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版本:路由器系统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基本特点:
1、RIP路由协议中用于表示目的网络远近的参数为跳(HOP),也即到达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路由器个数。在RIP路由协议中,该参数被限制为最大15,对于OSPF路由协议,路由表中表示目Cost,该参数为一虚拟值,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相关,也就是说OSPF因此,OSPF适合应用于大型网络中,支持几百台的路由器,1000台以上的路由器也是没有问题的。
2、RIP路由协议不支持变长子网屏蔽码(VLSM),这被认为是RIP路由协议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又一重要原因。而产生VLSM的原因就是由于IP地址的匮乏。不支持VLSM极大的限制的网络的规划IP地址分配的不合理。现在我们划分IP地址的时候通常掩码都是随意的,就是因为协议VLSM。
3、路由收敛快慢是衡量路由协议的一个关键指标。RIP路由协议周期性地将整个路由表作为路由信息广播至网络中,该广播周期为30秒。在一个较为大型的网络中,RIP协议会产生很大的广播信息,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资源;并且由于RIP协议30秒的广播周期,影响了RIP路由协议的收敛,甚至出现不收敛的现象。而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当网络比较稳定时,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是比较少的,并且其广播也不是周期性的,因此OSPF路由协议在大型网络中也能够较快地收敛。
4、在RIP协议中,网络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并无区域及边界等的定义。在OSPF路由协议中,一个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每一个区域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
5、RIP协议采用DV算法,使用RIP协议会产生自换,而且很难清除。OSPF采用SPF算法,从算法本身避免了环路的产生。计算的结果是一棵树,路由是树上的叶子节点。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是单向不可回复的路径。每一条LSA(链路状态广播)都标记了生成者(用生成该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标记),其它路由器只负责传输。这样不会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对该信息的改变或错误理解。
6、OSPF路由协议支持路由验证,只有互相通过路由验证的路由器之间才能交换路由信息。并且OSPF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定义不同的验证方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在OSPF路由协议的定义中,初始定义了两种协议验证方式,方式0及方式1验证方式0:采用验证方式0表示OSPF对所交换的路由信息不验证。在OSPF的数据包头内64位的验证数据位可以包含任何数据,OSPF接收到路由数据后对数据包头内的验证数据位不作任何处理。验证方式1:验证方式1为简单口令字验证。这种验证方式是基于一个区域内的每一个网络来定义的,每一个发送至该网络的数据包的包头内都必须具有相同的64位长度的验证数据位,也就是说验证方式1的口令字长度为64bits,或者为8个字符。
7、OSPF路由协议对负载分担的支持性能较好。 OSPF路由协议支持多条Cost相同的链路上的负载分担,如果到同一个目的地址有多条路径,而且花费都是相等,那么可以将这多条路有显示在路由表中。目前一些厂家的路由器支持6条链路的负载分担。
8、动态路由协议为了能够自动找到网络中的邻居,通常都是以广播的地址来发送。RIP使用广播报文来发送给网络上所有的设备,所以在网络上的所有设备受到此报文后都需要做相应的处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需要接受这种报文。因此,这种周期性以广播形式发送报文的形式对它就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同时,由于这种报文会定期的发送,在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宝贵的带宽资源。后来,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出现了以组播地址来发送协议报文的形式。比如:OSPF使用224.0.0.5来发送,EIGRP使用224.0.0.2来发送。所以,OSPF采用组播地址来发送,只有运行OSPF协议的设备才会接收发送来的报文,其它设备不参与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