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ALOG徴格半导体亮相慕尼黑电子展 高性能模拟信号链芯片加速国产替代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新锐力量,ZYNALOG徴格半导体携多款高性能模拟信号链芯片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现场备受关注的焦点。展会期间,ZYNALOG徴格半导体展台人流如织,其创新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驻足参观和交流。公司技术团队与来访客户就产品性能、技术细节及行业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沟通,并共同探讨进一步的
213
4小时前
ZYNALOG徴格半导体亮相慕尼黑电子展 高性能模拟信号链芯片加速国产替代
芯海科技BMS电量计的EMC抗干扰“智能降噪”
传统电量计仿佛置身于嘈杂菜市场的收音机。在智能设备深入生活的今天,一部智能手机每天大概要经历30次以上的电磁干扰,从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到蓝牙耳机的信号,甚至是电梯里的电子显示屏。在常规方案中,一次对讲机通话就能引发140mA的电流波动——相当于凭空多出5%的耗电量显示误差。
233
9小时前
自动驾驶行业常提的高阶智驾是个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技术及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迅速发展,自动驾驶行业不断突破。从最初的驾驶辅助系统到最近火热的端到端,再到如今的高阶智驾,智驾行业关键词的调整,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技术演进。“高阶智驾”作为现阶段在各大车企发布会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也预示着自动驾驶行业正加速走入下半场。
自动驾驶行业常提的高阶智驾是个啥?
Allegro MicroSystems:TMR(隧道磁阻)技术持续引领行业加速普及
本届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Allegro MicroSystems展示了公司在汽车、人形机器人、清洁能源、AI 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储备与产品布局,其产品性能各有特色。 Allegro MicroSystems 成立于 1990 年, 经过3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传感器和电源芯片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公司的全球总部位于美国,公司拥有19个工程技术中心、8 个组装和测试工厂,并与3个芯片制造基地建
Allegro MicroSystems:TMR(隧道磁阻)技术持续引领行业加速普及
主端or从端 根据应用场景正确选择蓝牙模块I2S工作模式
在无线音频领域,蓝牙I2S(Inter-IC Sound) 技术正逐渐成为高保真音质的核心解决方案。不同于传统蓝牙音频的二次编解码损耗,蓝牙I2S通过主端(Master)和从端(Slave)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近乎无损的无线音频传输。那么,蓝牙I2S主端和从端各自承担什么功能?让我们从安朔科技蓝牙音频模块(ANS-BT301M)中深入解析! 1、主从模式定义 主设备:负责生成 BCLK(位时钟) 和
凌科电气闪耀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创新连接器解决方案引全球瞩目
【2025年4月17日,上海】为期三天的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圆满落幕,工业连接器领域领先企业凌科电气携全系工业级连接器解决方案及年度新品重磅亮相,以创新研发成果与专业制造实力成为展会焦点,吸引全球电子产业上下游从业者驻足交流,收获广泛赞誉。
284
13小时前
MDD肖特基二极管并联与串联设计 如何提高电流承载能力
在电源设计、DC-DC转换、逆变器等高功率应用中,单颗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往往无法满足电流或电压的需求,此时就需要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来提升器件的承载能力。但由于肖特基二极管的结构特点和温度特性,其并联与串联设计面临诸多挑战。合理的匹配与电路设计,是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一、并联设计:提高电流承载能力 并联是提升总电流能力的常用方法,理论上,N个肖特基管并联后,总电流能
直击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ALINX 以 FPGA 助推企业客户产品研发冲刺
4月15日至17日,2025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芯驿电子 ALINX 作为深耕 FPGA 十余年的本土技术先锋,携全线产品矩阵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亮相,从硬件平台到配套 IP、从通信链路到图像处理,全面展现 FPGA 在智能化时代的落地潜力。 FPGA 拥有高并发、低延迟、可重构的架构优势,在医疗影像、通信系统、边缘 AI、自动驾驶等高要求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现实中,
319
13小时前
固晶锡膏与常规SMT锡膏有哪些区别
固晶锡膏与常规SMT锡膏在电子制造中分别用于不同工艺环节,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183
13小时前
物联之 芯 闪耀上海 华普微成功亮相electronica China 2025
2025年4月1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亚太区域电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事之一、电子行业的发展风向标——第二十三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5)已圆满落幕。
激光锡膏vs普通锡膏 谁才是精密焊接的未来答案
激光锡膏与普通锡膏在成分、工艺、场景上差异显著:前者含光敏物质、合金颗粒更细,依赖激光局部加热,适合Mini LED、汽车传感器等精密焊接,低损伤、高精度但成本高;后者靠回流焊整体加热,适合家电、常规 PCB 的大规模生产,性价比高但高温可能影响热敏元件。差异源于电子制造的“两极需求”——普通锡膏满足效率与成本,激光锡膏解决精密与低损伤。选择时需结合焊点精度、元件耐温性、成本、准入等因素,两者无优劣,适配场景最重要。
