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 “产业上下游形成了共识”
    • 七大聚焦方向
    • 如何覆盖多样场景需求?
    • 发展挑战
    • 写在最后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爆增266.3%!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发生了什么?

2022/06/24
1429
阅读需 13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共识这件事情只要形成了,就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存在。产业上下游目前对边缘计算已经形成了共识,这有点像多年前,业内对于AI的共识一样。”

日前,IDC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边缘服务器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了266.3%。

近几年来,边缘计算作为平台型技术,为5G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承载能力,并且拓展了核心数据中心的功能和范畴,已经成为驱动全球企业级基础架构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IDC预计,边缘算力的投资增长将远远快于核心位置,到2025年,全球边缘服务器的支出金额占总体服务器比重,将从14.4%增长至24.9%。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从数据获取的角度来看,边缘计算的价值在于从物理空间上将计算资源移动到数据创建的位置,从而大幅提高了获取数据洞察价值的效率,并在核心IT环境之外实现了业务流程和决策智能的即时启用。

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不断加大对边缘计算的投入,将其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例如在欧洲,近3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开始使用边缘计算技术,交通/物流、制造和能源是领先的行业门类,部分企业已经越过试验进入成熟部署阶段。

在中国市场,政府、能源、交通、制造等对边缘的部署也在加快。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并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按需部署边缘数据中心。

基于这些边缘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可以提升生产运营和资源使用的效率。例如智能电网可通过利用边缘计算和IIoT控制电力输配,优化电力供给;石油企业可通过边缘计算等技术对采油机进行预测性维护、远程运维;有色金属企业利用边缘计算、AI推动冶金工艺升级等。

正是这些投入拉动了边缘计算整体方案和服务的增长,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在边缘解决方案硬件软件和服务上的支出将达到 1760 亿美元,且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近2740亿美元。

“产业上下游形成了共识”

在IDC的这份报告中,蝉联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中国第一位的是浪潮信息,市占率达 40.9%,同比增长 368.4%,领涨市场。

浪潮信息边缘计算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刘香男告诉<与非网>她观察到的一个趋势,即目前产业上下游对边缘计算基本形成了共识,“这有点像多年前业内对于AI的共识一样。共识这件事情只要形成了,就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存在,不管市场增速高低快慢,边缘计算肯定是趋势。”

刘香男认为,从计算架构、算力分配的发展来看,都需要“边缘”的出现,需要对算力负载重新进行专业化的分配。就像在数据中心,原来只谈论CPU,现在已经有各种XPU。将靠近边缘侧产生的计算负载延伸到不同的执行单元上,这对整体的产业优化是有效的。在她看来,2020年至2030年,将会是边缘计算的黄金发展期。

七大聚焦方向

刘香男总结了目前边缘计算市场主要聚焦的七大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ICT融合。IT、CT、OT原来是彼此孤立的领域,随着用户对产品性能、可靠性、性价比有了更多诉求,IT、CT、OT之间发生融合。在ICT融合领域,IT设备(如边缘服务器产品)在助力CT领域的发展,通信基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此外还有围绕运营商边缘的专网、边缘云等,都是当前重点开拓的场景。

第二个方向是新一代CDN。传统CDN是一个格局相对固化的市场,主要由云公司主导,随着新一代CDN的下沉,带动内容进一步下沉到用户周边。相关的新型应用比如AR、VR、云游戏等,这些场景都需要新一代CDN来支持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三个场景是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围绕两个方向:一是基于园区的无人载货,即低速载货车,目前业界已有一些落地应用;另一个是无人驾驶的试点,业界多数在进行相应的试点研究,为无人驾驶未来真正的落地做储备。

第四个方向是工业互联网。工业领域场景需求巨大,也蕴含了很多政策牵引的场景,不过很多需求非常碎片化,场景非常离散。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业界当前主要聚焦于共性需求,比如工业质检、工业数据采集、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建设等,通过这些共性需求逐步切入市场。

第五个场景是产业+AI,主要聚焦于电力、能源、零售、健康、石油、教育、医疗等产业方向,这些产业方向融合AI技术带来了许多创新的发展机会。产业+AI也是去年边缘侧落地最多的场景,比如智慧工地,在一些工地的实施现场,采用了工地数据采集、处理的边缘计算设备,是目前比较成功的应用开拓。

第六个方向是城市治理。一个城市的高效、自动化、智能化的治理一定离不开边缘计算,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社区等,都属于城市治理的范畴,通过边缘计算的引入,可以更为合理、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一个方向是智能物联网,即泛在的智能物联网,场景相对离散,业界目前正在保持跟进状态。

如何覆盖多样场景需求?

正如以上七大方向所呈现的,不同于数据中心场景较为集中的需求,边缘计算天然就面临着非常细分、碎片的场景需求。边缘计算服务器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浪潮信息是如何实现的?

