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2022年无人配送行业概况
    • 商业模式多变,巨头新势力各显身手
    • 无人配送的未来,商业化落地为关键
    • 总结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无人配送的行业现状及发展:阿里京东布局场景,毫末智行以规模和成本优势突围

2022/11/25
3542
阅读需 10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自动驾驶赋能的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替代传统的人力配送,一直以来都被业界看作是自动驾驶最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场景之一。
当前,京东、美团、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均在无人配送领域有所布局,并推出了相关产品;创业公司毫末智行等也汹涌布局,借助产品、供应链优势扩大商业版图。回顾即将结束的2022年,多家企业在市场投放了自动驾驶配送车进行测试并拿到商业订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无人配送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接触配送问题,缓解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还辅助了消杀的工作。那么,目前无人配送的行业进展如何?未来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呢?本篇文章就带领读者一探究竟。

2022年无人配送行业概况

谈起无人配送,其实大多数人已然不陌生。在大城市的工作园区内,在部分大学校园里,甚至在某些开放道路上,都能看到无人配送车的身影,它们已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就在国内阿里、美团、京东、毫末智行等企业积极推进无人配送业务的同时,国外的无人配送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势:亚马逊和联邦快递因为自身经营问题先后放弃了自家的无人配送车业务;无人配送的头部企业NURO,一方面在美国本土发力,另一方面更加积极寻求探入海外市场的机会。两相对比,国内的无人配送市场环境相对更好,无人配送的需求量也更大。

虽然一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的主流课题都是Robotaxi,无人物流小车多少显得有点“非主流”。但从2019年开始,无论是Robotaxi企业还是资本,都被困在了量产和商业化上。因此,自动驾驶技术急需找到一个场景作为撕开进入真实世界的入口。而无人配送作为能够快速商业化落地的赛道之一,受到了资本巨头们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无人配送的落地场景相对简单:低速封闭/半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且用户认可度高;另一方面,无人配送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巨大:无论是快递外卖配送,或是疫情下的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都蕴藏着广阔的前景,自然被市场及资本所看好。

商业模式多变,巨头新势力各显身手

虽然国外的无人配送落地环境愈发严峻,国内的无人配送行业却凭借找准市场需求呈现出逐渐向好态势。在国内,过去两年,由于疫情的催化,无人配送加速进入公众的视野,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国内多家企业已经着力发展无人配送方向,积极部署了包括快递配送、外卖配送、商超零售等服务,正逐渐扩大规模,从测试运营阶段过渡到大规模运营阶段。

在无人配送的火热赛道中,本身具有场景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当然不甘落后。美团,京东、阿里这些国内互联网巨头在2016年左右已经开始布局有关的研发。苦心经营至今日,这些巨头们已从规模发展到精细化运营,注重UE(Unit Economics)模型的优化。京东等企业背靠物流配送业务,已经率先布局并落地了物流配送场景;阿里的小蛮驴则抢先布局校园,并已经逐步在全国落地运营,目前小蛮驴的无人配送业务已经覆盖全国400多所高校;美团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区正式落地,服务范围逐步扩展到该区20个的小区,最近更是在顺义建立了自动配送车全国运营中心。

除了互联网巨头,无人配送的新势力也在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国内以毫末智行为代表的无人配送车产品,既可以给商超等B端客户提供运力服务,收取配送费,也可以卖底盘、售整车。就在今年的双十一,毫末智行的小魔驼2.0联手物美多点、达达快送,为用户带来了高效配送体验,极大缓解了末端的配送压力。在进行配送服务之外,毫末智行也为美团、阿里等大厂提供具备标准化量产能力以及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低速无人配送车。除了毫末智行,国内其他无人配送公司如白犀牛主要面向商超、零售、生鲜等新零售场景,提供即时配送服务。行深智能瞄准的则是校园、园区、厂区、景区和健康驿站等场景,商业模式有租赁、售车和收取配送费等多种。可以说,无人配送的行业市场正逐步发展起来。

综合对比一下各家企业的无人配送车产品参数,从硬件角度来看,各家产品的外形尺寸大都近似。在保证运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尺寸,能使得无人配送车的续航增加,成本降低。

传感器方面,为了安全起见,各家都搭载了包含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其中毫末智行更是搭载了车规级的感知套件,这也保证了无人配送车能够360度无死角观察周围的情况。

从适用场景来看,目前无人配送的大部分企业能够支持包括内部及开放道路的应用场景,这也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能力的体现。包括毫末智行、新石器在内的多家无人配送企业也与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未来无人配送的市场将彻底打开,场景将变得丰富,而这一切都以完备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作为前提。

最后,从商业模式上来看,目前无人配送行业仍处早期,各家切入的角度并不相同。互联网巨头大多以服务集团内部需求为主,比如阿里服务于菜鸟和饿了么,京东服务于京东物流,美团服务于美团外卖和零售业务。创业公司则多是避开锋芒,以销售、租赁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等为主。以白犀牛为例,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提供配送服务为主,客户按照订单数结算配送费用。

从各家无人配送所切入的行业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哪种商业模式是看上去明显数据最优的,这也造成无人配送企业不敢聚焦单点场景,商业化的焦虑将会伴随较长时间。

无人配送的未来,商业化落地为关键

在无人配送的未来,要取得真正的商业化落地,除了不停的技术迭代使得无人车上路更加安全,成本与场景将是决定因素

降低无人配送车的成本,扩大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将引领商业化落地进程。规模化之路刻不容缓,降成本成了公司们当前的主要发力方向。一般来看,室外无人配送车的单台车价格都在20万~40万。2022年4月,毫末智行官宣了单车售价12.88万元的小魔驼2.0产品,并可在公开道路行驶,据了解,目前小魔驼2.0已经交付使用。毫末智行的无人配送车能降到这个价格级别主要还是因为公司的供应链和开发优势。由于无人配送车很多元器件可以和乘用车复用,毫末智行就可以借助乘用车的供应链优势分摊小魔驼的成本,也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拿到很多知名厂商的零部件。而成本的优势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加速商业化落地的进程。

除成本之外,找准无人配送的商业落地场景,将是无人配送公司要考虑的又一大难题。在未来,跨场景或成商业化落地的新趋势,即通过综合运力的跨场景运营模式,来实现无人配送的商业闭环。例如商超场景的无人配送车,在高峰之外的时间,也可以去挖掘其他场景,送仓到仓这种订单,增加每天的送单量,尽可能地减少空置时间。而要实现跨场景落地,就需要无人配送车具备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在公开道路上运营便成为检验技术的重要指标。

总结

未来,末端无人配送将经历三个阶段。现在行业正处于第一阶段,即产品打磨、商业化探索期。这一阶段,解决方案商会从简单场景起步,逐渐过渡到相对复杂场景,从试运营到常态化运营。接下来才会经历从快速铺量到形成运力网络的发展过程。最后,从试运营到量产,随着规模扩大,行业才能真正地形成体系化发展。

无论是疫情的偶然因素还是行业的实际增长需求,无人配送在商业落地方面都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整个无人配送市场还存在诸多的困境和痛点。经历了无人车在疫情期间的练兵、以及政策上的系统性利好,无人配送迅速或将成为互联网巨头和资本追逐的新焦点,无人配送正在从风口演变为新的浪潮。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