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ARM是国内大学计划的新丁,2011年下半年刚刚正式成立中国大学计划部,开始国内大学计划部署。但任何谈及ARM的篇幅都不能避开其强大的生态系统的存在。我首先想到的是,不像那些生产芯片的半导体厂商,ARM在上游,是家IP核授权公司,没有自己的芯片产品,公司性质本身决定了ARM的大学计划与我们以往接触的半导体厂商存在很大不同。ARM会以怎样的形式进入大学?它自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它又将怎样把这种生态系统的优势延伸到大学计划中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ARM中国区大学计划经理时昕。
ARM国内大学计划的前世今生
时昕透露,和ARM公司的全球发展同步,ARM全球大学计划由来已久,在欧美和其他一些亚太国家都有开展。虽然此前ARM公司在国内的大学计划未设专门的部门,但基于ARM合作伙伴的一些大学计划的合作其实早就在进行。
ARM中国区大学计划经理时昕
在我与高校的接触中也了解到,国内很多高校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所采用的技术平台仍然与工业界主流的平台有不小的差距,从而使得学生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需要更长的适应和学习其。近年来随着ARM产品线的持续更新,Cortex系列各种低功耗、高性能内核的出现,以及国内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不断成熟,与国外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同时伴随着32位MCU取代8位、16位MCU 的趋势,使ARM的Cortex系列平台进入高校教学显得水到渠成。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凸显,同时,随着国内电子产业和整体开发设计环境逐渐与国际趋同,ARM也在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支持,大学计划作为从设计初期影响未来工程师和产业走向的战略意义也越加受到ARM的重视,于是就有了ARM国内大学计划部的正式组建。时昕表示,ARM大学计划经过前期的经验积累,在今后的几年中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通过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的沟通我们也了解到,ARM在10年前随其合作伙伴包括飞思卡尔、德州仪器、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等公司的大学计划一起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双方的合作经历了从初步接触到深度合作,从面向低端的普及单片机应用到面向高端的SoC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也印证着ARM国内大学计划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
合作方式不是问题
谈及合作方式的问题,我们需要从ARM本身的特点出发,ARM的模式是提供处理器的IP核授权,它的直接客户是芯片厂商,ARM内核因其低功耗、高性能日益成为涉足数字处理器和控制器芯片的厂商的必备之选,也因此形成了围绕ARM的庞大的生态系统。由此也给ARM的大学计划带来一些不同于其他半导体厂商的特性。即ARM与大学的合作范围可以更广泛,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子、通信、自动化等跟系统设计相关的专业,甚至更上游涉及芯片设计的微电子专业也可以跟ARM有很深入的合作。
时昕表示,ARM大学计划将分几个步骤展开,包括:
1. 教师互动
作为大学计划的中坚力量,教师是ARM首要关注的对象。ARM积极参与相关研讨、培训以及教育机关会议,并在国内举办不同主题的教师研讨会和师资培训班,旨在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并为ARM与老师、老师与老师间的沟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ARM大学计划的实践经验更快扩散到更多的高校。
2. 学生互动
通过与高校学生接触的经验,ARM发现当今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已经从简单的书本知识、项目实践扩展到对产品技术路径、产业大趋势,以及跟他们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就业需求和职场成功要素等等,ARM也将有计划的在各大高校中开展宣讲活动,为相关学科的学生们答疑解惑,希望为他们带去更多实用信息。
同时,与学生最直接的互动是设计竞赛,目前很多厂商都在举办或协助有关机构举办周期性的设计大赛,且颇为成功,而且随着采用ARM架构的MCU厂商越来越多,高校教学中对含ARM内核的平台也越来越关注,更多的学生想通过大赛的形式加深对ARM架构的理解,熟悉和掌握更前沿的设计平台,这种趋势在很多ARM芯片伙伴的设计竞赛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ARM在2012年参与了很多相关机构和芯片伙伴公司的竞赛,在2013年我们将看到由ARM直接策划和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采用的平台将是基于Cortex-M系列的MCU产品,目前ARM方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保持关注。
3. 联合实验室
时昕透露,在2012年,截至到10月年,ARM已经与国内的4所大学达成了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未来还将不断扩大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在高校选择与实验室的具体合作形式上,ARM会兼顾学校影响力、地域因素以及学科在设计链上的不同环节,同时做到既覆盖中、高端研发设计人员,也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需求较多的技术工人的培养,在具体合作形式上,则将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定制化服务。
2012年10月,ARM联合合作伙伴飞思卡尔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ARM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创新联合实验室”以及“电子科技大学-Freescale 嵌入式系统设计创新联合实验室”,可以视为ARM国内联合实验室的一个示范基地。
通过采访一些与ARM展开合作的高校老师,给我的感觉,ARM在与大学的教学合作中的优势逐渐显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的黄乐天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ARM大学计划着眼于长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积累,而非短期的实际效益,这与ARM公司长期以来强调的培养产业“生态环境”的做法一脉相承。在ARM大学计划的支持下,我们解决了国内大部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问题,即因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相关课程的设置与几十年前相比并没有本质改进,从而导致课程体系架构不够合理、基础知识不够完善、实践手段不够新颖、教学模式不够丰富等问题。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以ARM架构微处理器替代80X86系列微机的微机原理课程,并以贴近产业和行业需求为目标打造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以广泛的国际合作为契机完善高水平实验平台、推进实践教学。在此编写并出版了国内首本将原理、组成、结构和前沿应用设计技术综合于一体的教材----《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随着大学计划的开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国内同类高校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辐射效果和带动作用。”
这里,黄老师也对ARM大学计划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建立“口袋实验室”;加强对学校老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以及加强教材建设和实验建设。而时昕提到的关于大学计划的未来规划正契合了这些需求。
服务客户的客户
谈到ARM大学计划的目标,时昕表示,和ARM积极打造和建设自己的生态系统同源,ARM大学计划的目标是在努力打造多赢的局面,一方面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和技术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实践基础和项目设计经验,同时也是为整个ARM架构的应用领域提供更多的设计人才的支持,即服务客户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