刘香男认为,灵活的架构、极致的散热设计、极致推理能力、极简的云边端协同能力,是边缘计算服务器需要具备的特质。

2016年是AI爆发的元年,浪潮信息开始布局智慧计算。2017年,随着异构算力向边缘侧延伸,浪潮信息开始布局边缘计算,其边缘计算产品家族目前包括:边缘微中心、边缘服务器、便携式AI服务器、边缘微服务器。

那么,这些不同形态的产品具体是如何支撑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刘香男介绍,边缘微中心集成配电、制冷、动环监控等相关模块,可以进行一体化交付。例如在矿山场景中,由于没有标准的机房,通过边缘微中心搭载UPS电池包、边缘服务器及交换机,就能有效解决现场的配电、计算和数据交换的问题。

便携式AI服务器相对来说比较个性化,形态上类似塔式服务器,但是又具备很多普通的塔式服务器可能没有的特点,比如方便搬迁、可以在现场做推理应用等,目前主要在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投入应用。此外还有自动驾驶也在进行一些试点的探索,进行数据处理等工作。

边缘服务器和边缘微服务器,这两类应用场景目前已经铺开,基本上在每个落地场景中各自负责不同层面的工作。例如金融领域每个银行网点都需要进行信息采集,小的网点如果摄像头特别少(最多十几路),要处理的数据、要运行的算法并不多,边缘微服务器就可以满足需求。对于中大型的网点,涉及到的摄像头数量更多,数据和算法需求更为复杂,就要用到边缘服务器。

综合来看,边缘微中心和便携式AI服务器是比较个性化的两类产品,所面向的用户也相对有针对性;边缘服务器和边缘微服务器面向通用的应用场景,仅针对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做应用区分。通过这四条硬件产品线,再加上软件的能力、超融合的能力,以及融合了浪潮信息自研的操作系统,可以针对多样化的场景提供相应的方案组合。

目前,这些产品已在制造、能源、交通、通信等行业落地,用户场景包括全球轴承巨头智能工厂、亚洲最大海上风力电站、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智慧路口、东京工业大学智慧停车场等,为各类边缘场景提供丰富的边缘算力。

发展挑战

边缘服务器目前面临哪些发展挑战?一方面,边缘服务器针对不同场景所衍生出不同形态的发展趋势,对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边缘服务器目前尚处于发展早期,相关的产品、方案标准还没有成型,仍处于探索阶段。

针对上述挑战,浪潮信息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尽可能的让边缘服务器标准化,例如基于OTII标准的边缘服务器,已经能够满足一些批量要求了。再从产品设计上强化解耦性,因为充分的解耦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应对用户的灵活需求,确保在定制化需求中的投入尽可能小,通过轻量定制就能够快速满足需求。

浪潮信息还定义了全新的边缘计算模块化设计标准ECOM,将核心计算平台、异构加速平台、I/O模组等功能模组进行解耦,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让各个功能模组能够像积木一样灵活组合,以适应多样化、差异化的边缘场景,为上下游伙伴提供参考标准。基于ECOM标准的边缘微服务器EIS800,就凭借高度灵活性获得了2022年的德国红点奖。

此外,为了让边缘应用更成规模、产品更为聚焦,浪潮信息一直在推进生态引领的工作。希望能够与生态伙伴合作打磨,更精准地抓住业内核心诉求,推动相应的标准建设工作,在更高的产业发展维度和生态引领效应维度,推动边缘计算生态从离散走向集中,带动业内的生态繁荣。

写在最后

边缘计算最终能帮我们实现一幅怎样的算力蓝图?

刘香男认为,未来,云边协同将是一个趋势,也就是将云侧的算力释放到边缘侧,边缘侧再将计算、处理结果去反哺云侧计算,从而实现全局性的、高效的、分配更为合理的计算架构。

此外,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边缘智能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刘香男表示,随着AI算力从数据中心下沉、并向边缘侧延展,边缘侧将具备一定的AI推理能力。预估未来,边缘侧的AI算力占比可能达到60%,在数据中心和端侧各为20%。也就是说,边缘侧进行AI处理后,可以把结果返回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将会进行更大规模的计算,例如整个城市级别的计算,对整个城市的综合运营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再训练新的模型去赋能边缘,同时实时支撑端侧智能的运转。

在云边端一体的大布局中,刘香男认为,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是生态问题,边缘智能不是一家硬件厂商、软件厂商或算法厂商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融合产业上下游整体合作伙伴、用户共同来开拓,只有产业形成合力,才能遇见边缘市场繁荣的未来。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RCNL25R0F02R0KTT 1 American Technical Ceramics Corp RC Network
$9.53 查看
7775-2 1 Keystone Electronics Corp PCB Terminal,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71 查看
CRH-10680 1 Okaya Electric America Inc RC Network, Isolated, 6W, 68ohm, 0.1uF, Chassis Mount, 2 Pins,
$13.54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资深行业分析师。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电子科技领域专业媒体十余载,善于纵深洞悉行业趋势。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