央视报道 聚焦迈步机器人 揭开康养新篇章
导语:4月15日,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以“机器人赋能百姓生活”为主题,深度报道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创新应用。节目中,报道了迈步机器人研发的康养机器人产品如何为养老、康复领域注入新活力。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增多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康养服务面临人力短缺、效率不足等难题。此次《经济半小时》聚焦迈步机器人,正是因为迈步系列产品可有效“破圈”民生场景。 采访中,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
247
13小时前
差分晶振的输出方式有哪几种呢
差分晶振通过差分信号输出,在抗干扰、信号完整性、EMI抑制等方面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速性能的时钟信号。 因此差分晶振通常用于高速通信系统、光模块、高速串行接口(如PCIe、USB 3.x)等场景。
研华工控机UNO系列常见问题指南 跳线设置 网络启动全解析
研华工控机UNO系列凭借紧凑设计、高扩展性和工业级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边缘计算等领域。然而,用户在使用中常因跳线配置、BIOS设置等问题导致设备功能异常。本文苏州研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研华官方技术文档与客户服务案例,总结UNO系列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助您快速排查故障,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一、UNO系列跳线配置问题与解决 1. 来电自启动功能失效(UNO-2372G) (1)问题现象:设备
289
13小时前
研华工控机ECU-1170 首款适配国产操作系统OpenHarmony的边缘网关
在工业自动化与能源转型的浪潮下,边缘计算设备正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作为工业物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研华工控机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推出了首款适配国产操作系统OpenHarmony的边缘网关ECU-1170。这款产品不仅实现了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全面国产化,更以高安全、高兼容的工业级设计,重新定义了电力、交通等关键领域的智能化边界。 一、国产化突破: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传统工业网关长期依赖
手机高温禁区突围 英麦科半导体薄膜电感160℃·1000H极限实验可靠性实证报告
"当你的手机: 边快充边玩《悟空》时 →电感温度飙升至110℃ 4K视频连续拍摄时 →电感持续工作在85℃+ 地铁刷剧1小时后 →主板形成局部高温区 传统电感正在经历材料疲劳的隐形崩塌..." 1. 实验标准对比(严于车载产品标准) 2. 实验前后形态对比(产品内、外部无开裂情形) 3、性能验证:同规格产品与某台系规格参数比对试验后平均降幅小 · L值测试设备:Keysight E4980A LC
291
13小时前
华锐捷将亮相2025上海车展 打造汽车感知系统新范式
上海2025年4月17日 /美通社/ -- 科技赋能出行进化,华锐捷以智驾与座舱为核心场景,构建全栈自研技术生态。从多维感知(视觉、雷达)到智能驾驶(座舱)方案的深度整合,华锐捷以领先的技术闭环能力,协同产业链伙伴实现多项目量产落地,持续定义智能出行新标准。 4月23日-5月2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8.2号馆 8BC025,期待莅临 智能传感器 汽车感知系统新范式 展会现场将展示华锐捷多款明星
BDx获得NVIDIA DGX-Ready数据中心计划认证 助力亚太AI数据中心发展
印尼雅加达2025年4月17日 /美通社/ -- 亚太地区增速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BDx数据中心(BDx)今天宣布,其已通过NVIDIA DGX-Ready数据中心计划认证。 BDx位于印尼的500兆瓦CGK4 AI园区,作为该国首批获得NVIDIA DGX-Ready认证的数据中心之一,致力于为AI及先进计算工作负载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基础设施。 BDx在印尼全国部署了多处互联托管设施和边缘节点,
331
13小时前
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的区别和应用方案
在现代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电气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始终是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各种干扰、电涌以及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系统瞬间异常或永久性损坏,因此,保护措施的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保护装置中,“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是两种具有针对性、互补性的防护装置。地凯科技将详细探讨这两种保护器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主要区别、配合使用方案以及实际案例,并回答后备保护器是否必须安装在电路系统中
边缘计算网关的可视化编程 Node-RED在工业物联中的技术实践
Node-RED与边缘计算网关的结合,本质上是通过“硬件资源虚拟化+业务逻辑可视化”降低技术门槛。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了从需求到部署的周期,更让现场工程师能够直接参与系统优化,推动工业物联网从“专家系统”向“全员可配置”演进。随着5G+TSN技术的普及,可视化编程将进一步渗透至实时控制领域,开启工业智能化的新篇章。
查看更多文章
热门专题 更多
电子产业图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