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导语
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因缘际会之下,先行者一不留神便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不甘心做追随者的后来者则一遍遍地上演着后发而先至的精彩故事。
十一前后,比亚迪、蔚来相继在欧洲举行发布会,宣布进军德国、法国等传统汽车强国。接着,比亚迪拿下欧洲最大租车公司SIXT 10万辆订单,被德国媒体称为“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10月份的巴黎车展上,长城、比亚迪、零跑、赛力斯携旗下车型惊艳亮相,高调展示中国汽车品牌的全新风采。
一时间,中外媒体共振。欧洲人感慨‘狼来了’,法国总统振臂高呼‘觉醒吧’,国内车圈媒体也出现了横扫欧罗巴的豪言壮语。
国产车“出海”潮
不过,作为一名在汽车行业浸淫了快20年的从业者,见证了自主品牌被欧美日韩与合资品牌按在地上摩擦的艰难岁月,虽然眼见着在电动汽车领域率先起步的国产新能源品牌纷纷出海,与往日只可仰视的对手正面交锋,颇有扬眉吐气之感,却深知,在欧洲这个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攻守之势不至于逆转地如此之快!
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但是,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演精彩的国产崛起剧本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不过刚刚支棱起来没多久,靠什么经略坚壁高垒的欧洲汽车市场呢?
靠过硬的机械素质吗,对不起,那是德系车和法系车的强项,统治底盘控制领域半个世纪之久的博世,人家的老家在德国。
靠过人的动力表现吗?很抱歉,虽然,电动车在动力系统上绕过了欧洲百年发动机技术积累铸就的马奇诺防线,而且电池产业链的大本营转移到了亚洲,但是,在全球化供应链的帮助下,欧洲车企和中国车企用的电池不会有什么技术上的落差。事实上,宁德时代十大生产基地,在欧洲就有两座。电机方面,欧洲更是历史悠久,法雷奥西门子、大陆、博世的电机水平比起国内只强不弱。
靠自动驾驶吗?虽然小鹏汽车号称“无限接近特斯拉”,尽管华为自称“世界最强,没有第一”,但是,相比之下,欧洲车企才是自动驾驶的先行者。早在2017年,全新一代奥迪A8上市,搭载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德国率先落地L3级自动驾驶。还有博世,在辅助驾驶深耕多年,从传感器、芯片到上层算法,是更加纯粹的‘全栈自研’。
说了半天,既然不能赤手空拳,凭着一腔孤勇,在强手如云的欧洲。国产品牌频频亮剑,底气到底何在?到底什么才是国产出海利刃出鞘的杀手锏?
核心在于智能座舱
不绕弯子了,国产品牌对阵欧洲车企的真正杀手锏在智能座舱!
以车机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座舱有多重要,从极氪001免费升级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系统前后的销量变化可以一窥端倪。
极氪001这款‘豪华猎装轿跑’的打法很有意思。它在三电配置上高举高打,拉到满格,续航和动力表现出色,底盘操控性上继承吉利血统,表现可圈可点。可是,作为吉利高端纯电车型的开路先锋,它却在智能座舱上选用了高通上一代座舱芯片-820A,造成车机启动缓慢、倒车影像卡成PPT、蓝牙钥匙不灵敏、APP与车机不匹配等不良观感。
作为一款高端智能电动车,车机系统却卡得像燃油车一样,消费者自然不买账!公开数据显示,在7月份官宣免费升级8155之前,极氪的月销量一直在2000-4000辆左右徘徊。
问题的症结明明白白,极氪看得清清楚楚。于是,在7月11日的极氪进化日上,吉利豪掷三个小目标,官宣免费升级座舱域控制器,全面更换高通8155,提升系统速度,优化人机交互,升级语音助手,全面改进座舱体验。
官宣当月,极氪销量立竿见影地突破5000辆,之后的8、9月份,极氪001销量更是接连迈过七千辆、八千辆大关!
当然,对于智能座舱,有些怀念旧时代的吃瓜群众并不感冒。他们甚至调侃称,燃油车时代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到了电动车时代,就变成了沙发、冰箱和大彩电。
其实,这反映的正是当下这场方兴未艾的汽车革命的本质:从出行工具向第三空间的转变!
