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我们有幸邀请了爱学习又乐于分享的宋风盛同学,来分享基于bipolar的电流镜的研究,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引言
当当,首先把整篇文章的思路放上来,大家感兴趣可以接着往下看。
图1:文章思维导图
在任何一个电路中,电流镜是要占很大比例,如果是一个放大器的话,这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50%。相信大家都是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接触到的模拟电路。首先接触到的是单极放大器,接下来肯定就是电流镜了。大家可能会疑惑了,难道电流镜不是已经和单极放大器一样简单了吗?那还有什么好讲的呢?非也,待我细细道来。
相信了解集成电路发展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在之前集成电路大规模使用的器件结构并不是CMOS,而是BJT,所以大家如果去翻翻1980s前后的JSSC文章,很多都是基于BJT的。记得上模拟集成电路课程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不要认为BJT已经过时了,很多CMOS电路结构都是从BJT电路结构演化而来的,那么多的经典的结构都是上个世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想出来的,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所以本文以BJT为主。
那我们就开始吧!
基础知识
1、基本的bipolar电流镜
图2:基本的bipolar电流镜
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中,Q2通过复制Q1的基极电位,使得二者拥有相同的Vbe,从而使得Q2可以复制Q1的电流。在进行电流复制的时候,我们肯定是想得到一个非常准确的输出电流即:Iout=Iin恒成立。但是由于三个非理想的因素导致永远不可能得到这一精确复制结果。其实,模拟电路就不存在绝对准确,所有得到的结论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或者条件。条件变了,所有的结论都要推倒重来。
那么这三个非理想的因素是什么呢?
a、Bipolar晶体管是流控型器件,因为电流放大倍数不是无穷大的,总是存在基极电流。Iin不仅仅提供Q1的集电极电流,还需要为Q1、Q2提供基极电流。
b、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时候,集电极的电流是随着它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缓慢增加的。这是因为晶体管的厄尔利电压不是无穷大导致的。
c、两个晶体管在制造的时候,总是会存在随机性失配。体现到了Is的表达式中。
综合上述三个非理想因素的结果,得到如下电流镜的输出电流公式:
公式1:考量了三种非理想因素的输出电流表达式
那么前辈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
首先来介绍一种beta helper结构:
图3:betahelper电流镜
在基本的bipolar电流镜结构中我们提过了:电流镜复制不准的一个原因就是Iin要提供Q1和Q3的基极电流,从而导致复制不准确。想要降低这个因素的影响,就要想办法降低基极电流的大小。降低基极电流的大小只能通过降低beta,但是Iin又怎么能随随便便减小呢?
其实如果IB不变,只要Q1和Q3从Iin处抽取的电流降低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的。这就是图二结构的思路。由Q2的集电极电流偏置Q1和Q3。IB2经过Q2的电流放大之后,流向两个晶体管的基极。这样的话,就会将IB2的数值降低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1/(beta+1)),大大提高了复制精度。请大家留心,这一思想我们在接下来的电路中还会遇到。
现在已经改善了beta不够大引起的误差了,那厄尔利电压不是无穷大的问题要怎么改善呢?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输出电阻不够大导致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对不对?
公式2:输出电阻表达式
我们可以添加一个shunt- series反馈,来增加输出电阻。
图4:添加了shunt-series反馈的beta helper结构
对于Q3而言,Rout由原来的ro增加到了ro(1+gmR3)。我们经常能在bipolar的电路结构中见到使用射极负反馈电阻的情况。
另外一种降低Vce不同导致的复制误差的电路结构是:串接镜像电流镜。
图5:串接镜像电流镜结构图
串接组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改善电路结构的高频特性、降低偏置参考点源对电源电压的敏感程度,提高psr。但是在这里使用到的是串联组态最基本的特性:增加输出电阻。在这个电路里面起到了串联增加电阻的晶体管是Q1,Q3是为了给Q1提供偏置。
公式3:串接镜像电流镜等效输出电阻表达式
Ro的阻值在兆欧级别,非常高,可以显著地提高输出电流的准确性。
另一种可以改善beta影响的结构是:威尔逊电流镜。
威尔逊电流镜结构的思路是:通过引入一个晶体管,和基本电流镜结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负反馈的电路结构,从而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输出电流。具体如下:
图6:威尔逊电流镜结构图
Iin和Ic3的差值构成Q2的基极电流,Q2的集电极电流流向Q1的集电极和Q1以及Q3的基极。而Q3复制Q1的集电极电流,只有当Q2的集电极电流等于2倍的Ib+ICQ1的时候,才会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该结构不仅仅减弱了beta的影响,同时因为构建了一个负反馈结构,也降低了对Vout的敏感程度。
当Vout增加的时候,Q2的集电极电流增加,同样Q1的集电极和基极电流也增加,IC3和IB2同样增加,但是IIN是固定的,这时候IQ2的就不会随着Vout剧烈变化。
到这,有关提高bipolar复制精度的的基本电路结构的介绍就结束了。
下面我们再介绍两个基本电流镜电路的变形,这两个电流镜在模拟电路的偏置电路里面使用非常多。
分别是:widlar电流源和峰值电流源。
图7:Widlar电流源结构图
图8:峰值电流源结构
