术研发提供开源软硬件工具,以及相应的课程服务。

通过运营技术社区,阿木实验室目前已经形成了普罗米修斯自主无人机开源项目,以及配套的P系列无人机硬件设备。项目搭配多种周边智能化方案,例如室内/室外编队、吊舱视觉追踪、阶梯式教育解决方案等。同时配套仿真主机、视觉/深度传感器、高带宽通讯设备等周边零配件。最终建立了包含机器人开源项目、软硬件开发工具、教育解决方案及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截至2021年,阿木实验室的合作方,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超过500家,开发者社区用户超过8000人,与用户形成了良好的开源生态关系。

除了普罗米修斯开源项目,阿木实验室目前运作的核心项目还包括:打造无人机自驾仪的FMT开源项,目前已被一些研究所、高校使用;群体智能机器人相关的开源项目,也在一些高校中展开了合作。

创业不是蒙眼狂奔,生态是关键

在机器人这个热门赛道上,挤满了像上述三家企业一样的创业者,他们作为产业创新的生力军,各有核心优势,聚焦于相同或不同方向,都希望能在大浪淘沙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过,创业不是蒙眼狂奔。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加强与产业协同创新、探索合作的新边界等,都是严峻挑战面前的发展关键。毫无疑问,一个强而有力的生态体系能够帮助他们迎接挑战,得到源源不断的赋能,也正是如此,这三家企业不约而同都加入了“NVIDIA初创加速计划”。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之一,NVIDIA初创加速计划(NVIDIA Inception)是一个免费会员制的创业孵化器,旨在培养颠覆行业格局的优秀创业公司。

据了解,NVIDIA初创加速计划正在与包括自动驾驶、医疗、数字孪生、自主机器等最具创新性的前沿企业共同协作,推动人工智能生态更迅速的发展。

该计划联合了国内外知名的风投机构、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行业合作伙伴等,打造创业加速生态系统,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产品折扣、技术支持、融资对接、业务对接等一系列服务,加速创业公司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NVIDIA初创加速计划”在中国的招募规模位居全球第二。2022年,会员总数已经超过了1500家。

工业和商用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复杂、时间长、挑战大、成本高,并且在机器人的许多用例和场景中,缺乏结构化的环境很普遍,NVIDIA专为机器人和AI打造的加速平台解决了这些挑战。一方面,端到端解决方案可帮助降低成本、简化开发流程并加速产品上市;另一方面,NVIDIA 平台上的AI 软件和云原生工作流相兼容,能为客户提供构建软件定义的自主机器所需的性能和能效。

Jetson和Isaac系列是NVIDIA在机器人领域非常受欢迎的平台。其中,NVIDIA Jetson作为边缘计算领域先进的人工智能平台,适用于自主机器和其他嵌入式应用程序。每个Jetson 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组,其中包括 GPU、CPU、内存、电源管理和高速接口等,不同性能、能效和外形规格的组合能够满足各类行业用户所需。此外,它还包括用于加速软件的 NVIDIA JetPack SDK,以及包含传感器、SDK、服务和产品的生态系统。

NVIDIA Isaac则是专为机器人和 AI 打造的加速平台,端到端的Isaac机器人平台,通过优化机器人开发、仿真和部署环节,加速了开发进程。它充分发挥了机器人和 AI 加速平台的强大功能,可进行数据生成、仿真和测试、机器人训练、开发应用、部署和管理等工作。

上述三家企业中,塔斯克机器人采用了NVIDIA Jetson Nano系列,煜禾森采用了Jetson Nano和Jetson Xavier NX系列,阿木实验室采用了Jetson Xavier NX和JetPack SDK,加速和优化了他们的研发进程。

赋能新生力量,迈向蓬勃之路

谈及加入“NVIDIA初创加速计划”的初衷,三家企业无不表示是被NVIDIA有竞争力的产品、强大的生态资源、前瞻的、有国际视野的牵引力所吸引,更为重要的是,与NVIDIA在创新、创业理念上的契合,是合作的根基。

塔斯克机器人参与了今年的“NVIDIA初创企业展示”华南区的活动,并进入了最终殿堂环节,获得荣耀企业的称号。据张雪逸分享,借助这样的机会能够展示公司和产品优势,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解决物流搬运问题不能仅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很多时候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综合、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而通过NVIDIA搭建的交流平台,能够促进企业之间实现合作共赢。

李雷达表示,NVIDIA生态覆盖了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产业链,这也基本覆盖了他们所面向的用户端和供应链端,甚至还可以通过专场活动的方式,结识业内有口碑的客户以及有名的投资机构,为下一步发展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他希望能够持续得到这样的支持,便于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快速转化技术,形成落地成果,促进多方的良性互动。

对于阿木实验室致力于推动的开源软件发展,NVIDIA也在展开研究。就如NVIDIA一贯的理念,开源带来更广泛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机器人来说,更进一步的人机协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而这需要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开源性。

潇齐非常赞同NVIDIA对开源的理念和给予的支持,他认为“非常到位”,NVIDIA鼓励其推进开源生态建设,并且主动利用社群的影响力帮助他们,体现出了NVIDIA生态基因中对技术开源和协同合作所持的开放性。

写在最后

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已成为驱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广阔的市场机遇面前,机器人产业也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横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研发、细分领域之间的合作共建……从技术、产品、生态等层面推动着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创新和发展。

在高速创新的机器人市场,“NVIDIA初创加速计划”更加凸显出它的生态价值和强大的赋能能力,它着眼于给初创公司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生态支持,这对初创公司占据重要力量的机器人产业尤为重要。

借助NVIDIA持续提供的新权益,初创企业可以利用最新的技术、得到全面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从数字孪生到元宇宙,NVIDIA正在将最新的技术投入到“NVIDIA初创加速计划”中,助力初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行稳致远。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SN74LVC244APWR 1 Texas Instruments 8-ch, 1.65-V to 3.6-V buffers with 3-state outputs 20-TSSOP -40 to 12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44 查看
NC7WZ125K8X 1 onsemi TinyLogic UHS Buffer with 3-STATE Output, 3000-REEL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51 查看
AB-557-03-HCHC-F-L-C-T3 1 Abracon Corporation PLL Based Clock Driver, 557 Series, 2 True Output(s), 2 Inverted Output(s), QFN-14
暂无数据 查看
英伟达

英伟达

NVIDIA(中国大陆译名:英伟达,港台译名:辉达),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由黄仁勋、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共同创立。公司早期专注于图形芯片设计业务,随着公司技术与业务发展,已成长为一家提供全栈计算的人工智能公司,致力于开发CPU、DPU、GPU和AI软件,为建筑工程、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制造业、汽车等领域的计算解决方案提供支持。

NVIDIA(中国大陆译名:英伟达,港台译名:辉达),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由黄仁勋、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共同创立。公司早期专注于图形芯片设计业务,随着公司技术与业务发展,已成长为一家提供全栈计算的人工智能公司,致力于开发CPU、DPU、GPU和AI软件,为建筑工程、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制造业、汽车等领域的计算解决方案提供支持。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资深行业分析师。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电子科技领域专业媒体十余载,善于纵深洞悉行业趋势。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