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汽车市场未来10年将十分凄惨”,有媒体人士这样表示。
俄乌战争让俄罗斯与北约和美国等之间的矛盾,摆在了桌面上。多个国家和全球企业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意味着资源、市场和经济的重构。
数据显示,俄罗斯2021年汽车市场销量在全球位居第8。未来,俄罗斯汽车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车企在该市场的前景如何?
战争带来的危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各家车企正谨慎应对战争带来的冲击。
具体表现也不同。现代汽车对外表示因零部件影响,暂停一周俄罗斯工厂的生产。近日丰田汽车发言人称,丰田汽车在俄罗斯的工厂运转正常,俄乌冲突目前对公司业务没有影响。但雷诺表示,由于零部件短缺和运输困难,从2月28日到3月5日其在俄工厂暂停生产。此外,近日多家跨国车企表示位于乌克兰的工厂进入停工状态。
据统计,目前在俄罗斯投资设厂的国外车企有大众汽车、宝马集团、奔驰、雷诺集团、现代集团、长城汽车等。对于这些车企而言,俄乌战争的爆发将为俄罗斯汽车市场蒙上阴影。
除战争的直接影响外,俄乌战争爆发后,北约和美国等国家接踵而至的经济制裁,将对俄罗斯汽车市场带来另一层面的重大打击。
公开信息显示,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暴跌,仅几日跌幅超过30%,今日卢布兑美元在莫斯科触及109.55的纪录新低。货币的贬值必将在短期,对俄罗斯的经济进行重创。
根据历史经验,经济制裁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影响显而易见。
其实,俄罗斯并不是首次遭受欧美等国的经济制裁。2014年年末俄罗斯受西方经济体制裁影响,卢布在2014年到2016年间出现大幅贬值,兑美元汇率从35:1贬至75:1。数据显示,俄罗斯汽车市场年销量在2012年达到290万辆顶峰后,到2015年年销量下降至160万辆。
卢布的贬值,严重阻碍了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发展。主要原因为,当年俄罗斯汽车市场进口车和进口零部件的比例较高,卢布的贬值直接导致进口车价格的上升,抑制了汽车消费。
尽管随着进口车比例的急速下降,俄罗斯汽车市场有了显著的回暖,但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年销量在160万至175万辆之间,2021年俄罗斯汽车全年销量为166.7万辆,位居全球第8位,排名略有上升。
这一次俄乌战争中,欧美等国进一步加重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战争爆发仅几日,因俄罗斯卢布贬值,国内电子产品涨价超30%。此外,卢布兑美元离岸汇率暴跌超30%。尽管俄罗斯采取挽救错失,但卢布贬值依然持续。未来,卢布贬值持续时间的长短仍未知。
虽然进口车的占比已经大幅下滑,但俄罗斯汽车市场规模仍保持在150万辆左右,汽车消费热情并未有明显起色。此次卢布再次贬值,必定对消费带来消极影响,汽车的销量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深入本地市场
尽管战争不可避免的带来危机,但对中国车企而言,危机中或藏着一些机遇。
“如果整车制造厂能够在俄罗斯国内进行循环,相对整车直接进出口贸易来说受影响会小一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去年,中国车企出口量翻倍。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车(不含低值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97.54万辆,同比增长106.4%,创下新纪录。
一直以来,中国车企不断“出海”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开拓海外市场、走向国际汽车舞台,成为中国车企们“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虽然俄罗斯汽车市场仅有年销160万左右的体量,但作为东欧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战略地位高于市场销量。
其实,中国车企征战俄罗斯市场已经有10余年历史。但截止目前,在俄罗斯投资建立整车生产工厂的仅长城汽车一家。公开信息显示,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于2019年竣工投产,年产能15万辆,是中国车企在海外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厂。
据2021年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在俄罗斯销量超越其它中国车企。显然,在当地建厂为开拓本土市场提供较大的助力。
目前,除长城汽车外,长安汽车在俄罗斯有1.2万辆的SKD产能布局,力帆汽车有6万辆的CKD产能布局,北汽有2.5万辆。此外,吉利、奇瑞等也有部分CKD产能布局。
除建设工厂外,部分车企在俄罗斯的销售渠道已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奇瑞在俄罗斯65个城市共计有102家经销中心,吉利在56个城市共计有82家,长城在59个城市近100家经销商。
作为汽车工业并不发达的俄罗斯,目前除拉达一家本土品牌外,其市场主要由起亚、现代、雷诺、大众和丰田等国外品牌为主,中国品牌位居二线阵营。
此次俄乌战争爆发,日本和欧盟已经宣布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这或将影响日系和欧盟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经营。
其中,一些车企已经开始“撤退”。比如,2021年仅在俄罗斯销售了3000辆汽车的通用汽车、以及2019年关闭工厂、去年销售了2.2万辆的福特,以及在俄销量同样不太多的沃尔沃、捷豹路虎、戴姆勒卡车等品牌陆续宣布停止俄罗斯业务。
公开数据显示,汽车年销量为160万辆的俄罗斯,拥有301万辆的生产产能,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随着部分车企退出俄罗斯市场,这对于想在俄罗斯深入布局的中国车企将是一次机会。
来源:盖世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