燃油车三大件的作用是实现点到点的运输和位移,对应出行工具属性,电动车三大件则是为了满足包括出行在内的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恰是为了营造第三空间的驾乘体验。
在自动驾驶停留在L2+级,无法全时(很多场景需要用户接管)、全场景(高速域、城市域、停车域三域没有完全打通)替代人类驾驶的当下,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要求的提高,流畅、舒适的智能座舱体验自然而然成了当下汽车市场的主流需求。
中国车企的优势
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种错觉,觉得欧洲历来是各种汽车技术的发源地,底蕴深厚,是被国内厂商追赶模仿的先行者。
应该说,这个判断在大多数技术领域可以站得住脚,可要是在智能座舱领域还这么说,国产厂商不答应。
首先,我们承认,在高端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方面,国内整个产业链依然处在“缺芯少魂”的尴尬境地,芯片、操作系统这些数字底座都被美系厂商死死拿捏着。
目前的市场格局其实已经比较明朗了。高端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芯片上,英伟达一家独大,智能座舱芯片上,高通打遍天下,本土芯片厂商只能在中端车市场努力布局国产化。底层操作系统方面,QNX垄断了安全要求较高的自动驾驶应用,安卓把持着生态至关重要的智能座舱应用。
尽管如此,在中间件、应用软件的开发上,国产厂商却有着类似于在智能手机时代快速崛起的独特优势-巨大的人才储备和自成一体的技术体系。
百度阿里腾讯、小米OV、华为荣耀等等所有这些在移动互联时代呼风唤雨的巨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历经无数次激烈竞争,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网购平台、生活服务、移动支付等应用软件的开发上螺旋迭代,在人机交互、沉浸体验、界面设计、使用逻辑、语音助手、舒适感的营造上聚沙成塔,构筑了可以完美平移到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体系和巨量人才池。做汽车的蔚来、吉利要做手机,做手机的小米、华为要做汽车,就把这种技术、人才的畅通无阻展现地淋漓尽致。
而错失了整个移动互连时代的欧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上只是一个others的存在,在数据中心、云计算、AI方面也被中美边缘化,不仅其车企本身在智能座舱技术上的底蕴比较浅薄,他们本地的消费者们虽然身处发达国家,也对真正高端智能座舱的科技豪华普遍无感。
在智能手机时代没有刷出多少存在感的欧洲,注定要在这一轮智能座舱的竞争中吞下苦果。做出这样的判断,并非刻意忽视欧洲这个老牌科技中心的历史底蕴,而是因为,在已然落后的情况下,欧洲丧失了追赶的资本-就是葛大爷口中‘二十一世纪最贵’的人才。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欧阳明高院士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和韩国在电池领域的竞争,欧阳院士云淡风轻地说,‘现在双方技术上、质量上不相上下。。。中国有多少人在干这个事?我估计现在工程师都有百万以上,韩国怎么能跟我们比这个呢?
是啊,整个欧盟的人口总共不到4.5亿,面临严重老龄化和人口萎缩难题,拿什么跟中国比呢?
真能赶超的话,早在智能手机时代就赶超了,还等什么呢?
写在最后
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因缘际会之下,先行者一不留神便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不甘心做追随者的后来者则一遍遍地上演着后发而先至的精彩故事。
高通胀低增长再加上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摧残了欧洲车企的产能,在碳排放日趋严格的时代背景下,电动汽车的需求却还在高速增长。面对巨大的供需缺口造成的天赐良机,产业链韧性更强的中国车企趁势出海,攻略欧洲,正是恰逢其时。在竞争最激烈的国内市场打磨地钢筋铁骨的中国电动车企,面临内卷加剧,也急需出海,扩大规模,以实现早日盈利。
而且这一次,我们要靠更具未来感的设计、更强的智能座舱、毫不逊色的动力表现,去实打实地对阵欧洲巨头,洗刷之前攻略欧洲却留下低价、低质印象的惨痛历史!
新的时代来了,要把握时代浪潮提供的机遇,勇敢追逐浪头。面对欧美巨头,不要怕,算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