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本土分销商,北高智一直都在以一个平稳而高效的速度增长,即使在今年这样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北高智2012年的业绩达到4亿美金,相比2011年有30%的增长,预计2013年还会持续大幅增长。如今的北高智,代理的产品线超过30条,产品涉及消费电子、手机通讯、LED照明、工业控制多个领域。
这次的约访对象是北高智北中国区的总经理Alex Lin,希望透过他来了解分销商们对本土IC行业现状的一些看法。
国内IC行业发展迅猛,产品、服务皆有显著提高
Alex在IC分销行业已经做了十多个年头,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和内地的IC厂商接触了不少,他的直观感受就是最近几年国内的IC行业发展迅猛。Alex以电源管理芯片为例,一个常用的2A同步整流DC/DC芯片,以前主要是欧美的IC厂商在做,价格差不多在0.3-0.4美金左右,后来这个市场逐步被中国台湾的IC厂商占据,价格差不多拼到0.2美金左右,这个过程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现在这块市场基本都是本土电源IC厂商已经崛起,价格很快拼到0.1美金或者更低,而这几乎只花了一年的时间。
与国际IC厂商相比,本土厂商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本土IC厂商的运营成本可以更低,加上本土厂商更深刻了解本土市场的需求,虽然他们先前走过一些弯路,但随着近几年政府的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大、业务干预程度的不断减小,再加上象华登国际这样IC产业的专业风投资本介入,本土的IC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在一些领域,比如电源管理、手机base band、安防、RF、运放、音频处理等方面本土厂商已经做的非常出色,而一些欧美技术、国内运营的新型本土IC设计公司,在这方面的优势则更加明显。
在谈到服务时,Alex也认为这些年本土的IC设计公司有了显著的提高。以手机平台为例,大家都提供turnkey的参考设计方案,欧美公司大概可以做到50-70%,中国台湾的MTK也许做了整个方案的90%,本土的企业能做到90-95%,类似于手机行业知名分析师潘九堂说的毛胚房、简装房、精装房的精确比方,不过大家整体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另外现在很多产品应用的参考设计方案,不仅有原厂的AE/FAE在做,分销商也同样在做,以北高智为例,目前北高智整体的300多人中约1/3在做技术服务工作,这在以前的传统分销商行业是无法想象的,但这是趋势,需求改变规则。原厂、分销商、客户端三方发力,也使得产品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性价比越来越高,最终收益的是普通消费者。
既然国内的IC行业发展这么迅猛,未来会不会超越国际的IC厂商呢?Alex觉得很难简单的回答,要分情况,在数字信号领域机会比较大,模拟混合领域路还很长。另外,还应该注意到,虽然国内的IC设计公司发展很快并往上走,但是国际的IC厂商特别是大厂也在不断整合并且放低身段下沉肉搏,加上因为市场基数差异,其巨人整合的扩张速度往往远大于本土IC设计公司自身成长的增幅,不过整合是大趋势,整合剩下来的,不管是国际厂商还是本土厂商,则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法则和成长空间,最后,形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哑铃型市场分布动平衡结构。国际IC厂商一直都占据着利润金字塔的顶端,中下端不断带来的压力会促进其之间不断整合。很多行业朋友全面看衰国际IC厂商,其实没那么简单,再次以电源管理芯片为例,国内IC厂商虽然做的风生水起,让很多国际做电源芯片的IC厂商日子很难过,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竞争过程中,国际厂商一般并不会全军覆没,而是会留下少数综合竞争实力很强的巨无霸厂商,而且随着这些巨无霸企业不断加强本土化,加上他们的产品线更广更全,大大削弱本土IC企业的综合优势。
对本土分销商而言,需要关注本土产品线,但也要紧跟国际型产品线
目前相对而言,国际型的产品线依然对对分销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品牌效应,相对可靠的产品品质,会让分销商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增加成功的砝码。但是本土IC厂商在价格、交期方面会不会更有优势呢?Alex的回答是,对终端客户会,但对分销商而言则不尽然。
先说价格。同样规格的IC,本土IC厂商相对国际IC厂商价格一般的确偏低一些,所以对终端客户而言cost down会带来一些帮助,对分销商而言有些不一样,相对于本土IC厂商,欧美厂商在财务上会相对宽松一点,账期及授信额度比较好谈。在很多欧美厂商中广泛操作的Ship &Debit商务模式(传说中的高买低卖),相当于价格保护,对分销商而言大大降低了备货跌价及呆滞风险,但在国内IC厂商中,还极少采用。
至于交期问题,一般原厂、分销商、客户端都会做forecast,这一点应该是三方分担,国内外IC厂商的差异并不会太大。当然本土厂商对市场会更敏感一点,他们会基于自己对未来市场的判断来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一些库存,手段更加灵活。
分销行业,大者会恒大
在谈到北高智的未来时,Alex强调北高智会按照自己预定的目标稳步前进,他也非常看好LED照明、通讯、三表、MEMS、便携医疗产品以及工业等市场未来的发展。
当然对于分销商,要持续做大也是困难重重。困难之一,就是IC厂商的不断兼并。以北高智为例,在代理的产品线品牌中,在过去2-3年中已经发生多起兼并或者被兼并的案例,合并后的公司会越来越大,对应的,相关的分销渠道一般也会相应的合并或者部分合并,有幸留下来的规模分销商,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强壮,业绩和规模“被增长”,这又进一步压缩了规模较小或产品线单一的分销商的生存空间。很残忍,但这是游戏规则,适者生存。
所以在分销行业基本是一个大者恒大的局面,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或者做深做专细分领域,在新的市场和不断整合的复杂环境中寻找新的机会。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大多还阅读了以下文章:
摘要:占空比成为记者走入的第一家企业。除了同样是取自专业术语,占空比和与非网还有着名字之外的相似之处。占空比的目标是成为国内LED芯片企业的领头羊,而与非网的理念是要做专业网络传媒的代名词……
摘要:通 常我们习惯把这种行业称为朝阳产业,但比起国外企业,国内的MEMS产业还只是刚刚起步,比起销售额动辄上亿的其他半导体产业来说还是差距巨大,但是整体 的发展还是非常喜人的。这次就请到了苏州敏芯微的首席运营官张辰良先生,请他来聊一聊目前国内MEMS产业的现状……
摘要:这次约谈的是一位风投,1998年清华毕业,之后去了日本,在日立做MCU设计,2001年加入苏州旺宏做Flash Memory设计,2006年到华亚微电子,2009年加入联发科,2011年成为一名专业风投,他就是Tallwood的投资经理孙海龙……
摘要:在 本人的印象中,全球范围内能做FPGA的,除了Altera和Xilinx,似乎只剩那么一到两家,用屈指可数形容绝不为过,而且基本都是美国企业。但是 当听说这个以高门槛、高投入著称的行业也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本人多少有些吃惊,但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它就是京微雅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