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是一个将网络通信协议按照不同功能层次分成七层的标准体系结构。这个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
1.物理层(PhysicalLayer)
物理层是OSI模型中最底层的一层,其任务是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比特流(Bit Stream),并控制物理设备,如光纤、网线、无线电等。它定义了电压、线缆标准、接口形状、传输速率等物理特性。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第二层,它负责将下层所传来的比特流转换为帧(Frame),并对其进行校验、错误控制、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它定义了如何让网络上的设备能够进行数据的传输,以及如何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网络层(NetworkLayer)
网络层是OSI模型中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为不同网络之间提供路径选择和数据传输。它定义了如何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包并且使其经过各种网络寻址和路由选择,以使数据包准确地到达目标主机。
4.传输层(TransportLayer)
传输层是OSI模型中第四层,其任务是向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服务。它通过流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等机制来保证数据在端到端传输的过程中不被破坏或丢失。
5.会话层(SessionLayer)
会话层是OSI模型中第五层,它创建、管理和结束两个系统之间的通信会话。在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会话层可以对数据进行划分和同步,并在必要时实现校验点以便重启和恢复。
6.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
表示层是OSI模型中第六层,它主要负责数据的表示、加密和压缩等工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环境以不同方式进行编码和解码。
7.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应用层是OSI模型中最高层,其任务是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并维护网络应用之间的会话状态。在这一层次上,常见的协议有HTTP、SMT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