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苹果发布了 Apple Watch Series 3,为 Apple Watch 加入了蜂窝功能,随即引领了智能手表蜂窝化的潮流。
只可惜当时eSIM 技术未能如期在国内落地,蜂窝版用户迟迟无法用上这个支撑近千元差价的核心卖点。
苹果是推动SIM卡变化的先锋军
先是自iPhone 4使用micro-SIM开始,问世多年的Mini SIM逐渐退出江湖,接着iPhone 5造就了Nano-SIM今天统治级的江湖地位。
双卡在中国市场向来是手机必备功能,苹果也在2018年推出的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首次引入了双卡支持,而在海外市场,苹果选择用单实体卡槽+eSIM的方式构成双卡体验。
据知名苹果爆料网站MacRumors报道,苹果正在计划将iPhone 14或者iPhone 15变为没有SIM卡槽,仅使用eSIM来访问通信服务的手机。
去掉卡槽改用eSIM将为手机内部省出不小空间,而且还有更多的动机[诱惑]着苹果去推动变化。
相比之下,eSIM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度,因为是通过内置于手机的芯片模拟实体SIM卡,所以识别码、鉴权密钥等保障正常通信的技术都能沿用下来,安全层面有保障。
同时,eSIM允许用户直接在手机端更换运营商或者账号信息,换卡换号操作都更加简单直接了。
无开孔是未来,但卡槽还不会说再见
之前小米MIX4的无SIM卡防丢模式,其实就是内置了一张eSIM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款手机刚发布还没三天,由于[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只能放弃这张王牌。
经过这三四年的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人接受以及用上了eSIM 服务。
运营商也逐渐完善了相应配套设施,苹果计划在新iPhone推行全eSIM,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首先当然是节省手机内部空间。现在的智能手机内部都是寸金寸土,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1cm² 的价值,可能比北上广深的 1m² 还要珍贵。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家运营商提供eSIM服务,2020年10月19日,工信部同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
国内三大运营商主要还是更加看重线下服务,暂时不会跟进eSIM这种形式。
就像苹果前设计主管乔尼·艾夫曾设想iPhone成为[一整块玻璃]那样,SIM卡插槽的移除将是朝着无缝设计迈出的又一步,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
同时移除插槽还可以进一步释放iPhone中一些宝贵的内部空间,这样不只是可以间接提高电池大小或者在别的方面预留位置都提供了必要的可能。
国内无法铺开与运营商利益有关
而eSIM之所以此前在国内迟迟无法铺开,其实与运营商的利益相违背有着直接的关系。
eSIM普及后,用户将可以在设备上针对多个运营商进行随意切换,这就导致各大运营商对eSIM的态度十分消极,毕竟eSIM会大幅削弱运营商对于用户的控制权。
当下对于运营商来说,如果苹果真的全面拥抱eSIM,与苹果合作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eSIM实际上只是一个固定在电路上的一枚IC,在制造流程上能够更为简化,降低成本并减少出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省下更多空间。
改用eSIM可以省下nano-SIM以及托盘的位置,为iPhone内部其他零部件腾出更多空间。
同时减少外部的插槽,也能够提升iPhone的内外隔离能力,灰尘或水滴等可能影响设备工作的东西更难进到手机内部,进而提升设备的稳定性与耐用程度。
而从说明内容判断,显然是因为eSIM使用模式未能符合中国境内相关使用规范,因此在实际上市版本必须取消提供此项功能。
结尾:国内eSIM落地的障碍
对于国内不开放手机eSIM 的话题,网上的讨论普遍认为eSIM 让换卡更容易,像曾经的 CallKit 一样损害了运营商的利益,所以遭到运营商抵制。
但如果从更深层次看这个问题,不难发现 eSIM 与所谓的运营商利益,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
将用户与运营商绑定的从来都不是那一张可有可无的SIM,而是你独一无二、绑定了众多业务、难以取代的手机号码。
国内手机eSIM之所以无法落地,其根本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运营商自身的原因与移动网络相关规定。
从手机eSIM的发展历程来看,推广eSIM最大的难点应该是国内运营商没有切换至eSIM的必要性,用户也没有 eSIM 手机的刚需。
作者 | 方文
部分资料参考:
雷科技:《iPhone取消物理卡槽,eSIM时代到来?》《好处多多的 eSIM,为何手机上用不了?》
三易在线:《iPhone要取消实体卡槽?全面拥抱eSIM真有可能》