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5年7月)
院长:叶甜春 教授
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集成电路新器件、新工艺与新材料,集成电路装备、新型光电系统及核心零部件
2021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为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之一,二级学科方向尚未公布。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被教育部正式批复成为国家首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是“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研融合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及联盟秘书处挂靠单位。
学院主承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微电子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开创者与开拓者,长期肩负着培养集成电路行业高端人才的重任。
学院研究方向全面涵盖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集成电路新器件、新工艺与新材料,集成电路装备、新型光电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以国家重大项目带动自主创新,以产学研协同育人服务产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10月,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的第一批18家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在传统的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基础上,通过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进行培养模式创新,以培养面向产业的工程实践者和高端技术创新者为人才培养目标,力争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多学科复合知识、具备产业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微电子领域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发展。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及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实践项目,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在学研究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重大专项、院先导专项、大科学装置、973项目、仪器专项、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中,均有在学研究生作为青年骨干力量参与工作。
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新模式,培养产业急需人才。针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学院创新性地开展了全方位、浸入式“企业定制班”模式,引企入教,校企联合培养集成电路人才。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对接企业资源,探索了调整培养方案、构建工程型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双指导”师资队伍、搭建实践平台等具体举措。
在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学院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作启动首批企业定制班招生并与一批骨干企业合作共建校企联合工程实践基地,同时聘请来自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北方微电子、株洲南车、长江存储等产业界专家担任企业导师。
近五年,累计培养了3400余名与集成电路学科方向相关的研究生,包括约1000余名博士生、2400余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