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chup
一般Fabless公司设计的芯片在工程批回来之后,都会做芯片级的ESD测试和latchup等测试,对很多客户朋友来说,有可能对latchup稍微陌生,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latchup。
latchup的中文译名为闩锁或闩锁效应,要想了解清楚latchup,需要先了解MOS管的结构。
1、MOS管的结构
在CMOS电路中,有NMOS 和PMOS两种晶体管。在制作NMOS时,首先是有一个P型衬底,一般称为P-substrate,为避免将substrate和Source混淆(因首字母一样),经常将P衬底称为P-Body或P-Bulk。在P型衬底上,两个重掺杂n区形成源端(Source)和漏端(Drain),重掺杂的多晶硅区(简称poly)作为栅(Gate),一层薄SiO2(简称栅氧)使栅与衬底隔离,而器件的有效作用就发生在栅氧化层的衬底区,因为衬底电位对器件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MOSFET是一个四端器件(即Gate、Drain、Source、Bulk)。
关于栅氧层,因为SiO2是绝缘的,所以NMOS管的输入阻抗Rgs是无穷大,输入电流趋近于零。现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电容隔离器,隔离栅使用的绝缘介质也是SiO2。
在现代CMOS工艺中,PMOS器件做在n阱(即n-well)中,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实际生产中,NMOS器件和PMOS器件必须做在同一衬底上,所有的NMOS器件都共享一个P衬底,而每一个PMOS可以处于各自独立的N阱中。对于PMOS,源和漏重掺杂P型元素,导电载流子为空穴,栅源电压足够负,在氧化层-硅界面才会形成一个由空穴组成的反型层,从而为源和漏之间提供一个导电沟道,所以PMOS器件的阈值电压通常是负的。
2、latchup的形成原因
如下图所示的NMOS和PMOS器件,会寄生出Q1 PNP管和Q2 NPN 管,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双极型晶体管的基区必然与另一个晶体管的集电区相连接,而且由于n阱和p衬底均有一定的电阻,所以Q1和Q2会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
实际上,如果有电流注入结点X使Vx上升,则Q2的Ic2增大,那么Vy=VDD-Rwell*Ic2会减小,Vy减小会导致IC1增大,进而导致Vx进一步上升。如果环路增益≥1,这种现象会持续下去,直至两个晶体管都完全导通,从VDD抽取很大的电流。此时称该电路被闩锁。
触发闩锁效应的起始电流可以由集成电路中的各种原因产生,例如当漏端的一个大电压摆动,会通过容性耦合向n阱或衬底注入相当大的位移电流,从而引发闩锁效应。
闩锁效应通常发生在大尺寸的输出反相器的情况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这种电路容易通过晶体管较大的漏结电容向衬底注入大电流,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在与地相连的键合线上,产生相当大的瞬态电压,通过正偏源衬二极管向衬底注入大电流。
Latchup就是闩锁效应,它是CMOS工艺所特有的寄生效应,是指在CMOS电路中,电源VDD和地GND之间由于寄生的NPN和PNP双极性BJT的相互影响而产生一个低阻通路,低阻通路会在电源和地之间形成大电流,可能会使芯片永久性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