在这两个电流源中的Q1和Q2的的发射极面积是不一样的,Q2:Q1=N:1。因为R2和R的存在使得Q1和Q2之间电流复制的比例不再是原来的1:1线性关系,而成了非线性关系,因为Q2的发射极面积大于Q1,但是Q2的Vbe是小于Q1的,所以复制关系类似一个e指数的形式,在IIN比较小的时候,Iout随着IIn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并随着IIN的增加,增长的幅度下降。
到这,基本知识讲解的就结束了,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基本电路实际中是怎么应用的吧。
应用
基本的偏置电路:
我们可以使用widlar电流源和峰值电流源构建两种偏置电路。
原理:因为widlar电流源和峰值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是随着输入电流呈现e指数增长的,那么在一开始的斜率是大于1的,但是随着电流的增加,斜率逐渐降低,所以和线性关系的直线会存在两个交点-简并点。偏置电路在简并点是稳定的。
图9:widlar电流源/峰值电流源输入输出电流示意图
所以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偏置电路。
图10:widlar基本偏置电路结构
图11:峰值电流源基本偏置电路结构
两个电阻是用来定义两条支路上电流的。当然上面电路是比较简单、粗糙的偏置电路结构。
它们没有考虑各种非理想因素,而且输出的电流对电源电压非常敏感。
Bandgap:
基于widlar又提出了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偏置电路结构:bandgap电路结构。Bandgap结构没有使用电流镜来确保两条支路的电流相等,而是通过一个运算放大器进行钳位,得到一个非常精准的电流复制。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2:bandgap结构示意图
R1是该电路结构的定义电流的电阻。通过ΔVbe产生正温度系数的电流,而Vbe产生的电流是负温度系数的电路。将二者通过R2和R1进行叠加。得到一个接近零温度系数的电压。该电压就是带隙基准电压。
该结构是通过一个运算放大器创造性的实现了一个电流镜的功能,虽然大大降低了电流镜Vds的影响因素,但是因为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并不是无穷大,该放大器存在失调电压,所以想要得到一个比较小的温漂系数,还需要对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进行消除。
高阶的偏置电路:
虽然高阶的偏置电路不能像bandgap那样可以抑制温漂,但是高阶的偏置电路还是有一些好处的:具有很高的psr,电路结构简单,芯片面积占用少,对于不太关注温漂的电路结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电路结构图如下:
图13:高阶偏置电路结构
该电路图是哪种基础结构的变形呢?答案是:威尔逊电流镜。
同样的,该偏置电路是通过Q30、Q40以及R40构成了一个widlar电流源,Q30和Q40的发射极面积比为1:2。但是它没有采用基本结构那样通过一个电流镜使两路电流相等,而是通过像威尔逊电流镜那样,Q10、Q50、Q20的发射极面积相等,三个晶体管的电流值十分接近。和威尔逊电流镜相比,Q60的集电极电流没有流向diode连接的晶体管,而是通过另外一路实现了电流的镜像复制。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上部分的电流镜管子都添加了射极负反馈电阻,这是基础部分讲到的,不仅可以提高输出电阻,还可以抑制输出电流对电源电压波动的响应,提高psr。
Translinear loop:
在bipolar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想要实现push-pull的电流输出,translinear loop结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实现class-AB的输出,还可以大大简化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因为translinear loop结构的电路中,电流的通路全部都是地阻的,这样的话,输出节点的电阻值或者电路中节点的等效电阻都十分的小,从而使得电路中只有一个比较大的电阻节点,进行简单的密勒补偿,就能实现环路的稳定。
让我们一块看一下吧:
图14:translinearloop结构示意图
一个经典的translinearloop如上图所示,同样采用的是电流镜复制电流的原理,该结构,通过设置不同的发射极面积,控制了输出管Q24和Q25的静态电流。从而使得静态功耗严格可控。
基极电流补偿:
图15:基极电流补偿电路结构
在translinear loop结构中,因为电流放大倍数beta不是无穷大的值,想要输出比较客观的电流,就需要比较大的基极电流。基极电流补偿中,同样用到了电流镜电流复制的原理,通过一个晶体管连接到输出管的基极来感知电压变化,从而实现电流感应,用一个反馈回路实现补偿电流的功能。
总结
因为CMOS电流镜电路和bipolar的电路结构的思路大体是一样的,本文没有再赘述,只写了bipolar的部分。通篇看下来之后,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电流镜无处不在,虽然可能形式结构不同,但是电流镜的内核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前辈们留下的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一次又一次的打开我们的脑洞,虽然现在bipolar使用的越来越少,但是对于一个模拟IC设计人员,这一座宝库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的!(只要有电路研究心得的,猛戳我,有福利)
参考文献
[1] . P G . .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integrated circuits / 5th ed[M].
[2] Fonderie J , Huijsing J H . Operational amplifier with 1-Vrail-to-rail multipath-driven output stage[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Circuits, 1991, 26(12):1817-1824.
[3] Griffith R , Vyne R L , Dotson R N , et al. A 1-V BiCMOS rail-to-rail amplifier with n-channeldepletion mode input stage[J]. Solid-State Circuits, IEEE Journal of, 1997, 32(12):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